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类课型教学法与教案设计一.教案设计(四个方面):1.教学目标(目的)与要求:“目标”是笼统的,如:能正确地辩音辩调,扩大词汇量,掌握新的表达方式,加强口头和笔头成段表达的技能训练。“要求”是具体的,如:学习多少个词语,掌握多少个语法点,能运用某种句式进行会话。*可以将目标与要求合在一起写,所用的动词是:学习、掌握、了解、理解、拼读、区别、分辨、使用、运用、表达-----2.教学重点:要抓语言项目: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主要是动词、形容词、虚词,句型、句式(名词不太重要)。3.教学方法(包括辅助教学手段)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并体现在教学环节的活动中。例如:直接法:直接用汉语说明: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解释------直观法:教具、动作、表情、多媒体课件-----情景法:设计情景、利用实地情景------其他:模仿、重复、替换、对比;提问、启发、引导、归纳、演绎------4.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时间分配):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以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为基础。一般语言课的教学有五个主要环节:*步骤: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各环节所占的时间比重、内容与方式(以100分钟为例):1.组织教学:2分钟~5分钟点名、问候、用轻松的话题活跃气氛、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2.复习检查:10分钟~15分钟检查与巩固:听写、快速问答、复述、讲解作业中的问题------3.讲练新课:70分钟~80分钟(讲:三分之一,练:三分之二)强调精讲多练,注重运用,师生互动;板书设计,情景操练---4.新课小结:2分钟~5分钟归纳总结新的语言点----5.布置作业:2分钟~5分钟造句、作文、复述、预习----“讲练新课”:涉及到生词、语法、课文。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和理解新的语言知识,并进行初步的技能操练。要求精讲多练,学生进行模仿、重复等机械性操练,侧重掌握语言的结构形式。其次:由机械性操练转入有意义的练习,进行巩固和运用练习。2二.主要课型:主要是三门课:阅读课、听力课、口语课。*综合课(精读),区别于单项技能训练的阅读(泛读)课、会话课、听力课、写作课。*要求和已知条件:1.设计某类课型的教案;2.学习对象的汉语水平(比如:刚刚学完语音阶段;具有HSK初等C级水平;已学习了一个学期;或学习了多少学时。)3.课时的时间长度(比如:课时为100分钟)4.具体的要求:*根据课文,确定教学目的与要求、确定教学重点、设计教学环节。*从课文中挑出五个需讲解、练习的语言点;选其中三个,设计教案。*设计不少于三种的听力练习,或口语练习。这就需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四点:1.各种课型的特点:阅读课、听力课、口语课(一般是初等阶段的课程)2.HSK等级与学习时间的关系:HSK初等分三级:A是5级、B是4级、C是3级(学过800学时,2个学期)。HSK中等分三级:A是8级、B是7级、C是6级(学过1500学时以上)。*1学期20周,1周20学时,1学期一共是400学时。*1学时:40分钟、45分钟、50分钟。3.学习时间与掌握语言的情况(语音、词汇量、语法项目、交际功能项目)一个学期:400学时,词汇量1000~1500,掌握初等阶段的基本语法点。一年:800学时,词汇量2500~3000,达到HSK3级。*注意:具有HSK初等C级水平,一般是学过800学时(一年)的学生。在能力认定考试中,教案设计的学习对象一般不可能是这类学生。在辅导书上的有些教案设计中,给出的学习对象:具有HSK初等C级水平,但课文的内容远远低于这个水平。*要把重点放在初级阶段的课程上,并要熟悉此阶段中学习的内容、重点、以及出现的先后顺序。比如:综合课分语音、语法、短文三个阶段。语音阶段的顺序:声母---单韵母---复韵母;四声---轻声---半三声语法阶段的顺序:结果补语→可能补语→把字句*参考:《HSK初、中等词汇、语法大纲》,主要是甲、乙两级。《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主要是一年级《外国留学生长期进修教学大纲》,主要是初等阶段。4.需要讲解与训练的重点,以及练习的形式:要找出现次数多的(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交际功能),其往往是教学重点。并且,要熟悉词汇、语法出现的先后顺序(与复习旧课、讲解新出知识都有关),还要掌握讲解和操练的方法、技巧。附:练习形式: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造句、改错、完成对话题、完成句子题;设计情景,进行操练。3初级汉语语言项目(400学时)一.第一阶段(1)基本语序:主语+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我很忙。(2)“是”字句(一):我是学生,我不是老师。(3)“是”字句(二):这本书是我的。/这本书是新的。(4)“有”字句:我有汉语书,没有英语书。(5)形容词谓语句:我很忙,他不忙。(6)动词谓语句:我学习汉语,不学习英语。(7)名词谓语句:我北京人,他不是北京人。/现在八点十分,不是九点十分。(8)主谓谓语句:我身体很好。/他学习很努力。(9)双宾语动词谓语句:老师教我们汉语。/我问老师一个问题。(10)用“吗”的疑问句:你是学生吗?/你忙吗?(1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不能用“吗”):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1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你去不去商店?/你忙不忙?2.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词典?/你有词典没有?(1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14)用“几”和“多少”的疑问句:你有几本书?/这本书多少钱?(15)用“------,好吗?”提问:我们去商店,好吗?(16)定语:1.的+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王老师的书。(领属关系)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他是我爸爸。/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3.数量词、指示代词作定语:他有一个中国朋友。/这本词典很好。/(17)状语: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我们努力(地)学习汉语。