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力学课B程教学设计一、基本描述课程名称:材料力学B课程英文译名:MechanicsofMaterialsB课程学时:84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开课教研室:机械学院力学系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课程要求:必修课开课时间:第四学期先修课程:工程图学、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二、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任务材料力学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在机械设计中有关力学方面设计计算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基本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日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材料力学课程在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高等工科院校中机械类专业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工程结构中构件的承载能力问题,即研究构件的受力—变形—破坏的规律,确定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教材:《材料力学》陈塑寰聂毓琴孟广伟编著主要参考书:1.《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19922.《MechnicsofMaterials》S.TimoshemkeJ.Gere.VanNostrandReinholdCompangy,19783.《材料力学》范钦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材料力学》初日德,聂毓琴主编2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三、教材的选择和分析目前,国内、外有关材料力学的教材很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名著有:铁摩辛柯与盖尔合著的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的材料力学、单辉祖编著的材料力学、孙训方等编材料力学、苏翼林主编材料力学,范钦珊主编的材料力学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我校曾选用过苏翼林、刘鸿文的教材。另自行编著了两套材料力学教材,各种教材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下面对选用的主要参考书和教材进行分析。1.刘鸿文主编的《材料力学》教材:这本教材的第一版是1979年浙江大学等九院校合编的《材料力学》。现已出至第三版,最近第四版修订工作已经完成,列入了“面向21世纪系列教程”高教出版社出版计划。内容包括“教学基本要求”提到的全部传统内容,各章都有相当的深度、广度和权威性,文字严谨、精练、风格统一,是本学科教师应很好钻研的一本好书。但作为学生用教材,由于教材内容涉及面太宽,有四章部分节次都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故有相当篇幅不讲,利用率受影响,另外有些陈旧的算法没有更新,想必这些在新版本中得到满意。2.铁摩辛柯与盖尔于1972年合著的《材料力学》是铁摩辛柯1930年第一版,1941年第二版,1955年第三版《材料力学》基础上的新著。该书集中反映了60年代在力学上取得的一些伟大成果。该书编排系统以及阐述具有深入浅出等特点,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已进入信息时代,对新的教材思想、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更要结合我国实际。1.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好经济与安全的矛盾,具备创新精神;2.全面系统地了解构件的受力变形、破坏的规律;3.掌握有关构件设计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4.能将一般构件抽象出力学简图,进行外力分析、内力分析、应力分析、应变分析,应力~应变分析;5.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具有进行试验研究的初步能力;6.在满足强度、强度、稳定性的前提下,以最经济的代价为构件选择适宜的材料,设计合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为设计提供计算依据;7.了解材料力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33.范钦珊主编的《材料力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该书内容新、体系新,引入新材料,新方法,与传统的材料力学相比,体系变化大,梯度大,是当今国内最新的好参考书。4.初日德、聂毓琴主编的《材料力学》是原吉林工业大学力学系的一批老教师在退离教学第一线时留下的一份财富。这批老教师总结多年从事材料力学教学的经验,根据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机械类各专业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该书对传统的材料力学内容作了精简、调整和充实。增加了实验分析的内容和一些新方法,新理论,为了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各章都增加了部分分析思考题。5.为了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充分反映了我校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由陈塑寰、聂毓琴、孟广伟编著的《材料力学》,于2000年12月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教材,力求做到吸取当今国内、外材料力学的精华,从教学实际出发,既注重理论教学,有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阐述的简洁明了,例题、习题绝大部分取自工程实际,特别的结合工程实际和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设置了分析思考题。结合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着重于工程应用,强化工程意识,做到全书结构严谨,实用性强。四、本课程各章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h)材料力学的任务、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截面法、内力、应力,变性和应变的概念。基本变形。基本要求: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明确本门课要干什么,怎样干,如何学好本门课。重点: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和研究方法。难点:关于刚体与变形体的简化模型。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8h)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单向虎克定律,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质,拉(压)杆的强度条件,拉(压)静不定,应力集中的概念。基本要求:41)具有将一般杆类零件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2)能对受拉(压)杆件进行外力分析,内力计算,内力图的画法,应力计算,公式的推导与横截面上应力的分布规律。