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学院师生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吕梁学院师生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综述一、问题的提出伴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如何正确处理高等院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形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正常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本创新创业项目以吕梁学院师生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吕梁学院师生关系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构建吕梁学院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二、概念界定(一)、师生关系所谓师生关系,即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经济、文化等关系的反应。本创新创业项目重点研究在吕梁学院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它是以教学双方为研究主体,以双方互动影响作为研究对象。(二)、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指传播对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具体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传播效果既是传播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广义:传播行为所引起的客观结果,包括对他人和周围社会实际发生作用的一切影响和后果。狭义:是传播者的某种行为实现其意图或目标的程度。本创新创业项目旨在研究师生关系的好坏对学生接受课堂知识的效率的影响。三、研究思路本研究以吕梁学院师生关系为研究对象,选取12个系,以系为单位,随机抽样,对师生关系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吕梁学院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形成原因,对构建吕梁学院和谐师生关系提出建设性意见。四、研究方法(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向调查对象发出基于调查目标制定的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本创新创业项目对吕梁学院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了解师生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二)、访谈法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因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的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根据访谈进程的标准化程度,可将它分为结构型访谈和非结构型访谈。访谈法运用面广,能够简单而叙述地收集多方面的工作分析资料,尤其是在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本创新创业项目对吕梁学院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老师,进行访谈,制作视频。从中把握吕梁学院师生关系现状,为吕梁学院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借鉴。五、研究意义本创新创业项目在开展大量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为构建吕梁学院和谐师生关系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造良好校园环境起到指导和推进作用。研究方法及过程说明一﹑研究性质、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本创新项目在研究性质上属于一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通过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到吕梁学院各系学生对师生关系及课堂传播效果认识和感受的较大规模的实证资料,可以获得当前我校师生关系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及这种关系与课堂传播效果之间的联系,可以保证研究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同时,又通过定性的访谈方式对我校部分教师进行了访问,深入了解当前师生关系的基本情况,获得详细、真实的案例资料。课题研究中,研究对象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我校教师,主要采用访谈的方式;第二个层次为我校学生,学生主要分布于12个教学系:数学系﹑艺术系、中文系、矿业系、教育系﹑生科系历史文化系﹑思政系、计算机系、物理系、化工系﹑建筑系。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两个层次了解教师和学生对师生关系及这种关系下课堂效果的关系。在研究内容方面,研究小组设计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问卷《吕梁学院新校区师生关系调查表》(学生版),二是教师访谈提纲。主要从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师生交流的相关问题、学生对大学教育及课堂效果的认识、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问卷及访谈设计。二、抽样方法与抽样方案此次,实际因素的考虑,在具体调查过程中采用了非概率的配额抽样法进行抽样。共发放1200份调查问卷,各系等额分配,即每个系发放100份。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各占发放问卷总数比例的40%、40%、20%。考虑到大四毕业生比较繁忙,因此发放范围并不包括四年级学生。配额抽样虽属于非概率抽样,但它在方法设计上以代表总体为目的,它针对调查对象的某些属性或特征,将总体进行分层,然后在各层中抽样,尽可能保证比例的合理性。另外,本次调查问卷的总体计算方式为每题各部分(A、B、C、D)的个数占所在题总数(A+B+C+D)的比例。当前吕梁学院师生关系的基本情况一、对师生关系的认识1、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由调查结果可看出,49%的学生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生活学习有一定影响,33%的学生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生活学习的影响非常大。由此可得出82%的学生普遍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生活学习很重要,此外,有11%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不重要,7%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对自己没有影响。