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第六章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与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6章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与管理世界农业推广组织形式现行我国农业推广组织体制的特点农业推广组织管理的原则农业推广组织管理的任务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亟待加强2组织既有静态的含义还有动态的含义。静态的含义表示的是一种机构,一种人员和部门的集合形式;动态上是表示一种管理行为,是一种活动。组织具有二重性。作为静态的组织它是动态组织活动的依托,而动态组织活动正是静态组织职能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承,分合统一。3一.世界农业推广组织形式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制度、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经营种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农业推广发展历史的不同,农业推广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且各有特点。4各种农业推广组织体制虽然存在差别,且各有特点,但是他们具有一些共性,即:(1)农业推广的对象都是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2)所从事的推广活动都是非正式的教育活动。5(一)以政府农业部门为基础的农业推广组织体制机构隶属政府农业部门的直接领导,农业部下属的推广局和推广站(中心)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全国的农业推广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在农业行政部门都设有自己的推广机构。我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是采用的以这种推广体系为主的组织体制。行政型6有较稳定的推广咨询服务队伍,有正常的活动费用,有较好的推广教学条件。对农民多是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能较好地执行国家农业总体发展计划,同时也便于同其它领导部门、支农行业联合协作,开展农村综合开发服务。7由于推广机构的人员常身兼政府工作人员和推广人员双重身份,在执行政府的农业推广计划时,容易产生机关化和行政命令作风,不能很好地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提供咨询服务。推广人员的工作往往只向上级领导负责,较少的考虑和照顾农民的意愿。在推广咨询方面,时间和精力常受政府行政事务的干扰,不能得到保证。8(二)以大学为基础的农业推广组织体制典型代表是美国。在大学建立农业推广站(中心),大学的推广部门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基层推广工作,并在各县设有推广站。一些曾接受过美国援助的国家如菲律宾、印度等部分地采用了这种体制。其特点是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实行统一领导,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型9(三)附属性的农业推广组织体制推广组织附属于一些商品生产组织或一些开发机构。如马来西亚的橡胶生产和咖啡生产组织等建有自己独立的推广体系。其特点是:推广目标范围较窄,是为了有效地生产售价较高的商品;推广职责范围包括为农民提供有关的研究、推广、投入供应以及商品市场等方面的服务。项目型或企业型10(四)推广组织机构属于一些协会和宗教组织。如英国、法国等农民协会和一些宗教组织经常从事社会经济和家政等方面的推广工作。自助型11其特点是协会选择咨询人员,咨询人员总是把自己当作协会的成员,其工作向协会负责。与政府的推广咨询人员相比,农协咨询人员不很关心政府的任务,推广内容和项目由农会决定,提供的是农民感兴趣及对农民直接有用的技术和信息服务。12(五)私人农业推广组织体制这是一些私人企业为推销产品或以收取费用为目的,由个人组建的推广机构。这类推广组织体制,是适应农民的需要,避免政府推广机构某些弊端而存在的。一般服务态度良好,服务内容针对性强,但咨询费用较高,通常采用的是合同推广的方式。13(六)其他形式的农业推广组织体制这类推广组织体制指的是在欧洲一些国家的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他们以农村青年和妇女为推广对象向他们推广一些实用的农业技术、生活、保健等知识。14二.我国现行农业推广组织体制的特点目前,我国农业推广实行的是政府领导下的以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相结合的组织体制。有以下特点:151.政府直接领导下的农业推广政府除了制订有关农业推广发展的政策外,还直接负责制订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国家农业推广机构的人、财、物进行管理,国家财政是农业推广经费的主要来源和依靠。16一般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注重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忽视了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2.农业推广属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17各级农业推广机构既受同级农业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同时又受上级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而且由于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权远大于推广机构上级的业务指导权,使得农技推广机构系统的组织领导功能较弱。农技推广部门的工作较多的是围绕农业行政部门的工作来开展,为行政领导部门负责。3.组织管理上具有双重性18国务院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省政府农业厅→省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市(地区行署)农业局→市(地区)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县政府农业局→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人民政府→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村民委员会→村科技组(集体、民办)↓↓村民小组→科技示范户↓↓农民19在我国,乡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国家推广机构。该机构比较健全,推广人员多,技术力量雄厚,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除此而外,科研、教学、生产资料和一些为农服务的群众性组织也从事有关的农业推广工作,因此,我国的推广体系也是多部门协作的农业推广。4.以国家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协作的农业推广20三.农业推广组织管理的原则农业推广组织管理就是要求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推广工作的特点,建立和健全一种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有效的推广组织管理体制的过程。对农业推广组织的管理是现代组织管理的一个方面,要按照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进行。即在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和一定的行动准则。具体来说,至少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211.