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请你根据提示,猜书名。提示1:这是金庸先生的一部武侠著作。提示2: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提示3:书中有人会六脉神剑和凌波微步。提示4:书中有一句话叫“北乔峰,南慕容”。《天龙八部》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所谓“天龙八部”是佛经用语,包括八种神道怪物,作者以此为书名,旨在象征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916年称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后周大将赵匡胤960年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党项族首领元昊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辽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东京西夏1038年党项族元昊兴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①契丹族原居辽河上游,游牧民族;后学农耕定居②国名:先称契丹后改称辽③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④时间:916年⑤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1、契丹的兴起一、北宋与辽的关系2、契丹政权的巩固一、北宋与辽的关系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辽仿效中原王朝采取的措施)(1)在中央设南、北面官,有效管理境内各民族;(2)注意减轻赋役,奖励垦荒;(3)建立孔庙、春秋祭祀;(5)模仿汉字笔画创制契丹文字;(6)制定成文法。(4)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选拔人才;3、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也有影响(1)乳酪传入中原(2)契丹服装在中原流行(3)幽燕地区的汉族和契丹人经常通婚,不少汉人为儿孙起契丹名字。农牧文化在碰撞中融合一、北宋与辽的关系澶州之战澶渊之盟4、澶渊之盟一、北宋与辽的关系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城,都城东京局势危急。有人主张迁都避让,宰相寇准坚决反对,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射杀辽军统帅,辽军遭受重挫。宋真宗寇准○北宋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主要内容:辽退兵,宋辽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和绢。影响:宋辽间出现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评价:一、北宋与辽的关系4、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订立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对宋来说是屈辱的盟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宋辽实力的均衡,盟约的签订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得到发展。——先战后和,兄弟之国西夏①党项族居中国西北,游牧民族;后学农耕定居②国名:大夏,史称西夏③建立者:元昊④时间:1038年⑤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1、西夏的兴起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元昊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在兴庆(今天的银川)登基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从此西夏开始了它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元昊统治时期,西夏的势力有很大的发展,其辖境“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宁夏同心县南),北抵大漠,境土方二万余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和陕西北部、内蒙一部分。狄青,北宋大将,临阵被发,带铜面具,所向披靡,屡建战功。(2)双方议和,元昊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2、宋夏和战影响:议和后,边境贸易重新开放,促进了双方边境地区的发展——先战后和,君臣之国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1)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双方损失都很大。战争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生产和贸易的发展议和1044年2、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3、使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4、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1、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北宋与辽、西夏达成和议的积极意义3、西夏仿效中原王朝采取的措施(1)西夏皇帝十分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书。仁宗在位时,下诏尊孔子为“文宣帝”。(2)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3)用汉文铸造钱币;(4)模范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保留至今的西夏文印刷品,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契丹文字契丹小字契丹大字它们的字形结构与汉字是否相似?想想这说明了什么?辽西夏印章钱币辽西夏辽西夏器物西夏贡米西夏“兽面瓦当”西夏铜牛资料据史书记载,五代末期至北宋初期,契丹和党项占领了中原王朝的部分领土之后,“役中国(指中原)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此处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此文中国皆指中原)活动探究:结合这段资料和前面所学的内容,说说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起到什么社会效应。重视儒学,开设科举,模仿中原的政治制度,模仿汉字创造本民族文字,等等。辽西夏北宋阿保机上京916年东京960年契丹1038年党项兴庆元昊赵匡胤汉澶州之战澶渊之盟和战战北宋与辽政治:经济:文化:辽设置南、北面官;效仿中原制度;……辽注意减轻赋税,奖励垦荒;学习汉族的农业技术;手工业高度发展;双方边境贸易发展……效仿中原开设科举;创制契丹文字;制定成文法;广建佛塔;契丹的服饰、乳酪等饮食文化传入中原;通婚……北宋与西夏政治:经济:文化:效仿汉法制度,行中原法令……西夏人学习汉人先进的农业技术;榷市中的贸易往来;西夏手工业高度发展……西夏重视儒学教育;效仿中原开设科举;用汉文铸造钱币;创造西夏文字;……碰撞中的融合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学会农耕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模仿汉字创造文字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寻踪辽夏:在我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没有契丹族、党项族,他们是怎样神秘“消失”的呢?请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随辽夏政权的兴衰在历史上发展和变迁情况。1.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西夏B.金C.辽D.元C2.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C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C4.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BD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6.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它是北宋战败后与辽达成的盟约B.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C.北宋答应给辽“岁币”D.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A7.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A.辽和西夏B.北宋和辽C.北宋和西夏D.北宋和吐蕃8.西夏的建立者是()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铁木真BC11.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昊等少数民族首领对我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A.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B.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C.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D.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9.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坚决主张抵抗。A.杨业B.岳飞C.包拯D.寇准10.是哪个皇帝御驾亲征,打退了辽军?()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神宗DCC5.材料分析题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材料二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2)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文献”的内容。(3)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答案:(1)北宋;契丹族。(2)“澶渊之盟”,规定: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辽银、绢等钱物,即“岁币”。(3)辽统治者在推行汉法的同时,还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杂的弊端。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