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窗:可能性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113页。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等稍复杂可能性知识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向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设计出体现公平性的简单游戏方案。2、让学生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3、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4、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难点: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出体现公平性的简单游戏方案。课前加一个小热身:考考你。引入对可能性的学习。师板书课题。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谈话:同学们下过跳棋吗?下棋前,你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决定谁先走棋?学生交流,导入新课。情况预设:生1:玩“剪子、包袱、锤”的游戏;谁赢了谁先走;生2:抛硬币的方式;生3:猜哪只手里有东西;【设计意图】以“下跳棋”这一学生比较熟悉、感兴趣的素材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师谈话:(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思考:图中两个同学是怎样约定谁先走棋子的?(学生回答)师谈话:图中有两个袋子,你认为他们用哪个袋子来摸棋子公平?说明你的理由。(学生回答,师随机评价)师谈话:在甲袋中,红、蓝棋子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师谈话:请同学们猜猜,用甲袋来摸棋子,摸到红棋子和蓝棋子的可能性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师谈话:摸到红、蓝棋子的可能性到底是总数的几分之几,还需要怎样验证?(学生回答)师谈话:对。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摸棋子来验证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注意每摸一次都要做好记录。学生活动:四人轮流摸棋,并做记录。活动结束,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完成统计表。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与我们前面的猜测吻合吗?情况预设:不是标准的二分之一,对前面的猜测及实验结果表示怀疑;……师:因为我们进行实验的次数比较少,所以稍微有一点误差是正常的,当实验次数增大时,摸到红棋的可能性和摸到蓝棋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逼近二分之一。师生小结:在甲袋中,红、蓝棋子各占总数的21,所以摸到红、蓝棋子的可能性也都是21。师谈话:根据刚才的学习,谁能分析一下摸乙袋棋子为什么不公平?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小组交流)师谈话:谁想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交流)师生小结:在乙袋中,红棋子占总数的31,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是31;蓝棋子占总数的32,摸到蓝棋子的可能性是32,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比蓝棋子的可能性小。师谈话:根据前面的探究,你认为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学生回答)师生小结:可能性的大小与事件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有关系;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发生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几。师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可能性的大小与游戏规则公平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师生小结:对每个游戏者的机会均等也就是可能性相等时,游戏规则才公平,否则不公平。【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对可能性大小做出合理判断。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实验验证、分析总结,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用分数来判断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直观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丰富对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想去观察、分析社会中的事物。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抛硬币师:刚才李力和方明用摸棋子的方法决定谁先走子,用抛硬币的方法可以吗?课件出示抛硬币的图片师:请同学们认真的读一读游戏规则。课件出示游戏规则:任意抛出一枚硬币,如果正面朝上李力先走,如果反面朝上,方明先走。师:你认为这种方法公平吗?为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听?生:公平,因为任意抛出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都是二分之一,所以游戏规则是公平的。师: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其实抛硬币这种方法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是公平的,现在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他们的实验数据。课件出示抛硬币的数据这是法国数学家、自然科学家蒲丰的实验数据,他做了4040次实验,其中有2048次正面朝上,1992次反面朝上。这是美国数学家费勒的实验数据,他做了10000次实验,其中有4979次正面朝上,5021次反面朝上。这是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的实验数据,他做了24000次实验,其中有12012次正面朝上,11988次反面朝上。师: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找2人回答师:通过大量的实验科学家们发现实验的次数越多,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就越接近二分之一,所以抛硬币的游戏规则是公平的。2、转盘摸奖游戏师:刚才同学们通过研究摸棋子和抛硬币的游戏规则,知道了可能性有大有小,当可能性相等时游戏规则就是公平的,现在我们就利用刚才的知识做个幸运转转转的游戏好吗?教师出示颜色大小不等的转盘。师:老师决定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给女生加1分,指针停在绿色区域给男生加1分。生:老师,我们组的颜色占的面积小,这样抽奖不公平,师:怎样才能使转盘公平呢?生:使每一种颜色的面积同样大。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空白转盘,分小组设计你认为公平的转盘。