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的防火防爆与灭火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室的防火、防爆与灭火姓名:唐志文学号:80315128摘要:实验室安全很重要,而且实验室中有有许多易燃、易爆的药品以及一些易引燃、引爆的仪器和设备。因此掌握化学实验室的防火、防爆与灭火是很重要的。本文对实验室主要引起事故的原因以及防火灭火等措施做简要阐述。关键词:实验室防火安全引言化学实验室由于实验条件的复杂性和所用材料危险性,如果操作和管理不当,就会引起燃烧、爆炸等事故,遭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事故引发的原因1.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种类多在化学实验室中,各种化学危险物品使用极为普遍,种类繁多。这些物品性质活泼,稳定性差,有的易燃,有的易爆,有的自燃,有的性质抵触,相互接触即能发生着火或爆炸,在储存和使用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火灾事故。1.2使用明火、加热设备化学实验室中常使用煤气灯、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电烘箱、电炉、水浴锅等加热设备,增大了实验室的火灾危险性。使用煤气灯加热,若煤气漏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混合物。酒精为易燃液体,易挥发,其蒸气达到一定的浓度能爆炸。电烘箱自动保护设施失灵,若长时间运行,发热量增多,温度升高,造成被烘烤物质或烘箱附近可燃物自燃。使用电炉加热物料外逸的可燃蒸气接触热电阻丝,容器破裂后可燃物落于电阻丝上,绝缘破坏、受潮后线路短路或接点接触不良而产生电火花等,均可引起燃烧着火。1.3电气设备故障化学实验室大量使用各类电气设备,电气故障是发生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电气设备发生过载、短路、断线、接点松动、接触不良、绝缘下降等故障会产生电热和电火花,易引燃周围的可燃物。1.4违反操作规程违反操作规程也会引发化学实验室火灾。操作者没有经验,工作前没准备,操作不熟练或违反操作规则,不听劝阻或指导未经批准擅自操作,实验设计、仪器结构布局不合理等,均易诱发火灾爆炸事故。化学实验室经常蒸馏、回流、萃取可燃物质如回收酒精、乙醚等典型操作,都以危险性大为重要特点。2.防火安全技术措施2.1建筑设计的防火要求化学实验室的楼板墙体要具有防火性能,建筑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骨架结构或承重砖墙钢筋混凝土盖板的混合结构。上层不应设置液化、可燃气体的容器,或危险性大的房间。化学实验室的门窗安装应一律向外,以防突然失火的极大气流封死门窗,不便于人员疏散。2.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做好化学实验室防火工作的最基本、最可靠的手段。化学实验室首先要根据各类物料性质,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安全操作规程。实验人员应熟悉所使用物质的性质、影响因素与正确处理事故的方法,了解仪器结构、性能、安全操作条件与防护要求,严格按规程操作,切勿存在侥幸心理,麻痹大意,以图省事而造成事故。2.3易燃易爆危险品操作时的防火要求操作、倾倒易燃液体,应远离火源。危险性大的,如乙醚或二硫化碳操作,应在通风柜或防护罩内进行,或设蒸气回收装置。涉及能喷出火焰、腐蚀性物质、毒物、爆炸的危险性操作,容器口应朝向无人处。开启试剂瓶时,瓶口不得对向人体,如室温过高,应先将瓶体冷却。黄磷、金属钾、钠,氢化铝锂,氢化钠等自燃物,数量较大者应在防火实验室内操作。钾、钠操作时应防与水、卤代烷接触。久置的有机化合物如醚、共轭烯烃等物质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生成易爆的过氧化物,需特殊处理后方可使用。接触时可引起燃爆事故的性质不相容物,如氧化剂与易燃物,不得一起研磨。过氧化钠、钾不得用纸称量。设置专用贮器收集废液、废物,不得弃入废物缸或下水道,以免引起燃爆事故。如有溅散,应即用纸巾吸除,并适当处理。2.4减压、加压操作时的防火要求真空系统所用容器应有足够的强度与厚度,材质均一。减压蒸馏时应选用圆底烧瓶作接受器,不可用平底烧瓶蒸馏或用锥形瓶接受,以免炸裂。进行真空操作时,应严防空气突然进入热的装置,引起爆炸。真空泵应接附有单向阀或两通开关的安全瓶,通过安全瓶使空气充满装置,待系统内压力平衡后,再切断真空泵电源。抽真空时,容器外面宜用铁丝网罩或布包裹,以备玻璃炸裂时防护。高压釜应设置在专门的室内。高压釜应由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制成,耐压强度应为工作压强的2~3倍,压力表的指示范围宜为工作压力的两倍(至少应超过三分之一)。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气,操作时应严格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用毕应待釜自冷,先开阀门,余气排尽后,再打开釜身。严禁用水冷却。2.5使用加热设备的防火要求使用煤气灯点燃时,附近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为防止煤气爆炸,应按规定次序点燃、熄灭煤气灯。点燃时次序是:闭风,点火,开启煤气阀,调节风量。熄灯时次序是:闭风,关煤气阀。停气时,应将所有开关关闭。使用酒精灯和酒精喷灯时,酒精的添加量不应超过灯具容量的2/3,切勿倒满以防酒精外流。应用火柴点燃,不得用另一正在燃的酒精灯来点,以免失火。燃着的灯焰应用灯冒盖灭。使用中应注意灯内酒精量约1/4容量时,即应添加酒精,以免灯内产生爆炸。用电烘箱烘烤物料时,应根据待烘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严格控制烘烤温度与时间。烘箱宜带自动温度控制装置,且应注意检查其工作是否可靠,以免控制失灵而造成事故。升温时宜逐渐提高温度,避免升温过快。带有易燃液体的物件不得放入烘烤。易燃易爆物严禁放入烘烤。工作结束或停电时,应切断电源,防止长时间运行,温度升高,引燃物料。常用的小型电炉,其电热丝外露,不能用于能形成易燃蒸气的场所。加热时,应垫石棉铁丝网,使被加热物料受热均匀。当熔化石蜡、松香等可燃物时,应特别注意控制温度,防止大量冒烟或超过自燃点。