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明与商贸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农业文明与商贸发展本章主要介绍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农业文明与乡村社会的情况;商业贸易的发生和发展,市场经济以及基本特征等内容。第一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白虎通》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新语》约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人类开始驯养繁殖动物和种植栽培农作物,这样,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原始农业逐渐产生。西亚、中美洲和中国是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西亚(世界最早农业发源地,大麦小麦原产地)中美洲(栽培玉米,培植南瓜、苋、蚕豆等)中国(最早产粟的国家,水稻发源地之一)原始农业产生的原因:1.在采集实践的基础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逐渐深入,将一些可食植物栽培为农作物,并开始制造农业生产工具,原始农业逐渐产生。2.人口增多迫切需要更多的生活资料,促使人类改变生产方式,实现从采集、狩猎活动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转变。原始农业的主要特征: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因而只能靠自然力去恢复地力。在耕作制度上,有轮垦制、烧垦制(“刀耕火种”)。原始农业出现的意义:1、使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2、使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延续;3、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4、导致了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类分布区域的扩大,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础。二、传统农业随着炼铁技术及铁制工具制作技术的成熟,并且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原始农业发展进入了传统农业阶段。从公元前500年左右至19世纪中叶,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而称之为传统农业时期。北非尼罗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和东亚黄河流域,是传统农业较发达的地区。古代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肥沃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炼铜技术和青铜工具•较早学会使用桔槔汲水灌溉,扩大耕种面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有把手的耕犁,耕种方式上采用了轮作制,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农业生产达到最高水平,推动奴隶制经济全面繁荣。西亚地区的古巴比伦王国青铜得到广泛使用田野上出现附有播种漏斗的改良犁灌溉系统有了进一步扩大和改善比较完善的扬水装置得到广泛采用“难道你不知道田地是国家的生命吗?”印度河流域有发达的粮食生产棉花种植面积和棉纺织品的生产量在当时世界位居前列孔雀王朝后铁器的织造与使用普遍,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各地开凿运河、沟渠、水道,设专司管理水利农作物品种多,包括水稻、大麦、小麦、胡麻、和甘蔗(一)传统农业的特点精耕细作:一方面是生产工具的进步,在炼铁技术和畜力使用基础上出现的犁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是对自然界利用能力的进步,改变了原始农业只靠长期休闲、自然恢复地力的状况。小生产: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商品经济较薄弱。(二)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发端于夏、商、周三代,定型于秦汉,发展于隋唐,深化于明清,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农业体系。中国传统农业是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的分散的小农经济。耕作制度:秦汉连作制;汉代轮作制;魏晋南北朝轮作体系;隋、唐、宋、元江南稻麦轮作为主体的耕作制度等。农业生产技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达到在世界传统农业的高峰。(三)西方的传统农业中世纪欧洲地区典型的传统农业是休闲、轮作并兼有放牧地的二圃或三圃耕作制,它将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在一起。二圃制和三圃制耕地利用率均较低,由于耕作粗放,适合于当时地广人稀、耕地垦殖指数较低的欧洲地区。三、近代农业(一)资本主义农业近代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圈地运动”是指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建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这种情况在英、德、法、荷、丹等国都曾先后出现过,而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地域分工是资本主义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19世纪初以来,随着对北美、南美及澳大利亚的大规模移民和垦殖,世界农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西欧各国中小农场大量破产,农业出现衰退;另一方面,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新开垦区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较快,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棉花、油料及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地。美国九个专业化农业生产地带:(1)东北部和滨湖区乳用畜牧业带;(2)中央低平原北部玉米带;(3)大平原中北部小麦带;(4)南部棉花带;(5)墨西哥湾沿岸湿润亚热带作物带;(6)西部山地放牧和灌溉农区;(7)阿巴拉契亚混合农作带;(8)太平洋沿岸北部小麦、林牧区;(9)太平洋沿岸南部水果、蔬菜和灌溉农业区。(二)殖地民地半殖民地农业农业作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的主导部门,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又称“二元农业”)。在一国之内,一方面有殖民主义者控制的种植园和现代化农场,具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广大农村仍然处在传统农业阶段,从事自给自足或小商品性农业生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形成一种片面的农业专门化和地域分工。如东南亚各国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专业化;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以棉花、油料、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专门化等。农业专业化部门产品与本国经济发展联系很少,加之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比价相差悬殊,粮食作物很难发展下去,致使许多国家粮食长期不能自给。四、现代农业的走向一般认为,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人口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农业投入占农业净产值的比重上升到40%,就属于现代农业范畴。