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穆申、刘婷、黎力等提供张洋宇、刘婷、邱日明整理第一讲导论第二讲从晚清到五四——现代文学语言与制度的形成第三讲鲁迅与现代小说形式第四讲现代小说(上)第五讲现代小说(下)第六讲新诗传统的建立第七讲散文专题第八讲现代话剧第九、十讲聚合离散的文学时代不指向确定的时间维度第一讲导论何谓“中国现当代文学”?对象:晚清以来,具有现代性质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问题一:晚清以降,中国文学何以成为“现代”?问题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质是什么?一、(问题一)文学革命论述:1.1917年开始:《新青年》2卷5号,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8个建议最后一条是“不避俗字俗语”——白话《新青年》2卷6号,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了三大口号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逼上梁山》2.1929,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纲要》3.1935,《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理论、论争,小说、诗歌、散文……4.1990,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以白话为媒介的新文学有别于以文言为媒介的旧文学胡适注重白话的形式——直线进化论周作人、钱玄同更注重内容思想(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质疑之一:一种“新文学”的兴起,是否如胡适认为一定是白话?捷克汉学家普实克《中国·我的姐妹》《抒情与史诗》提出——旧→新:抒情性→史诗性(小说代替诗歌成为主要门类:文类主导性的变化)《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文言)结论一:新文学诞生的基本条件,并不像胡适所深信的那样取决于语言;结论二:现代文学的诞生,不是一个改造各种外国文学成分、改革传统结构的渐进发展过程,而是一种突变。质疑之二:现代与传统是否是直线“进化”关系?1.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针对胡适的直线进化的文学史观,提出“言志—载道”的循环论新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晚明公安派的“言志”文学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下篇:传统文学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改变中的作用第六章:传统文体之渗入小说第七章:“史诗”传统与“诗骚”传统3.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五四文学革命及其后续事件,不只是一种单向的线性发展▲对直线进化史观的反思:没有任何结果从一开始就能被预测,也不能站在回顾的立场上,将某个结果视为进化过程的唯一产物。二、1.启蒙与革命鲁迅《呐喊自序》(1922)→“幻灯片事件”←《藤野先生》“铁屋子”2.感时忧国夏志清《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中国现代小说史》《老残游记》《沉沦》结尾▲感时忧国是一种整齐划一的事业,强烈的政治诉求▲是一种与“世界文学”相左的观念(世界文学:超越时代、超越民族、对所有人都有价值)3.“抒情”传统沈从文《抽象的抒情》(1961)(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启蒙、革命之外的“抒情”“有情”的历史:抒情传统与中国文学现代性周作人、普实克、陈平原李欧梵《帝国末日的山水画》从抒情的角度解读《老残游记》20世纪中国文学并不是一件事情本身,而是一副取决于阐释者及其阐释的形象第二讲从晚清到五四——现代文学语言与制度的形成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文化毁灭)——1861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外交部前身,“天朝上国”开始瓦解,翻译工作开始)——1894中日甲午战争(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1898戊戌维新,京师大学堂成立——1900义和团事件造成庚子事变——1911辛亥革命——1917张勋复辟(复古思潮)——1919五四运动太平天国对传统文化的毁灭:“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社会巨变,技术、经济的进步;思想观念的革新文学变迁:孕育、实践、传播、评价机制转变现代文学语言、制度的形成现代文学语言与文类制度的形成作者:口岸知识分子与现代文人的出现|文本:舶来的印刷技术|读者: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现代教育的兴起《申报》标志着新的文学传播方式一、早期现代文人的出现王韬(1828——1897)1849年,墨海书馆翻译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同情叛军,太平天国运动被平后遭通缉,逃到香港,流亡海外22年《漫游随录》:中国学者第一部欧洲游记1872,创立中华印务总局1874,创建第一种中文日报《循环日报》1884,获清廷特赦晚清四大小说期刊《小说林》,1907——1908,徐念慈主编《月月小说》,1906——1908,吴趼人(谴责小说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绣像小说》,1903——1906,商务印书馆,李伯元(多产,《官场现形记》)《新小说》,1902——1906,梁启超民初小说杂志开始商业化,小说家开始关注当下新旧杂糅、中西合并的形态《小说月报》《中华小说界》《小说大观》《眉语》商务印书馆vs中华书局1906~1907年开始兴办女学,受教育的女性成为巨大读者群(鸳鸯蝴蝶派)五四时期重要期刊《学衡》1922年创刊,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批判,但与守旧派不同,有学理背景——反对全部抛弃传统,认为应国粹+新知《新潮》傅斯年,罗加仑《新青年》(《青年杂志》)文学的产生、传播与接受启蒙与消费新技术与旧问题新形式与旧道德新型作者—读者关系的建构(很多文类规则被打破)文类界线的逾越文学语言的新变《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作为印刷媒体的报纸,如何建构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想象。印刷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促使作者重新思考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二、晚清以降的文体改革1.