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我要多听多说。4.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我在他那儿看电视。/我从美国来。/我跟他一起去商店。/(18)表示存在的“在”、“有”、“是”:1.人/事物+在+处所:他在学校。/我的本子在老师那儿。2.处所+有+人/事物:教室里有三个人。/教室前边有一个图书馆。3.处所+是+人/事物:教室里是留学生。/教室前边是一个图书馆(19)程度补语:动词+得/不+形容词1.动词后没有宾语:他学汉语,他学得很好。你学得好不好?2.动词后有宾语的三种形式: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汉语他学得很好。(宾语提前)他汉语学得很好。(宾语提前)(20)称数法:1。十进法2。钱的计算(21)年、月、日、星期、时的顺序(22)能愿动词:想、要;会、能、可以;应该、必须(23)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边、面)(24)量词:个、本、张、把、件、节、口、篇、位、些、公里;元(块)、角(毛)、分;点(钟)、刻、分(25)连词:和、跟、或者、还是----//介词:在、从、跟、给、往、向、对4二.第二阶段(1)动态助词“了”:动词+了(表示动作完成):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过去:动作已经完成)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将来:动作1完成后将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2)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3)语气助词“了”(二):名词/形容词/句子+了(表示变化):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4)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1.要下雨了。/新年快到了。/汽车快要开了。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5)动态助词“了”+数量词+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1.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现在不学了。//我已经写了回信了。(6)动态助词“着”: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的持续)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状态的持续)(7)动态助词“过”:动词+过(表示过去的经历):我去过日本,没有去过美国。/你去过北京没有?(正反问)(8)表示动作的进行:“在、正、呢、在---呢、正(在)---呢、---着---呢”:他在看书(呢)。/他正看书呢。/他看书呢。/外边(在/正)下着雨(呢)。(9)连动句(有两个以上的动词):昨天他去书店买了一本书。(“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10)兼语句:第一个动词是表示要求、命令的“请、让、叫”等:A请/让/叫B+动词我请他来。/老师让学生写作文。/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动词:懂、见、完、到、开、上、给、在、成(11)结果补语:动词+<形容词:对、错、好、清楚------1.这篇课文我看懂了,那篇课文我没看懂。(动词)2.这个字我写对了,那个字我没写对。(形容词)5(12)简单趋向补语:由一个趋向动词充当: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去”:1.宾语是处所词语:动词+处所词语+来/去。明天他回北京来。//刚才他进图书馆去了。2.宾语是事物词语,有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来/去+事物词语。昨天我借来一本书。//他拿去了那支笔。*表示将来或要求:动词+事物词语+来/去。明天去他家,我会带礼物去。//客人已经来了,你快倒茶来!(13)复合趋向补语: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1.处所宾语应该在“来/去”前:他走回家去了。2.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一般有两种形式:他拿出来(了)一本书。//他拿出(了)一本书来。3.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了)。4.表示将来或要求:明天他会买回(一斤)米来。//你拿出书来!(14)可能补语(表示能力或可能):动词+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1.这本书我看得懂//这个字我看不清楚//这个包放得下10本书吗?2.他们明天回得来,我们明天回不来。你病了,不能出去。(禁止)//我知道,但是不能说出来。比较<外边在下大雨,我没有伞,出不去。//我知道,但是说不出来。(15)时量补语:动词+时量补语(动作持续多长时间):1.持续性动词有三种形式:我学汉语学了一年。(重复动词)我学了一年(的)汉语。(动词+时间+宾语)汉语≒我学了一年。(宾语提前)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他离开中国一年了。(动词+宾语+时间)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我等他等了十分钟。/我等了他十分钟。4.副词或能愿动词在重复的动词前:我学汉语只(要)学一年。(16)动量补语:动词+动量词“次、遍、下---”:1.动词+动量词+事物宾语:我看了一次电影。/他看了一遍课文。2.动词+人称代词宾语+动量词:昨天,我找了他三次。(1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1.A比B+形容词:我比他高。/我不比他高。2.A比B更/还+形容词/心理、认知类动词(喜欢、觉得、认识---):我很高,他比我更/还高。我喜欢锻炼,他比我更/还喜欢锻炼。3.A比B+形容词+数量//一点/一些//得多/多了:我比他高五公分//一点/一些//得多/多了。64.A比B早/晚//多/少+动词+数量:我比他早来五分钟。/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5.A比B+动词+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我比他来得早(一点/一些//得多/多了)。我来得比他早(一点/一些//得多/多了)。(18)用“A跟B(不)一样+(形容词)”表示比较:我跟他(不)一样高。(19)用“A有(没有)B这么/那么+形容词”表示比较:他有我这么高。/我没有他(那么)高。(20)“把”字句:1.形式:主语+把+宾语(受事)+动词+其他成分2.语义(致使):说明移动、变化、产生的结果例:我关了门——我把门关了。3.动词+“了”、“结果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