3)掌握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了解材料力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对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性质有所认识。4)掌握工作应力、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的概念。应用拉(压)杆的强度条件解决工程中的三类问题。5)掌握拉(压)虎克定律,对拉(压)杆进行变形的计算。6)了解弹性变形能的概念,能计算拉(压)杆的变形能。7)拉(压)静不定的解法。8)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重点:1)拉(压)杆的外力、内力、应力、变形计算,虎克定律2)材料的力学性质3)拉(压)杆的强度条件4)拉(压)静不定的解法难点:1)拉(压)静不定变形协调方程的建立。2)变性能的性质(特点)。3)应力集中的概念,圣维南原理。第三章扭转和剪切(6h)扭转的外力、内力、内力图。圆轴扭转的应力和变形,剪切虎克定律,剪应力互等定理,非圆截面杆扭转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密圆圆柱螺旋弹簧的应力和变形简介。基本要求:1)掌握对轴类零件的外力矩计算,内力计算,内力图的作法。2)纯剪切概念,剪切虎克定律,剪应力互等定理,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公式的推导与计算,扭转轴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的建立与应用。3)了解非圆杆扭转时的特点,开口和闭口薄壁杆件受扭的差异。4)掌握剪切与挤压实用计算的方法。重点:1)剪切虎克定律,剪应力互等定理。2)圆轴扭转时应力公式的推导和计算,横截面上应力的分布规律。3)变形的计算公式,圆轴的扭转时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的建立和应用。难点:51)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剪应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2)非圆截面杆扭转的特点,开口和闭口薄壁杆件受扭的差异。3)受剪面与受挤面的判定。4)密圈圆柱螺旋弹簧的应力和变形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第四章弯曲内力(6h)平面弯曲梁的内力、内力图基本要求:1)能用简便方法列出剪力方程,弯矩方程。画内力图。2)能根据q、Q、M间的微积分关系,用简便方法画剪力图和弯矩图。3)简单平面刚架的弯矩图的画法。4)了解平面曲杆的弯曲内力的求解方法。重点:1)直梁的内力方程和内力图。2)常见直梁和简单平面刚架的弯矩图。难点:1)刚架的内力图。2)曲杆的内力方程。附录Ⅰ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2h)静矩,惯性矩,惯性半径,惯性积,极惯性矩,主轴,形心主轴,形心主惯性矩,平行移轴公式。基本内容:1)静矩,惯性矩,惯性半径,惯性积,极惯性矩的定义。2)矩形,圆形截面惯性矩,惯性半径的计算,圆形截面极惯性矩的计算。3)常见截面形心主轴的确定。4)正确应用平行移轴公式。重点:1)常见截面极惯性矩,惯性半径计算。2)形心主惯性轴的确定。难点:1)平面图形几何性质的定义。2)转轴公式。3)形心主惯性轴的确定。第五章弯曲强度(8h)梁平面弯曲时的正应力,剪应力。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弯曲剪应力6强度条件。弯曲中心的概念。基本要求:1)了解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公式的推导过程,应力分布规律,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计算,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2)了解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剪应力公式的推导过程,应力分布规律,弯曲剪应力强度条件。3)弯曲中心的概念,能确定常见截面弯曲中心的大致位置。4)掌握提高弯曲强度的一些主要措施。重点:1)弯曲正应力公式,弯曲剪应力公式中符号的意义。2)会应用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弯曲剪应力强度进行强度计算。难点:1)脆性材料的弯曲强度计算。2)弯曲剪应力公式的推导过程。3)薄壁截面梁剪应力流的确定。4)弯曲中心的确定。第六章弯曲变形(4h)挠曲线的微分方程,用积分法和叠加法求梁的变形。基本要求:1)能列写出挠曲线的微分方程。2)能写出确定全部积分常数的条件。3)能画出挠曲线的大致形状。4)能根据已知变形(学会查表),求相应的变形。5)掌握提高弯曲刚度的一些主要措施。重点:1)挠曲线的微分方程的列写,主要是正确写出各段的弯矩方程。2)知分几段、出现多少积分常数,能写出确定积分常数的支座条件、连续条件、光滑条件。难点:1)挠曲线的微分方程的推导过程。2)确定积分常数的条件。第七章应力及应变分析强度理论(8h)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和应变分析,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最大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常用强度理论。基本要求:1)能正确地从受力构件中取出原始单元体。72)能用解析法和图解法确定三向特殊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3)单元体最大剪应力的确定。4)掌握广义虎克定律。5)对强度理论有明确地认识,掌握常用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并能将其应用于组合变形下构件的强度计算。重点:1)一点出应力状态的概念。2)主应力的计算,单元体最大剪应力的确定。3)应力~应变分析,广义虎克定律的应用。难点:1)原始单元体的确定。2)极值剪应力与最大剪应力的区别与联系。3)强度理论建立的依据。第八章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计算(4h)组合变形的类型,解决的方法和步骤,组合变形下构件的强度计算。基本要求:1)能根据外力的受力特点,判定组合变形的类型。2)掌握解决组合变形构件强度计算的方法和步骤。3)能根据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应用强度理论解决组合变形下构件的强度计算。重点:1)组合变形构件危险截面,危险点的确定。2)根据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及材料的性质,正确的选用强度理论。难点:1)复杂受力构件危险点应力状态的确定。2)强度理论的正确选用。第九章实验应力分析(2h)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力的测定,光测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1)明确电测法的基本原理,电阻应变仪的工作原理。2)掌握测量电桥的接法。3)主应力方向已知时的应力测定。4)主应力方向未知时的应力测定。5)了解光测法的基本原理。重点:1)对于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的认识。82)电测实验应力分析测量电桥的接法。3)测量应力与应变仪读数的关系。难点:1)布片方案的选择。2)测量电桥的接法。3)光测法的原理。第十章能量法(8h)变形能的计算,用能量法计算位移。基本要求:1)能计算各种变形下杆件的变形能。2)对能量法的有关原理有明确的认识。3)熟练的掌握一种计算位移的能量方法。重点:1)计算位移的莫尔积分法。2)计算莫尔积分的图形互乘法。难点:1)能量法的基本原理。2)虚功原理。3)卡氏定理。第十一章静不定结构(6h)力法解静不定的基本步骤,正则方程,对称性在解静不定问题中的应用。基本要求:1)能正确判定出静不定的次数。2)掌握力法解静不定的基本步骤。3)用力法正则方程求解静不定结构。重点:1)正确的判定出静不定的次数。2)选取适当的静不定基。3)建立变形协调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