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与酒店产业结构调整戴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07.03一、2010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态势旅游经济运行环境总体上呈良性态势产业增长动力充足国内、入境和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全面增长旅游行业景气处于高位水平5.61014.3199.411.79.41002468101214161820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亿人次02468101214%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同比增长(%)283449797673950012.910.615.480200040006000800010000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亿元024681012141618%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国内旅游增长强劲2010年第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数6.1亿人次,同比增长8.93%,国内旅游收入3430亿元,同比增长21.03%。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四个节假日旅游市场全面繁荣。2009年全年国内旅游增长情况2.入境旅游人数、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波动回升预计2010年上半年入境旅游人数6500万人次,同比增长5%,入境旅游外汇收入220亿美元,同比增长20%。2008年8月-2009年11月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率-14-12-10-8-6-4-202489101112123456789101120082009月份%2008年8月-2009年11月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25-20-15-10-5051089101112123456789101120082009月份%3.出境旅游人数出现增速回落,但绝对增速依然较快2010年1-5月出境旅游人数2263.89万人次,同比增长16.8%。1-5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突破70万人次。2008年8月-2009年11月出境旅游人数增长率-10-505101589101112123456789101120082009月份%4.旅游产业的景气处于相对景气运行状态2010年第一和第二季度旅游产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1.13和135.19,处于“较为景气”的水平。二、对30年来旅游业发展的本质认识•(一)老百姓的、大众的需求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中国的旅游业市场基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兴旺,国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市场基础。5.61014.3199.411.79.41002468101214161820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亿人次02468101214%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同比增长(%)283449797673950012.910.615.480200040006000800010000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亿元024681012141618%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009年全年国内旅游情况1999年黄金周制度施行以来,我国国内旅游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二)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大局,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旅游业性质阶段战略地位作用商业性质1979-1992年外国、港澳台和华侨旅游“广开就业门路”(1979)“出口创汇”(17次表述);“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友好往来”(5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9次)“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1992)产业性质1998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4次;新的消费热点6次2003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温家宝总理在世界旅游组织第15次大会致辞经济社会性质2009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度的现代服务业《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改革开放30年旅游业服务国家、战略地位变迁•(三)因势导利,不同地区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近期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不同的旅游发展政策海峡西岸旅游区建设国家旅游局大力援疆•(四)保护与开发相统一,注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环境和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国家一直大力倡导和推广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同时,建立和完善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五)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主导作用社会资本公平的参与竞争国有旅游企业顺利完成改组改制培育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A股市场目前有24家旅游上市公司•技术、政策是推动旅游发展的动力,但这之上的是思想,通过思想的培养引领未来发展。•比思想更高的是人的情怀,我们要立足于整个国家的国情,站在国家繁荣、全球文明演化的高度思考旅游业发展的问题。•旅游是人类长存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与自由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基本权利。要让老百姓更有尊严的去行走!我们的经验总结三、下一步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想•(一)文件的思想解读1.国务院41号文件的发布,从表面来看是各级政府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和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努力所产生的结果,从根本上是广大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推动的,是政府顺市场大势而为的结果。2.“战略性支柱产业”是经济建设目标,强调的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强调的是人文关怀和社会目标。3.基于国民旅游的大众旅游市场运行特征更加明显,需求更加多元,产业领域的变革、重组,业态的融合与分化前所未有地剧烈。未来的一段时期既是我国旅游业的黄金发展期,又是新旧矛盾凸显期。我的旅游产业观•首先是“平民”。任何一项经济社会事业首先要解决“发展为什么”的问题。对于已经走过了以创汇为导向和入境为基础的阶段,正在进入了国民旅游为基础的大众化旅游发展新阶段的中国旅游业而言,根本的出发点应该,也只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既为了他们能够便利地出游、有尊严地出游,也为了他们能够从旅游活动以及旅游业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这就需要从指导思想上把现阶段旅游业发展导向明确为“更多的国民参与,更多的国民分享”。就技术指标而言,决不能唯GDP是从,唯大项目是从,而要把国民出游率、国民旅游参与率、旅游就业率、游客满意度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其次是“平稳”。宏观经济也好,旅游业也好,“平稳较快发展”是理想状态。尤其是“平稳”,还排在“较快”前面。平稳不是说要人为地把速度降下来,而是说发展要讲究质量。事实上,如果一味追求速度,这个速度也是难以持久的。41号文件给旅游业发展定了一个较高的目标,到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从近几年的旅游经济运行数据来看,这个任务比较艰巨。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向好,旅游消费进入黄金增长期,这个目标还是可能实现的,但是各省区市最好不要在此基础上再加码,把重点放在旅游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上,特别是要切实提高游客满意度、促进旅游就业。•最后是“平等”。第一是富人和穷人在旅游权利上的平等。不能因为富人有钱,就把最好的景观圈起来只给富人使用,而剥夺低收入群体享有旅游资源的权利。旅游业发展应该关注所有人的需要,特别是公共服务,主要应该面向低收入群体以及其他的弱势群体。第二是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平等,要让旅游者有尊严地消费、从业者受尊重地工作。如果能够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导游堂堂正正做事,旅游者明明白白消费,对二者来说都是好事情。第三是大型旅游企业与中小企业以及自然人从业者的平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旅游产业组织的基本格局只能是“大集团主导、中小企业分散布局、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促进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产业竞争力。第四是中国和外国的平等,要在国际上发出中国人的声音,进而增加中国在一些国际组织或国际性活动方面的主导权,传递中国的价值观。出境旅游的大发展应当说是一个机遇,要把握这一机遇加强和国际上各种组织、产业界和学术界的交流和合作。•(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1.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和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旅游业改革开放和创新。2.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大力延伸产业领域,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与旅游目的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体系。3.加快发展旅游消费加强旅游消费引导,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消费快速发展。4.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丰富旅游科技文化内涵,推进节能环保,发展低碳经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提升旅游产业素质。5.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旅游就业,全面释放旅游产业功能,促进国民人口素质提升与社会和谐发展,扩大国际国内交往。到2015年,也即十二五期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到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项目/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入境旅游人数(亿人次)1.341.451.561.691.821.97年均增长幅度%58入境过夜游客人数610065887115768482998963年均增长幅度%88旅游创汇(亿美元)370399.60431.57466.09503.38543.65年均增长幅度%58国内游客人数(亿人次)2123.1025.4127.9530.7533.82年均增长幅度%1010国内旅游收入(亿元)1045012331.0014550.5817169.6820260.2323907.07年均增长幅度%1010旅游总收入(万亿元)1.341.541.772.042.342.70年均增长幅度%8出境旅游人数(万人次)52005720.006292.006921.207613.328374.65年均增长幅度%1010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形成政策保障体系加大政府导向性投入和投融资体系建设加强旅游安全保障设施和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旅游科研教育和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法制和规划体系建设(三)保障措施Thanks!Email:daibin@cnta.gov.cn,联系电话:85166002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甲九号,中国旅游研究院,100005No.9,A,JianguomenneiAvenue,Beijing,ChinaTourismAcademy,1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