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文件的意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文件的意见京政发〔2010〕2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城市目标,进一步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着眼世界一流,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实现旅游“资源多样化、服务便利化、管理精细化、市场国际化”,力争2015年实现“一、十、百、千、亿”的发展目标,即:创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以上,年入境旅游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入境游接待量超过1000万人次,国内游客达到2亿人次。一、大力发展首都高端旅游充分发挥北京作为首都和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优势,围绕世界城市建设和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旅游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会展之都和高端旅游目的地。(一)积极鼓励高端入境旅游。积极推进在京举办各类国际会议、论坛、展览、大型文化演出和体育赛事。建立高端旅游促进奖励机制,对企业邀请海外旅游批发商、参加海外促销和展览、申办国际会议等予以奖励。促进旅游企业与航空、国际邮轮等公司的战略合作,深入开发高端旅游客源市场。筹备建立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其总部、秘书处及永久会址设立在北京。(二)研究简化出入境手续的相关政策。各有关部门应积极研究争取宽松签证政策,争取在出入境口岸设立旅游团队快速通道、重大会议及活动快捷通道。同时,积极争取海关、边防和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对在京举办的各种会议展览、奖励旅游、国际赛事、重大演出等活动的支持。(三)积极融入国际旅游市场体系。鼓励大型跨国旅游公司在京设立分支机构。在纽约、巴黎、东京、香港等主要客源国城市和地区设立旅游办事机构,以多种方式派驻或聘请驻外专员,多渠道、全方位、高效能地吸引国际商务会展等高端客源。积极扶持重点旅游企业创建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积极开拓旅游国际市场。二、大力发掘历史文化旅游依托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挖掘内涵、优化环境、完善设施、提高质量,全面提升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品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四)努力提升传统观光旅游产品。利用好北京六大世界文化遗产,通过改善环境,合理扩充容量,增加交通线路等,为游客游览提供便利;运用现代科技展示手段,增加讲解的文化内涵,增加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围绕世界文化遗产景观,带动周边发展,积极培育新的旅游热点。(五)积极开发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利用好北京深厚的文化积淀,深入挖掘皇城文化、老北京文化等文化遗存,展示和扩大北京传统文化的魅力;鼓励城近郊区开辟以名人故居、会馆、胡同和传统街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打造系列特色京味文化旅游产品,形成集观光、文化、休闲、商务、美食、购物等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充分利用首都历史文化名城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皇家园林游、博物馆游、高校游、修学游,以及中医药旅游等文化旅游项目。(六)积极策划组织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利用好首都地位和优势,策划一批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旅游活动,重点打造北京国际旅游节、中华美食节、中国茶文化节、中华服饰节以及国际旅游博览会等活动,不断丰富首都文化旅游市场。三、大力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鼓励、促进旅游产业向民间和国际资本开放。通过加大对旅游产业项目的投资,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带动旅游消费升级,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七)推进重大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坚持投资消费“双轮驱动”,积极推进大型娱乐项目、旅游演艺、休闲度假区、大型主题公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八)推进郊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坚持保护环境、节约集约用地、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特色突出、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门头沟古道古村古寺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宋庄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明十三陵—银山塔林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雁栖湖国际高端会议会展旅游集聚区、云蒙山生态旅游产业集聚区等一批旅游项目,在土地储备、项目审批、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四、大力推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优势,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培育新型旅游消费热点。(九)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加强统筹规划,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旅游演出目的地城市和全国旅游文化演出制作中心、经纪中心和旅游文化演出场所经营中心。培育世界级演出剧场品牌,通过招投标吸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剧(节)目驻场演出。对改造剧场和初期入场演出的企业、团体给予政策支持,促进集演出、娱乐、影视、餐饮、住宿、时尚消费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文化演艺聚集区的建设和发展。2015年前,建成天桥演艺集聚区、朝阳大环文化演艺集聚区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完善798等现代艺术街区。(十)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商业的融合。优先配套发展资金,优先建设旅游项目,优先完善旅游设施,优先解决突出难点,努力打造中华美食之都、中国书画之都、中华服饰之都。重点建设完善前门—大栅栏—琉璃厂、南锣鼓巷、王府井、西单、中关村等一批特色旅游商业街区。打造蓝色港湾、金融街等一批高端国际知名品牌集聚的商业街区。完善秀水街、红桥、潘家园、三里屯等传统特色商业和美食街区。开发一批以“北京礼物”为品牌的系列旅游商品,重点推出中国字画、景泰蓝、丝绸、陶瓷、茶叶等突出中国及北京特色的旅游系列商品。(十一)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充分发挥首都都市工业和都市农业特色,大力推进工业、农业旅游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教育、体育等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科普旅游、科教旅游园区建设和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北京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资源优势,加大对红色旅游项目的推广和支持,丰富升旗仪式等旅游活动内容。五、大力发展新型乡村生态旅游充分发挥生态涵养发展区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使其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十二)培育生态旅游产品。