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价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简称。从广义上说,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环境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掌握和比较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寻找污染治理重点;为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规划及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关系;预测评价拟建的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而环境风险评价的诞生,标志着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转折,它能够在事故发生前对风险进行预测和管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及事故产生的危害。环境风险评价是化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工业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促使经济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不断面临着环境问题带来的生存威胁。化工行业同时也是高污染型的产业,相对经济的增长,我国环境排污强度,已经超过历史上最高的两个国家——德国和日本的2-3倍。化工行业因其生产的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后果极其严重。因此,根据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的特点,对化工行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是必要的。我国化工行业企业数量多、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数量大、近年来已有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迹象。我们面临着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鉴于此,我们首先需要对化工行业生产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化工行业主要包括: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化学肥料制造业、化学农药制造业、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专用(精细、生物等)化学品制造业、合成材料制造业等。化学产品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生产工艺教复杂,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多属于连续生产工种化工行业属于流程型行业,各生产环节直接(或间接)相互依存。生产过程依靠调节工艺操作参数实现,控制信息要求及时、稳定、准确和可靠。因此,流程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及长周期性是节能稳定、高产的重要保障。(2)原材料、产品风险较大化工行业的原料、材料、辅助材料品种复杂,并且多为易燃、易爆、高挥发、腐蚀性强、有毒、有害的物质,在生产及运输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就化工行业的产品而言,一般具有毒、危险等特性,产品专业性强。化工企业对原、物料及产品的管理相当严格。物料及产成品的任何闪失、任何差错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运作及生产的正常程序。(3)生产工艺复杂化工行业生产工艺复杂、多样,采取的产品方案不同,工艺路线就会有所差别,并且生产工艺多有高温、高压等特点。(4)生产过程易造成污染化工行业作为污染大户,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成分复杂、数量大,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的、潜在的危害或直接对人群的健康造成影响。根据化工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存在的风险性。一旦发生突发性风险事故,往往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事故后果及其严重。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形成了危险源多、不确定性强、事故后果严重、事故连锁性、评价难定量和影响复杂性等行业的风险特点。(1)危险源多。化工行业所涉及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辅料等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两大主要特征。这些物品通过生产、贮存、运输、使用乃至废气等各种途径进入环境,转移和积累过程都可能成为环境风险事故危险源,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危险。(2)不确定性。化工行业危险源众多,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随处存在,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导致风险事故带有很强的突发性。事故的发生、发展事先都很难预测和分析。(3)后果严重性。一旦发生突发性风险事故,往往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事故后果及其严重。(4)事故连锁性。化工行业生产过程多处于高温、高压或低温、负压等特殊条件下,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往往引发火灾、爆炸,并可能导致其他危险源也发生事故,加重事故后果的危害性。(5)难定量性。化工行业风险评价过程中,很难做到准确的定量评价,特别是当生产工艺过程繁琐,涉及物料品种多,装置设施复杂时,其存在的风险和风险事故影响很难做到准确的定量化。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该事故已造成114人遇难,70多人失联,700多人受伤。如此重大的伤亡无不令国人震惊、愤怒和叹息。除了拷问和问责之声一浪高过一浪之外,当前更为紧迫的问题恐怕是对于事故是否会导致重大环境污染的担忧和恐惧。正所谓:“对死亡的恐惧比死亡本身更可怕”!此外,人们油然而生地引发联想,到底什么类型的危险品发生了爆炸,会不会导致危害重大的环境污染?有关部门采取的环境应急措施是否切实有效?氰化物能不能彻底去除,会不会对当地构成水和土壤的污染?污染气体会不会飘到北京甚至更远的地方?关于这次天津事件,表明了环评的种种问题。环评本身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它之所以成为衡量一个重大工程能否启动的关键所在,不仅在于它能为项目本身是否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做出对应的科学评估,更对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环保规划,提供整体的调研依据。也就是说,环评能否被落地于每个工程开工之前,不仅决定着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否达标,还关系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乃至民众福祉、社会稳定等更高层面。天津事件相信大家都深受感染,这同时,也表明我环评在我国很多地方流于形式,天津港爆炸事故,恰恰就是之前环评、安评等系列监管程序被突破,导致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被深藏于一间仓库,最终让整座城市陷入危境之中。而由此带来的深刻教训,环评被无视,监管缺失其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很多的环境问题实际上是发展中的经济政策所导致的,包括经济增速、产业结构等,事实证明,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政策上的随意性。不从这个源头上把关,环境问题就很难得到控制。发生了这些事故即使有种种客观因素,也不意味着环保部门就只能罚款了事。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就在于无论从对肇事企业的经济处罚、法律介入等惩戒手段上,都有了明显的强化。一份环评报告的出台需要经过项目建设方、环评单位、专家评审、公众参与、政府审批等数个环节。这些环节都不能失守,环保不能永远是没有牙齿的老虎,环保部门得拿出更有惩戒力度的办法,打掉各类环境违法者的嚣张气焰,杜绝环评漏洞,否则再有第二个天津港事件发生,就成了愧对国家和民众的罪人。关于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