具体见下表。学生对良好师生关系影响的看法01020304050ABCD选项所占比例注:A非常大B有一定影响C不重要D没有影响2、对师生关系的满意程度在学生们看来,35%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不太好,而其他选项较为平均,20%的学生认为与老师相处的很融洽,23%的学生表示与个别老师关系不错,22%的学生对师生关系持无所谓的态A、0.33B、0.49C、0.11D、0.07D度。因此,整体看来,我校大部分学生们对师生关系的满意程度还不是很理想。具体看下表。对师生关系满意程度调查表0510152025303540ABCD选项所占比例注:A很融洽,互相配合得不错B和个别老师关系不错C感觉不太好,没有更多交流机会D无所谓,谈不上好坏3、对师生关系的定位在调查中,当问到“你认为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什么型”的时候,68%的学生认为是民主互动型,可看出,学生们比较认可这样的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选择教师中心型或学生中心型的占到6%或16%的比例,但有10%的学生认为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是互不干涉的。具体看下表:对师生关系定位调查表020406080ABCD选项比例注:A教师中心型B学生中心型C民主互动型D互不干涉型A、0.20B、0.23C、0.35D、0.22A、0.06B、0.16C、0.68D、0.10二、师生交流的相关问题1、师生交流的影响因素“师生交流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B(师生相互理解尊重程度)为31%,C(教师品行和教学态度)为29%,A(受传统观念影响,尊师重教,有距离感)位21%,D(学生个人性格问题)为19%。由此看出,对于我校学生来说,传统教育观念养成的对师生关系固化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大学老师之间的交流方式,而师生之间的理解准中程度和教师品行教学态度也有很大影响。具体见下表:师生交流影响因素调查表05101520253035ABCD选项所占比例注:A受传统观念影响,尊师重教,有距离感B师生相互理解尊重程度C教师品行和教学态度D学生个人性格问题2、师生交流的内容本题问卷调查的题目为“如果有机会你更喜欢和老师交流什么”,从另一方面来说,只在了解当前师生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学生们想要交流的主要方向。54%的学生表示会和老师交流对未来求学或工作上的规划,这显示出,我校学生对未来关注和担心的现实反应。其次,22%的学生选择交流生活和心理上的烦恼,这表明,一部分学生对老师比较信任。而选择交流当前学习上困惑A、0.21B、0.31C、0.29D、0.19所占比例较小,仅为12.4%,这表明学生们不太热衷于向老师求教学习方面的问题。具体看下表:师生交流内容调查表0102030405060ABCD选项所占比例注:A对未来求学或工作的规划B交流生活和心理上的烦恼C当前学习上的困惑D其它三、对大学教育的认识及课堂效果的影响因素1、对大学教育的认识及参与课堂方式由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生认为大学教育很重要,19%的学生表示对大学教育没感觉,稀里糊涂地上,11%的学生认为上大学没用,整天没事做,上课无聊,比较迷茫。这说明,我校大部分学生比较看重大学教育,而这种思想上的认识会对实践行为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另外,我校仍存在30%的学生对大学教育持消极的态度。具体见下表:对大学教育认识调查表A、0.54B、0.22C、0.124D、0.121、0510152025303540ABCD选项所占比例注:A非常重要,对未来工作有帮助B比较重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兴趣C没感觉,稀里糊涂地上D没用,整天没事做,上课无聊,比较迷茫2、参与课堂的方式参与课堂的热度与课堂效果的好坏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师生关系的优劣对课堂效果有着影响作用,从课堂参与的方式来看,我们可对师生关系做一定的了解。42%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他们是有选择地听讲,偶尔主动提问,31%的学生表明,除非老师点名,否则不主动回答,9%的学生不参与课堂,18%的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这表明,大部分学生上课态度不积极,对课堂互动有逃避的心理因素。具体见下表:参与课堂方式调查表051015202530354045ABCD选项比例注:A课前预习,上课积极回答问题B有选择性听教,偶尔主动提问C除非老师点名,否则不主动回答问D不参与,走神,看别的书,玩手机A、0.34B、0.36C、0.19D、0.11A、0.18B、0.42C、0.31D、0.093、学生们认为影响教师课堂传播的因素学生们普遍认为教师讲课的技巧对课堂传播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个比例占到了45%,其次,教师的知识准备和课前准备情况分别占到了24%和14%。最后,7%的学生认为教师威信对课堂效果有影响。整体看来,呈现这种比例分布的缘由,可能是因为教师讲课技巧是吸引学生们注意力的重要因素,而知识储备和课前准备是补充性因素,而教师威信对课堂效果影响不是很大。具体看下表:教师课堂效果影响因素调查表01020304050ABCD选项所占比例注:A知识储备B课前准备情况C教师讲课技巧D教师威信4、学生听课效率影响因素37%的学生表示听课效率与对课程的喜好程度有关,28%的学生认为听课效率与自己的学习动机相关,35%的学生认为听课效率与课堂氛围和对教师的喜爱程度有关。由此可见,相对于外因而言,内因,即学生们兴趣所在和学习动机是听课效率的主要因素。具体见下表:学生听课效率影响因素调查表A、0.24B、0.14C、0.45D、0.070510152025303540ABCD选项所占比例注:A学习动机B对课程的喜好程度C对老师的喜好程度D课堂氛围四、我校学生对教改的态度。我们调查结果来看,71%的学生对教改持肯定与支持态度,20%的学生持中立态度,9%的学生持否定与消极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肯定态度里面,43%的学生表示支持,但自己不会太主动,这种观点显得矛盾。具体见下表:对教学改革态度调查表01020304050ABCD选项所占比例注:A非常支持,积极配合B支持,但自己不会太主动C随便,改不改没有影响到自己D不支持,教改之前的上课方式比较好基本结论与讨论A、0.28B、0.37C、0.17D、0.18A、0.28B、0.43C、0.20D、0.09一、吕梁学院师生关系对教育传播效果影响的调查的基本结论(一)、教师与学生在师生关系对传播效果的影响这一问题理解上比较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师生关系对教育传播效果的影响比较大。2、师生之间的交流内容,主要是对未来求学和工作的规划。3、虽然大多数学生认为当前的师生关系是“民主互动型”,但很多同学认为当前的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显示出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被动地位和心态,大部分教师在学生向他寻求帮助时,表现积极,一般情况下都有求必应。(二)、学生对待上课的态度比较一致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教育重要,对未来工作有帮助,对所学知识有一定兴趣。但是,大多数同学选择性听课,偶尔主动提问,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除非老师点名,否则不主动回答问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