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圆的面积计算》平南县大新大黎小学周雪梅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圆的面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7页到第68页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面积的意义了解圆面积的含义,通过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2.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有关圆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3.通过面积单位的回顾使学生初步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教学重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圆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准备:课件、圆面积演示仪。教学过程:一、回顾与导入。1.说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2.在计算半圆周长的时候,我们计算过圆周长的一半。你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圆周长的一半吗?3.想一想,说一说。(1)桌面大还是凳子面大?教室的地面大还讲台面大?(2)右面的两个圆哪个大哪个小?(3)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面积,从而引入“圆的面积”。二、探究新知。1.课件展示情境图(教材第70页浇灌图),引导学生想到要知道这个喷水装置转一周能喷多大的面积,就是要求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同学们有兴趣吗?2.估一估半径5m的圆的面积有多大。课件呈现在边长10m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再在圆里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通过数方格的方法让学生估一估。(鼓励学生用多样的方法估一估)3.回顾面积单位,引导学生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请同学描述一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这样的正方形就是度量面积的“尺子”,请同学们对比一下正方形和圆,看能准确地量出圆的面积吗?(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思考)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只有想办法把圆转化成直线图形)4.师生一起操作,体会“化曲为直”。(1)学生用自己8等分的圆转化师:你拼出的图形是什么样?生:像平行四边形。师:请同学们把边上的一份拿出来平均分成两份,给拼成的图形两边各补一份,看看有什么变化?生:像长方形。(2)教师用16等分的教具演示,学生观察。师:你发现教师的操作与你们有什么不同?生:分成的份数多,拼成的图形更像长方形。(3)课件展示分的更多份数的拼法,引导学生想像最终可以拼成一个比较标准的长方形。5.引导学生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πr×rS=πr2现在你会计算圆的面积了吗?必须知道什么条件?6.试计算喷水装置转一周能喷多少平方米的草坪?(课件展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喷水头的射程就是圆的半径)三、课堂练习。(课件逐个出示)1.r=3cm2.d=10cm3.c=25.12cm第2、3小题先引导学生明白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的条件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四、拓展练习。草地上拴有一只羊,绳长6米,你能算出羊能吃到草的最大范围的面积是多少吗?四、全课小结。1.学生互相交流这节课有什么收获?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教学设计(二)圆周长的一半(πr)半径(r)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第67——68页例3(圆的面积计算),练习十六教学目标:1、知道圆的面积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2、会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3、在激发、引导学生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做数学”的乐趣,初步感受极限思想。教学重点:运用转化的方法,亲历“问题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割、拼的方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教学准备:剪刀、圆形纸片、相关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准备、导入:1、什么叫做面积?指出长方形(图画在黑板上)的面积,并说出它的面积计算的方法。2、你还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3、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结合黑板上的圆复习半径、直径),会计算圆的周长,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圆的面积:1、意义2、计算公式3、公式推导过程)二、进行新课:1、充分感知理解意义(1)出示圆,让学生指一指圆的面积指的是哪一部分?(2)拿出自己准备的圆形纸片,用手摸一摸。(3)总结: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2、比较猜测探明方向(1)同桌互相比一比,手上圆片的大小,想一想圆的面积跟什么有关?(2)猜一猜,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多少倍?3、推导公式验证猜想rro(1)动手尝试寻求方法你想通过什么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你想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在学生思考、尝试及自发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适时加以启发、引导。如(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像不像?哪里不象?能不能使曲线的那条边变得更直一点,等等)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进行集体交流。再用课件(或投影片)演示把圆沿半径分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及随着分得份数不断增加,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和极限思想。(2)亲自操作加深表象学生再次亲自动手操,进一步作加深印象,形成明确的表象。(3)观察发现总结公式观察讨论:圆和转化成的长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长方形的宽=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圆周长的一半(如果有学生找不到,可以让再把割、拼的过程操作一遍)引导学生总结公式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r=πr2用字母表示:S=πr2深究:计算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知道了半径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3、应用公式解决问题(1)黑板上的圆的半径为2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2)如果已知这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计算它的面积的算式该怎样列?(3)如果把这个圆割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4)完成第69页做一做。小于4r2S=πr×r=πr2圆的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面d积转化长方形的面积=长×宽r2C=πr三、巩固练习1、练习十六(1~2)。2、有一个圆,直径4米,计算它的面积的正确算式是()。A、3.14×42B、3.14×(4÷2)2C、3.14×43、把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割拼成一个长方形,面积():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增加()。四、课堂作业:1、练习十六(3~5);2、找一找身边的圆,测量并计算圆的面积;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探讨什么问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不能把圆转化成其它图形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课后自己试试看。板书设计:教师点评:粟海松老师点评:第一个教学设计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明了,主次分明,突破重、难点,练习设计体现了针对性、层次性和实践性,本节课的课堂练习既有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巩固性练习,也有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通过这些练习有助于学生巩固圆的面积的有关知识,形成运用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足:学生互相讨论机会少,没有板书。第二个教学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是学生的内部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重视其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紧紧抓住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教学重点,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归纳推理。通过学生多次不同的剪拼,采用假设、转化、想象等方法,利用等积变形把圆面积转化成其Or他的平面图形,逐步归纳概括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多层次的操作,多角度的思考,既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唐慧斌老师点评:第一个教学设计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时只需要教师启发、点拨学生依然从转化的思想入手,将圆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然后通过等量代换得到圆面积公式。因此,本课内容从贴近学生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降低内容的抽象性,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引导得很好。第二个教学设计教师先演示剪拼的过程,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剪拼的过程,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了主动的探索精神,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了工人铺草坪的这一情境,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圆形,从中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