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相:体系内只存在分子作用力范围内(约3个分子直径)的短程密度波动,且总体表现出均一性。·非均相:体系内还存在超过分子作用力范围的长程密度波动(涨落),总体上表现为非均一性,这种波动往往受周围其它力场的作用而引起。不包括传统的多相体系。·稳态:体系的能量最低,处于平衡态,可长期稳定存在。·亚稳态:体系的能量处于局部较低,可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存在,但给予扰动后,有向稳态转变的趋势。亚稳态是非平衡中的特例。·受限空间内的汽液相变:在纳微空间内,流体受到材料表面、孔壁的吸引(排斥)作用,产生非均相分布,导致与均相流体迥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以及相行为。受限流体的相变受表面作用强度和空间大小的影响。·磁滞线:从热力学角度上说,纳微材料对气体的吸附和解吸过程均处在亚稳状态,而真正的平衡存在于相变(预润湿转变)过程中。·层状转变:在固体表面,如果固体的作用力较强,会对气体产生明显吸附行为,导致吸附气体会发生类似于气液相变的层状转变,或称为预润湿转变。(同一表面存在两种吸附、有相变发生)·亚稳区具有不平衡状态的特征,是物相在理论上不能稳定存在,而实际上却能稳定存在的区域;在亚稳区内,物系不能自发产生新相,要产生新相,必然要越过亚稳区,这就是过饱和产生的原因;在亚稳区内虽然不能自发产生新相,但是当有外来杂质存在时,或在外界能量影响下,也有可能在亚稳区内形成新相,此时使亚稳区缩小。·相变的本质是气泡、液滴、晶核等新核的形成,新相的形成必须克服新核成长所需要的能量,即越过成核能垒;相转变均是在亚稳状态下发生的;新核形成的初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当形成的新核达到临界成核半径时,此时对应的能量为成核能垒,跨过此状态后,新核继续生长,直至稳定状态。(液滴一定是在蒸汽超饱和的条件下产生的、气泡一定是在液体不饱和的条件下产生的)·指数律:某些热力学函数可以表示为幂函数的形式,其指数具有普适性·标度律:通过变换变量的标度,可以将原来依附于两个变量的函数退化为依赖一个变量的函数。·超临界萃取具有如下优势:(1)萃取能力强、提取率高;(2)萃取时间快、生产周期短;(3)操作参数容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4)萃取工艺流程简单;(5)操作温度低,有利于保持中药有效成分的药性,特别适合热敏性物质的提取;(6)具有抗氧化、灭菌作用。·气体吸附的五种经典吸附方式:单分子层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弱作用多分子层吸附及毛细冷凝、微孔吸附、弱作用下的饱和吸附。·正则系综(NVT):大量能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但不能进行物质交换的恒温封闭系统所构成的系综。·巨正则系综(TVμ):大量与外界同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恒温开放系统所构成的系综。·等几率假设:在一个总体积、总能量和标本系统一定的系综内,系综中的每个微观状态出现的几率相等。·Debye-Huckel电解质溶液理论:(1)离子在静电引力下遵从Boltamann分布,并且电荷密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遵从静电学中的Poisson公式;(2)离子是带电荷的圆球,离子电场是球形对称的,离子不极化,在极稀的溶液中可看成点电荷;(3)离子之间的作用力只存在库伦引力,其相互吸引而产生的吸引能小于它的热运动的能量。(4)在稀溶液中,溶液的介电常数与溶剂的介电常数相差不大,可忽略加入电解质后溶液介电常数的变化。·离子氛:是处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相互作用的一种模型,即在一个中心离子周围存在一个球心对称的、异号离子占优势的典型空间,这种异性的离子团即是离子氛。·锂盐的分离:磷酸三丁酯(TBP)、煤油及FCl3组成的萃取体系对盐湖卤水中锂离子进行络合萃取和反萃。·离子液体是完全由离子组成的液体,是低温(100℃)下呈液态的盐,也称为低温熔融盐,它一般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所组成。几乎没有蒸气压,不挥发;无色、无嗅;具有较大的稳定温度范围,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及较宽的电化学稳定电位窗口。·和小分子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相比,高分子丰富的链构象、弱的链间相互作用、以及多分散的链结构使得其热力学表征要复杂得多。·高分子体系形态:直链、支链、星型链,树枝状链;硬度:柔性链、半柔性链、刚性链;链组成:均聚、嵌段共聚、接枝共聚;链之间连接方式:缠结、交联。·高分子链构象:指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围绕单键旋转而形成的不同空间位置,或是通过几个单键连接的某些单元(如环),其内部原子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高分子的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通过内旋转作用改变其构象的性能称为高分子链的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形成的构象数越多,柔顺性越大;链上的取代基极性越强,柔顺性越差;链上取代基越大,分子链柔性越差;高分子链上单键数目越多,内旋转越自由,则高分子链的构象越多,链段数也越多,链段长度越小,链的柔顺性越好。