最先设计好的小组就有转动转盘的资格。师:现在我们开始设计吧。师:请小组长开始转动转盘吧。师:看来虽然男女生获奖的可能性都是1/2,但并不是一定能获奖,获奖的次数也不一定相同。这说明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板书),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老师就说:但是,同学们别灰心,我们下课后利用课外时间可以继续做这个游戏,如果做的次数多了,男女生获奖的次数就应该差不多了。3、砸金蛋师:刚才我们在游戏中学习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隐藏着许多可能性大小的问题,现在让我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走进非常6加1砸金蛋的现场。课件播放砸金蛋的录像师:你能解决这里面的可能性的问题吗?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回答。有10个金蛋,有电脑奖的1个,有手机奖的3个,有MP3奖的4个,其它是空的。(1)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砸到手机、MP3的可能性分别有多大?(2)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砸不到奖的可能性是多少?师:我增加难度你们有信心解决吗?出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第一次砸到一部手机,第二次再砸,再次砸到手机的可能性是()4、摸牌游戏师:同学们喜欢玩扑克牌吗?在我们经常玩的扑克牌中也有有趣的可能性现象呢。课件出示扑克牌练习让学生快速回答前3个小题重点分析第4个小题师:这种现象可能吗?为什么?生:…….师:可能性的大小只是理论推测,而事实的发生往往带有偶然性,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5、装球游戏师:刚才我们做了幸运转转转游戏,我们再来做个拿球的游戏好吗?。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拿球的要求。师:你能按要求拿球吗?现在请小组长拿出我们的学具,请同学们按要求拿球,拿完后把你的拿球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看哪一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师:哪个同学想把你的方法展示给全班同学。指定一个小组展示拿法。(相同的方法只说一次)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拿法吗?生:1个红球,2个黄球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可以吗?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让学生说说不同意的理由,同时让这个小组的学生说说这种方案为什么合理?师:看来同学们各有妙招,只要你拿的红球的个数占总个数的三分之一也就是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三分之一,就符合我们的要求。【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四、反思总结,提升认识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生活处处是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就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同时老师发现我们信诚中心的学生个个聪明伶俐,回答问题简明扼要,老师感到同学们确实是我们信诚中心的骄傲。板书:可能性必然性1/21/2相等公平1/32/3不相等不公平教学反思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教授的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可能性的有关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于可能性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定量描述,并能进行交流。鉴于此,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试验操作法;设计了以下学法: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等;如下教学环节:一、激趣引入;二、合作探究新知;三、巩固新知、拓展延伸;四、课堂总结。本节课,我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以下四点:一、重视创设情境,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可能性》这一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堂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下跳棋前,用什么方法决定谁先走”的生活问题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主动参与活动,学习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二、重视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节课我安排的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参与摸球游戏,让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从而自己用所学知识去揭开游戏的奥秘。三、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我们要创造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因此,在课中我让学生设计“转盘”,促使学生调动生活中的所有经验和所学的“可能性大小”知识,将其融入设计转盘的活动中。我想当数学与生活携手共进的时候,我们的数学也就拥有了活力、拥有了生机。四、注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摸棋子,掷硬币,玩转盘,砸金蛋,玩扑克等,在生活问题中展开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让学生充分经历由形象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让学生探究出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可能事件的关系,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学会引导学生用概率去猜测,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随机思维。这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因学生而精彩,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只是个协作者。整节课,学生都表现的很好,教学也起到了预想的效果。但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就是课上得仍然缺乏深度,如,结合砸金蛋活动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抽奖情况,再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人还要去抽奖?教学真的是件憾事,细细反思起来,总有需要改进的东西。今后,我一定要注意这些小细节,争取把课上得更好。一、基本理念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