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此后西欧和北欧于60年代、日本于70年代相继进入了现代农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共同特点: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为主体的农业“四化”;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变化——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的农业生产;农业人口日趋下降——美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降至1.9%。当代农业逐渐向智力密集型发展:智力密集型农业也称后现代农业,它广泛将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运用于生产和管理之中,使知识、科技和人的因素成为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第二节、农业文明与乡村社会一、农业文明概述文明,是相对于野蛮、原始和自然生活方式而言的,意指稳定、舒适、组织化和制度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在漫长的农业发展进程中,人类创造出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直至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数千年的漫长时期内,人类总体上都处于农业文明时代。埃及、印度、两河流域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是农业文明的典型代表。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农业文明经常被野蛮民族和商业民族掠夺、侵略和统治。古代四大农业文明又有着不同的命运,其中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早已衰亡;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还存在,但只有中国仍然以原来的主体民族——汉民族为主。二、农业文明与乡村社会1、农业文明与乡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东方社会的封建专制主义,具体表现形式是等级制度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早熟的农业文明是稳定近乎停滞的乡村社会存在的基石。传统重本轻末的经国思想和以宗族统治为基础的乡村政权体系,是传统乡村社会长期延续的依据。在西方,古希腊式的绝对奴隶制构成了西方乡村社会的组织基础。欧洲发达的农业文明和浓厚的宗教文化,创造并维系了高度成熟的乡村社会。庄园制经济下的领主和贵族二元统治将乡村变为国家权力的基础所在。2.农业文明水平决定乡村社会结构早期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村落组织分化尚不明显,乡村社会结构单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乡村开始出现贫富分化,人们逐渐隶属于不同的利益群体,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乡村社会结构开始分化。中世纪时,欧洲封建庄园经济兴盛起来,封建主、自耕农和农奴便成为中世纪欧洲乡村社会结构中的基本构成。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宗法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成为超越于家庭之上的基层组织,担当着教化、司法、征收税赋等功能。宗族首领往往是政治领袖和经济资源的支配者,处于权力中心;大部分的乡村社会成员通常居于权力边缘。3.乡村习俗文化的差异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一定的群体心理和价值观念,是构成乡村社会习俗文化的最基本前提。不同地区因不同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造成了世界各地乡村社会文化习俗的地域特色。第三节商贸的产生与发展一、商贸的出现商业贸易是指通过商品买卖的方式,使货物得以流通的一类经济活动。商业贸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原始社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形成了最初的商业,交易方式是物物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生产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和商人,标志着商业贸易活动的社会化。社会分工是商业贸易产生的前提,利益差别的存在是不同生产部门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往来的必要条件。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使得各地之间交换频仍,商业贸易逐渐扩大。另一方面,交通状况的优劣也是影响早期商业活动范围的一个重要因素。二、古代社会的商业贸易(一)欧洲地区的商业与贸易古代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比较高,商业贸易相对较为发达,历史上曾出现过辉煌的古希腊文明和“罗马时代”。中世纪早期,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产品交换有限,商人和商业活动的范围十分有限。10世纪到11世纪城市兴起之后,商品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推动了城市商业的发展。(二)古代东方世界的商业贸易东方社会典型的农本特色,使其商业贸易带有较强的封建性,专制政权往往对商业采取抑制政策,有的干脆禁止商业的自由发展,直接以政权的形式来干预交换。尽管如此,东方的一些国家诸如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地的商业贸易仍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有所发展。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商业贸易活动就呈现高度繁荣的景象。春秋战国时期,多元政治格局为商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前提条件。秦统一天下,打破国界关隘的限制,修建驰道,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对商品流通极为有利。汉初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的休养生息政策,商人日渐增多。丝绸之路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之时。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它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次要的地位。三国两晋南北朝,执政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的政策。隋唐之际,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商业贸易扩大到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对外贸易也有长足发展。宋代统而不一,南宋则偏安于江南一隅,对商业的发展有着明显影响。明清两季部分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全国商品交易大幅度增长。三、近代社会商业贸易的繁荣和发展地理大发现指15世纪末美洲大陆的发现和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开辟。它导致世界市场扩大,商品种类与数量增多,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以及尼德兰所代替。新航路的开辟的四大原因•经济根源----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欧洲各国的发展,欧洲人狂热地追求黄金(根本)•社会根源----受《马可波罗行记》影响,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找黄金;•宗教因素,为了天主教的传播,欧洲人不惜用武力进行圣战;•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的交通要道,陆路交通不畅,迫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近代殖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