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态心理学: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心理障碍,包括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疗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变态研究内容:①描述现象:描述心理障碍的异常表现、与正常表现的区别、病程及预后。②发现原因: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等方面看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③治疗干预:探讨对心理障碍进行干预的不同的理论观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等。3.研究方法:实验法、单被试实验设计、流行病学方法、案例研究4.森田治疗原则:顺应自然,为所当为。顺应自然就是应该注意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套客观事物,认清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包括每个人的感觉、情感、精神活动以及神经质症状的形成与改变都有一定之规,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去转移的。为所当为是对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的充实和补充。森田疗法认为,改变神经质症状,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要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5.认识领悟疗法:源于心理分析,是一种通过解释使病人得到领悟,从而使症状减轻或者消失的心理疗法。过程及步骤:①采取治疗者和病人直接会面交谈的方式。②初次见面时,让病人和家属报告症状、既往病史和治疗情况。与此同时,进行精神检查和必要的躯体检查,确定是否是认识领悟疗法的适应症。③初次见面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直接告诉病人,其病态情绪和行为与幼年时的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④在以后的会见中,可以询问病人的生活史和容易忆起的有关经历,一般不要求勉强回忆“不记事年龄”时期的经历。6.临床心理评估:1)观察法:外表和行为,言语和思维,情绪,动作行为2)会谈法:①最初晤谈②收集个案情况的晤谈:症状、病史和相关因素,生理和健康神经系统状况,社会文化背景③诊断性会晤:非结构式会谈、结构式会谈、半结构式会谈3)心理测验法:能力测验、人格测验、临床评定量表、神经心理测验7.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多迁延。8.精分主要症状:1)思维障碍:①思维形式障碍:思维散漫、思维破裂、语词新作、象征性思维、言语缺乏②思维内容障碍:主要为妄想:被害妄想、牵连观念即关系妄想、嫉妒妄想、影响妄想、非血统妄想③思维体验妄想:思维被插入感、思维扩大或被广播、妄想知觉、思维云集2)知觉障碍:最具戏剧性的知觉障碍是幻觉,听幻觉是最常见的幻觉。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争论性幻听、思维鸣想3)情感平淡4)紧张症:木僵状态、违拗症、紧张性自动症、作态与特殊姿态、刻板症、多动或兴奋5)自知力障碍9.自知力障碍:自知力也称为内省力,是指病人对其本身精神状态的认知能力,即能否察觉或辨识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够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和体验中哪些是属于病态的。10.精神分裂症的分类1)偏执型:起病较缓慢,多发病在青壮年和中年。一开始表现多疑敏感,逐渐发展为妄想,妄想可以是系统的也可以是零乱的,有时伴有幻觉和感知觉综合障碍(如视物变形等),其中听幻觉最为常见。2)紧张型:多在青壮年起病,以木僵状态常见,主要症状是言语运动不同程度的受抑制,也有病人表现出违拗行为。3)瓦解型(青春型):青少年起病,主要症状是思维内容荒谬、思维破裂,情感不协调,表情做作,其行为幼稚、愚蠢,做鬼脸,傻笑,常有兴奋冲动行为和本能(主要是食欲和性欲)意向亢进。瓦解型病人的幻觉妄想凌乱,他们的社会退缩严重,病程发展快,症状丰富。4)残留型:值过去至少有一次发病,目前仍存在有个别的症状,如妄想等,症状保持相对稳定,近一年来无明显好转或恶化。5)未分化型:有些病人的症状不符合以上任何一种类型,或是同时存在有多种类型的症状,又有明显阳性症状。6)单纯型:青少年期起病,起病缓慢,情感淡漠和退缩,阳性症状不明显,早期可出现类神经衰弱症状。11.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生物学治疗: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精神外科治疗心理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干预康复治疗:基于医院的康复治疗、基于社区防治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