加热易燃液体,应用液浴,油浴温度不得超过自燃点。高温电炉应配设温度控制器,必要时应装报警装置,控制失灵时不得使用。高温电炉周围不得放置可燃物、腐蚀物以及其他危险物品,以防引起火灾或因炉体腐蚀而产生事故。易熔、可燃、挥发、腐蚀、爆炸物不得放入炉内加热。试样应用合适的耐高温坩埚盛装,包有滤纸的湿沉淀应经烘干、灰化后再送入炉膛内灼烧。熔样时应根据溶剂性质合理选择坩埚材料。为防止污损,炉膛底部应填石棉板。2.6使用电气设备的防火要求对化验室内的各类电气设备应严格管理,电气线路的敷设、电气设备的安装、保护和维修都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范。有些电气设备功率较大,使用时应注意防止过载。接线应稳妥,绝缘要良好、开关、导线均应符合要求,并宜使用单独的供电线路。经常使用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实验室的电气设施应达到整体防爆要求。电气设备及线路应及时检测和更新,避免带隐患运转。2.7加强防火安全管理操作时若有易燃物沾污体表,应即洗除,切勿近火。如有氧化剂沾污衣物,也应如此,否则稍微受热即易着火。烧着的余尽火柴梗,不得乱丢或丢入废物桶,应使完全熄灭后,才可弃入桶内。灼热的坩埚、磁舟,不得放于橡皮、塑料或纸等可燃物上,应远离可燃物质,放于石棉板等不燃物体上。操作有爆炸危险性物质时,不应使用磨口玻璃瓶,以免由于启闭磨口塞的摩擦火花而引起爆炸事故。可用软木塞、橡皮塞或塑料塞。操作可燃物或受热分解物品的实验室,应挂窗帘,以防日晒,勿将易燃物质与玻璃器皿放于日光下,防止由于玻璃弯曲面的聚焦作用产生局部高热而引起燃爆事故。2.8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储存要求易燃试剂如乙醇、乙醚、苯等与易爆试剂高氯酸、过氧化物、硝基化合物应分贮在阴凉通风,避光处;贮存易挥发的可燃物质如汽油、丙酮等应紧闭塞子;自燃性物质必须单独存放严格管理,如黄磷应贮存于水中,金属钠应存放于石油中等。电冰箱内不得存放低闪点类易燃液体,存放其他可燃液体时也应完全封闭,防止液体挥发遇冰箱启闭火花引发爆炸事故。2.9设置灭火器材化验室应备有消火砂、石棉布、灭火器等器材。如果在加热试样或实验过程中起火,应首先熄灭附近的所有火源,切断电源,移走可燃物质。小容器内物质着火可用石棉布或湿抹布覆盖灭火。较大的火灾应根据着火物质性质选用灭火器扑救。一般情况易燃液体类火灾选用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类灭火器,电气火灾选用二氧化碳、1211类灭火器。应注意易燃液体和固体有机物着火时,不能用水浇,因为除甲醇、乙醇等少量溶于水的有机物外,大多数有机物比重小于水,能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扩大燃烧面积。锂、钠、钾、镁等易燃金属起火,以及其他特殊化学品起火,应使用特殊的灭火器材和灭火方法。平时应按时检查各种灭火器材的性能,防止因试剂过久而失效。2.10其中还有一些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1)开展防火教育,提高群众对防火意义的认识。建立健全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和防火安全制度,开展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险隐患,并根据生产氧气性质,配备适用和足够的消防器材。(2)认真执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厂房和库房必须符合防火等级要求。厂房和库房之间应有安全距离,并设置消防用水和消防通道。(3)合理布置生产工艺。根据产品原材料火灾危险性质,安排、选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性质不同又能相互作用的物品应分开存放。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要采用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降低易燃气体、蒸气、粉尘的浓度。(4)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应在密闭设备中进行。对于特别危险的作业,可充装惰性气体或其它介质保护,隔绝空气。对于与空气接触会燃烧的应采取特殊措施存放,例如,将金属钠存于煤油中,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5)从技术上采取安全措施,消除火源。例如,为消除静电,可向汽油内加入抗静电剂。油库设施包括油罐、管道、卸油台、加油柱应进行可靠的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乙炔管道接地电阻不大于20欧。往容器注入易燃液体时,注液管道要光滑、接地,管口要插到容器底部。为防止雷击,在易燃易爆生产场所和库房安装避雷设施。此外,设备管理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厂房和库房地面采用不发火地面等。3.灭火的基本方法3.1隔离法。将着火点或着火物与其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燃烧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3.2窒息法。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者用不燃烧的物质(气体、干粉、泡沫等)隔绝或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3.3冷却法。将水、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内,吸收或带走热量,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和对周围其它可燃物的热辐射强度,达到停止燃烧的目的。3.4化学抑制法。用含氟、氯、溴的化学灭火剂(如1211等)喷向火焰,让灭火剂参予燃烧反应,从而抑制燃烧过程,使火迅速熄灭。参考文献[1]春镐.防火手册.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7[2].姚守拙.现代实验室安全与劳动保护手册.学工业出版社.2009.11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