中国“文学语言的构成”:文言文学、白话文学、口头文学以刊物为中心的文学时代(书面文学)——可以并存,并不矛盾(如:冯梦龙)从文言到白话?晚清的“前史”:有识之士对白话的重视,白话报纸的出现局限于教育,且限于面向底层民众五四文学革命:对白话的提倡“五四”才是文学的白话,全面的白话作为大宗的文言文自身的蜕变书写语言:行政和法律的书写手段,以及学习历史文化的工具标准的书写语言,必须具备已定型的风格形式,并有一定合乎规范的原型典籍来证明它作为高雅文化的价值中国文言合乎这一要求:科举制度的保障精造性:有一套自身规范同质性:没有阶级、地区的区别保守性:稳定性白话:特定文类使用的语言,如话本、章回小说、戏曲。与文言并行不悖。三种文学的关系:读者群与价值观的差异2.近代以来的语言改革方案“文言一致”的诉求——无法达到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胡适:话怎么说就怎么写瞿秋白:大众语运动激进的语言方案:对一个不断扩大的读者群的想象3.晚清文体与“三界革命”诗界革命梁启超《饮冰室诗话》1896~1897:“新学之诗”的尝试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黄遵宪: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胡适文类成规与现实经验的冲突小说界革命梁启超1898,《译印政治小说序》1902,《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论点:欲新一国之民,必先新一国之小说《新中国未来记》革命与回旋“小说”:无所不包的概念小说形式:说部体段仍然有效(章回小说)通向更广大的读者群?——读者仍是“出于旧学界而输入新学说者”文界革命“自报章兴,吾国文体为之一变”梁启超的“新文体”: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翻译桐城文章的新应用——“译才并世数严林”严复、林纾第三讲鲁迅与现代小说形式1、文学者鲁迅的诞生《呐喊自序》(1922)《我怎么做起小说来》(1933)鲁迅生活及精神进展的六个阶段(李长之《鲁迅批判》,1936)“成长和准备时期”年表1881.9.25——1926.9出生、学习、写作《域外小说集》出版、教员、北京教育部部员鲁迅文学诞生的经典论述:铁屋中的“呐喊”北京“蛰伏”期(1912—1918)竹内好《鲁迅》(1944)《狂人日记》之前的文学活动:未果的《新生》:《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域外小说集》(1909)“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译介爱伦坡、莫泊桑、契科夫、安特来夫等人的短篇小说《怀旧》(1913)“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普实克)文言形态的短篇小说:对民初个人孤独情绪的文学处理鲁迅的“文学”观:盖人文之留遗后世者,最有力莫如心声。——《摩罗诗力说》1907“新文学”的回声鲁迅译《默》安特来夫对鲁迅的影响具有世纪末特质的安特来夫(颓废气质)的小说,如何被转化为改造现代中国的启蒙文学?为何在世界文学语境中被视为边缘的、通常是传达“孤独者的声音”的“短篇小说”,在现代中国会成为以鲁迅为代表的“感时忧国”文学的主要形式?《故乡》结尾: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2、鲁迅与现代小说形式人物群像辛苦辗转:在酒楼上、孤独者辛苦麻木:阿Q正传、药、明天、祝福、示众、离婚、故乡辛苦恣睢:兔和猫“新的生活”:幸福的家庭、伤逝回旋的主题隔膜:孔乙己故乡祝福麻木而沉默的国民:阿q正传示众离婚辛亥革命的记忆:药头发的故事风波阿q正传都市(小)知识分子:端午节高老夫子肥皂弟兄“格式的特别与表现的深切”“创造新形式的先锋”载道式启蒙主义写作与小说形式的复杂与先锋西方小说形式/本土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写实/写意(旧戏、白描)象征/寓言讽刺/写实小说的形式实验人物描写:孔乙己、明天象征主义:药简短复述:一件小事持续独白:狂人日记、头发的故事集体讽刺:风波自传体说明:故乡、社戏谐谑史诗阿q正传对日记体的反讽:伤逝完全没有情节的镜头式描述:示众对某种非正常心理的表现:长明灯弟兄《狂人日记》中“眼睛”的意象:“狂人”的主体性自觉(建立在围绕眼睛所展开的看与被看的相互关系中)鲁迅小说中“倒转”的构图法风格化特征:主人公与“场”的不稳定关系《狂人日记》主人公与外部世界相互对象化《阿Q正传》作者想痛骂和打倒的阿Q,反倒使人产生怜悯。阿Q最后想喊救命,是获得主体性自觉的关键内在结构:看与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现代文学三十年中看法)鲁迅小说的两个系列《药》《明天》《长明灯》《离婚》等“反语”技巧人物悲欢,通过看客及他人的谈话反衬出来叙述者极为谨慎,小心不闯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祝福》《孤独者》《伤逝》《在酒楼上》系列第一人称叙事小说中“复调”效果叙述者隐含作者在道德上的无力感鲁迅:对叙述者力量的怀疑与自省不可靠的叙述者《孔乙己》中小伙计《祝福》中我《伤逝》中涓生并没有特别说谎,……革命(revolution)与回转(involution)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内面的发现鲁迅:不完全的“内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性”通过长篇小说来体现鲁迅选择的是短篇小说这一形式:“反语”技巧,主人公与“场”的不稳定关系,成为核心特质与《儒林外史》的关系:“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第四讲现代小说(上)1917—1927:都市与乡村短篇小说为主的时期“新文学”产生的重要背景1.印刷媒体与文学社团《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一、二、三集导言茅盾:文学研究会诸作家鲁迅:弥洒莽原狂飙等文学团体诸作家郑伯奇:创造社诸作家现代小说形式的出现本雅明:“故事”与“小说”(收在《启迪·本雅明文选》)——原有的经验共同体解散,现代孤独的个人——原本属于私人领域的日记(手记)、书信等交流方式,通过印刷媒体和技术公开化(郁达夫《沉沦》;鲁迅《伤逝——涓生的手记》,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从“故事”到“小说”鲁迅《怀旧》的寓言意味:对立结构(家塾之内吾家门外)故事传统的失落,缅怀故事讲述人与听众,两类听众:①李嫂(有共同经历的)——理想听众;②“环而立者”(陌生、麻木)——庸众《怀旧》主题:陷入交流困境的“隔膜”人与人的隔膜;中国社会与辛亥革命的隔膜从故事到小说的文类嬗变文学研究会1920年11月,文学研究会正式成立。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耿济之、郑振铎、瞿世英、王统照、沈雁冰、蒋百里、叶绍钧、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南社?)发起宣言:联络感情、增进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