鼓励在生态涵养发展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重点建设三大生态廊带(长城文化旅游产业带、永定河流域生态旅游廊道和绿色生态发展带、大运河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带)、五大森林旅游碳汇工程(大房山、门头沟九龙山前山带、昌平军都山前山、平谷北山、云蒙山前山)、七大生态休闲度假项目(密云古北水镇、丰台南宫、密云云蒙风情大道、金鼎湖、怀柔崎峰山、慕田峪、延庆海陀山)、十大乡村旅游新业态(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葡萄酒庄、汽车营地)。在怀柔、密云、昌平等地建设生态节能小屋休闲示范区。(十三)构建完整的郊区旅游路网体系。完善郊区旅游路网结构,穿越生态涵养发展区7个区县建设途经28个乡镇、262个行政村、166处旅游景区的旅游观光通道;完善各区县旅游景区(点)与高等级公路的连接,实现旅游路线合理布局、各旅游目的地之间安全畅通;进一步完善郊区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加强道路沿线和景区(点)周边环境的整治、建设和管理。(十四)规划建设汽车露营地。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扶助、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以生态涵养发展区旅游通道为轴线、重点乡镇或特色景区为依托,规划建设不同规模和标准的汽车营地,提供生活服务、车辆服务、安全保障服务、休闲娱乐服务等。(十五)建设旅游集散特色镇。积极推进旅游集散特色镇建设,通过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培育核心旅游产业项目、改造重点旅游景区,系统整合山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休闲服务内容,增强接待能力,满足多样化休闲度假需求,提升郊区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六、大力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为目标,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十六)建设旅游集散体系。按照政府主导协调、科学合理规划、提升发展水平、完善旅游服务的原则,与城市现状或规划交通设施相结合,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规划建设旅游中心站、集散站、辐射网点三级体系,并努力使之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辐射面最广、带动力最强、服务质量最好、科技含量最高的旅游集散体系。(十七)开通城市旅游观光车。按照世界城市旅游观光车服务标准,选择故宫周边、特色商业街区等最能体现北京特色的游览线路,实施特许经营,为来京游客提供标准的国际化服务,提升北京现代化国际都市服务水平。(十八)强化旅游信息服务。全市交通、信息、电信、广电、出版、国有道路等部门和单位要将一部分公共资源和宣传载体免费用于旅游信息服务和旅游形象宣传。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综合性游客服务体系,推动数字信息化技术在旅游产业的应用,整合多方资源,全面提升北京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按照世界一流旅游城市标准,建设对全球旅游者和旅游市场最具影响力的网站,推进旅游语言无障碍工程,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在首都机场、天安门广场等地区建设“中国旅游咨询中心”。在城市主要旅游通道设立大型公益旅游宣传牌。在前门大街、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北京北站及游客集中的商业街区(王府井、西单、前门大街等)设立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北京旅游咨询中心。(十九)实施旅游畅通工程。逐步实现旅游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建立“旅游直通车”。推出集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消费于一体的“旅游一卡通”,逐步增加公交“一卡通”的旅游服务功能。研究推进北京市高速公路重大节假日错峰通行优惠政策。(二十)实施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坚持服务硬件软件建设“两手抓”,进一步加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加强旅游景区环境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旅游业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进一步提高旅游专业教育水平,努力打造高水平的旅游院校;进一步增强全市市民文明礼貌素养,引导市民以热情友善的态度为中外游客提供帮助,营造温暖的旅游环境。坚决打击非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二十一)实施国民旅游优惠工程。扩大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群体享受景区优惠及免费门票的范围,并争取更多的公共博物馆向游客开放。向旅游者免费发放《市民健康旅游指南》和《京郊旅游手册》,每年免费向社会发放100万张景区门票。积极与国内旅游城市联合,相互推出优惠旅游产品。七、大力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实现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统筹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二十二)成立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要负责本市旅游发展的统筹协调、产业促进和行业管理等工作。(二十三)强化旅游行业协会功能。建立健全旅游行业管理标准和自律机制,强化旅游行业协会在规范市场秩序、维护行业形象、协调各方利益、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将现由旅游管理部门承担的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等职能转交行业协会承担,3年内完成旅游行业协会与政府管理部门的脱钩。(二十四)确定旅游在部分区县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把旅游作为门头沟区、房山区、昌平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等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主导产业,在旅游管理体制、重大旅游项目引进和审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旅游环境提升改造以及财政、税费、土地等方面给予特别优惠政策。八、大力创新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围绕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建立健全旅游发展机制,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二十五)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各区县统筹利用财政转移支付扶持四个功能区资金,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城乡旅游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相互流动,鼓励城区旅游高档饭店等企业通过输出管理、帮扶结对、人才培养等方式,支持和指导郊区旅游企业。鼓励专业旅游人才服务郊区旅游。(二十六)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推进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完善环渤海区域省级旅游协调会议制度等合作机制;继续深化与天津、河北的全面旅游合作,共同建设无障碍旅游区,打造3小时北京旅游圈;以资源为纽带,以产品为核心,进一步开展与热点省市和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二十七)建立旅游金融合作机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加大融资支持,依托旅游产业特点开发创新产品,推出特色服务。支持旅游企业加强自身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