系统原则任何管理都是在各个层次的系统中进行的,系统的各部分之间都有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对管理的一切方面和一切联系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22在管理中应用系统原则,应注意掌握3个关键:(1)要有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2)要适应环境,正确处理本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3)要协调内部,正确处理系统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关系。232.统、分结合原则统是集权,统一领导;分是分权,分级管理。统、分结合原则就是在管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24在管理中,实施统、分结合原则:一是要将本系统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及长远发展规划等决策权力,集中在主管机构;二是要建立纵向和横向的分管机构,明确功能,分清职责,各司其职。253.能、级原则管理中的机构、法规和人员都有能量大小之分,并可按其大小分级,建立一定的管理秩序。在管理中,使能量和级别相称。26根据能级原则建立的管理机构,应是上小下大的三角形或梯形。一般的管理系统应分4个层次:①领导核心,确定这个系统的大政方针;②管理层,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实现经营方针;③执行层,直接组织人、财、物;④操作层,从事具体工作,完成具体任务。274.反馈原则在管理中,一项决策的执行将引起客观情况的变化,对这种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又引出新的决策,这个过程就叫反馈。在决策系统中,从功能和制度上力求具有灵敏、准确、有力的反馈,这就是管理的反馈原则。28在管理中应用反馈原则,最重要的是建立反馈机构和科学决策制度。这就应该有必要的信息人员和情报手段,及时地收集、传递、整理、研究各种有关的信息,并将信息准确地提供给决策者考虑。29四.农业推广组织管理的任务(一)策略管理——确定推广组织应努力达到的目标农业推广组织都应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下级组织的目标,应在上级组织的总目标下制订。管理的任务是:把其所辖的每个组织成员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指向组织的总目标。目标明确后,各级管理组织还应把管理目标分解成各种具体的工作任务(具体目标),并落实到下一层次,直至每一个人。30(二)资源管理——为在推广对象中达到目标进行必要的财物及人力管理确保组织机构资源的充分利用。人事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管理任务。这包括了人力计划、招募、选择和人员的介绍,人员发展,人事安排、工作成绩评价和奖励、提升等方面。财物管理:作出有关预算、材料的供给和使用的决策。31(三)工作过程管理——对任务的执行和监督对任务的执行进行监督实际上是对工作过程的管理,回答的是谁在什么时间内做什么样的工作、做的结果怎样的问题,通过监督来保证推广工作的有效完成。一个推广组织有效的管理则要求有计划地、系统地完成这三种管理任务。也就是说,对每一个任务都需要进行评估、制订短期和长期的计划,以保证不同的决策彼此间更好地协调。32五、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亟待加强管理体制的问题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两级管理权限不明确,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乡站情况好时,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都爱管,不好时,谁都不想管。本应由县农业局行使的站长任命、编内人员调动等权限被乡政府掌握,经常出现非科技人员占编顶岗现象,使很多农技推广站变成了“安置办、”“书记处”、“干休所”;个别乡镇农技推广站资产产权被乡政府控制,导致乡镇农技推广站被变卖、承包,造成国家资产流失,使农技推广人员连“家”都没有了;有的乡政府还经常向乡镇农技推广站摊派与专业无关的税收、计生等工作,牵扯农技推广人员精力,影响业务工作正常开展。33职能错位基层农技推广站共有三项职能,首先是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的服务职能,其次是执法、监督的行政职能;第三是为农民提供有偿服务的经营职能。而服务职能是农技推广站的宗旨,但是大部分农技推广站把宗旨给丢掉了,偏离到行政职能和经营职能上去,严重造成农技推广站的职能错位。34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部门间未形成有合力的运行机制目前,我国的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部门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各自独立,自成体系,只有工作上的相互协作,没有机制上的内在联系,相互间协调困难,导致“三农”结合基本上还是低水平的、松散的、相当随意性的,削弱了“教育、科研、推广”三者相辅相成的整体功能。35系统内部运行机制不适应平均分配的“大锅饭”现象严重制约了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干与不干一个样,懂技术与不懂技术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调动那些有专业特长的技术骨干,反而打消了这些人工作的积极性。36经费不保障基层农技推广站是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一些省的财政体制是分灶吃饭,大部分县是吃财政饭,这样就造成纳入财政预算的农技推广的经费时常不到位,有的乡镇农技推广站两、三年开不出工资,十个月、八个月开不出工资是正常事,更有甚者,一部分农技推广站职工放假回家,更谈不上把先进的农业技术送到农民手里。372000年农业部等4部委(办)检查的169个乡镇级推广机构中,全额拨款的占55%,差额拨款的占35%,自收自支的约10%。在一些不发达地区,相当多的乡镇农业推广机构有站无址或工作在危房中,少数乡镇站甚至没有最简单的技术设备。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使一些新的综合配套技术无法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38人员素质不高//人才结构的问题包括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及科技部门的人才结构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为:普通技术人才多、新特技术人才少;懂生产性技术人才多、懂加工贮鲜的人才少;单专业性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技术服务人才多、企业管理人才少;产前产中服务的人才多、产后营销服务的人才少.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及人才素质自我提高严重滞后,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农业发展需求。39农业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农业推广人员在布局上呈“倒金字塔”型结构,县级农业推广人员占的比重大,而乡村两级的农业推广人员所占比重小,并有下降的趋势。农业推广队伍的这种布局上的缺陷,使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措施很难深入并贯彻于农村各地的千家万户。二是专业人员比例偏低,据2000年农业部等4部委(办)检查组对40多个乡镇的调查,许多乡镇站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足60%。40三是年龄普遍偏大,由于基层推广机构待遇低,工作艰苦,很多有专业学历的青年人不愿进来。四是知识亟待更新,目前在基层从事农业推广的人员中,掌握常规技术的多,了解新技术的少,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41五是人才专业结构严重失调,绝大多数推广人员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