·旋转半径——从大分子链的质量中心到各个链段的质量中心的距离,是向量;均方旋转半径——旋转半径的平方值的平均,是标量,越小越柔顺。·均方回转半径与分子链长度、链的空间拓扑结构及化学特性均相关,链越长,回转半径越大,链的刚性越强,回转半径越大。·堆积熵:在高分子溶液中,高分子的体积远大于小分子的体积,所以,由于高分子的堆积熵对整个体系的能量贡献不可忽视。·构型熵:高分子分子具有不同的空间拓扑结构,这种空间结构所引起的体系能量变化以构型熵的形式表现。·对于高分子链存在的丰富的结构和性质,高分子熵的贡献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的时候甚至起主导作用。·Flory-Huggins晶格模型理论:(1)高分子溶液中,分子的排列构象与晶体一样,是晶格紧密堆砌。每一个溶剂分子占一个格子,一个高分子链占m个格子(2)所有高分子具有相同的聚合度;高分子链形成的所有构象具有相同的能量(3)溶液中高分子链节均匀分布,即链节占有任一格子的概率相等。·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高分子聚合物由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的温度,是无定型聚合物大分子链段自由运动的最低温度。玻璃化转变没有相变热,不是一级相变也不是二级相变。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高聚物处于玻璃态,分子链和链段都不能运动,只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或基团)在其平衡位置作振动;而在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分子链虽不能移动,但是链段开始运动,表现出高弹性质,温度再升高,就使整个分子链运动而表现出粘流性质。·高分子溶液的相分离: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两相,一相为含聚合物较少的“稀相”,另一相为含聚合物较多的“浓相”。当聚合物溶剂体系确定后,相分离发生与否与温度有关。将聚合物溶剂体系温度降到一定温度以下,或一定温度以上,就可能出现相分离。即存在最高临界溶解温度(UCST)和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双水相萃取:利用高分子溶液中的浓稀相转变原理,某些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超过一定浓度后可以形成两相,并且在两相中水分均占很大比例,即形成双水相系统。·微相分离:当嵌段共聚物的不同嵌段的体积分率保持在一定范围,会发生微相分离,反之则为均相体系。微相分离发生的范围还与链的柔顺性相关。对于嵌段共聚物,由于不同嵌段间的柔顺性及相互作用力不同,每个微相区内密度大小也会发生变化。·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研究多电子体系电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方法。其依据为,体系的电子基态能量和电子密度一一对应,基态的能量和性质完全可以用电子密度来描述。·正规溶液:混合过程中无体积变化,且熵变和理想溶液一样,即Vex=0和Sex=0。NRTL模型即建立在正规溶液假设基础上。·无热溶液:(如高分子溶液)混合热为零,Hex=0,ΔG=-TΔS。Wilson模型即建立在无热假设基础上。·分子热力学:基于相互作用确定体系的结构,有结构确定能量表达,再由能量确定体系的状态及各种相平衡等宏观性质。因此,分子热力学的所有模型均建立在统一的能量(Holmholtz自由能)基础上,即作用力─结构─能量─性质。·Holmholtz自由能:①由体系的位型积分确定A=lnQ,Q为配分函数②其它各种能量(内能、熵、焓、Gibbs自由能、压力)均可以通过求导得到③对于混合流体(不再分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完全互溶、不完全互溶),剩余性质等于超额性质,各种能量均通过偏摩尔性质直接得到。·分布函数理论:直接相关函数可包括硬球排斥、色散、静电、偶极和缔合作用,考虑这些作用后,求解该方程,可得到包含这些相互作用后体系内分子(基团)间的径向分布函数,此函数即为流体微观结构。·从结构到能量:均相体系通过分析微观作用;非均相体系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周期性边界条件:反映的是如何利用边界条件替代所选部分(系统)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如果去掉周边环境,保持该系统不变应该附加的条件。目的:保证该模拟系统的粒子数恒定;消除边界效应。·最小影像转化原理:中心元胞中的一个粒子只与此元胞中的其它N-1个粒子,或它们的最近邻影像发生相互作用。适用条件:粒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截断距离必须不大于模拟中心元胞长度的一半。·截断势能:本体体系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描述:不可能将所有粒子与它们影像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全都计算;必须在不大于中心盒子长度的一半处进行截断,以便与最小影像转化原理一致。·重要性抽样:根据一定的分布形式进行的随机抽样。·马尔科夫链:任何一次实验的结果仅依赖于前一次的试验。一个序列x0,x1,x2,…xn,如果对任何n都有:)(),...,,(1021nnnnnxxPxxx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