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一二三平时作业一一、单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重要命题的是(B)。A刘少奇B毛泽东C周恩来D陈云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A)。A两大理论成果B一大理论成果C三大理论成果D四大理论成果3.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B)。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开放D冷战与备战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是(C)。A十年“文化大革命”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C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D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转换5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是(C).A苏东领导人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动乱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C苏东各国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D在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军事竞争中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7.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C)。A解放思想B理论联系群众C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D)。A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B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C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D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9.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A发展B革命C阶级斗争D维护世界和平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D).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造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的文化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科学的学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2.试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正确制定并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3.试述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根本观点(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3)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历史经验的总结4.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即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平时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D)。A四项基本原则B依法治国C社会公平D社会稳定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大约需要(C)A10年B50年C100年D300年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A)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实现四个现代化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D实现工业化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D).A实现共同富裕B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C).A社会主义国家决定的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的C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D邓小平理论中确定的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应当是(C).A私营经济B个体经济C公有制经济D外资经济7.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C).A政企分开B党政分开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建立企业经营机制8.我国的国体是(A)。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9.首次把基层群众自制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本范畴的是(C)。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大C党的十七大D党的十四大1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A)。A基本方略B基本纲领C基本路线D最高纲领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试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突破了长期以来只是把解放生产力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到一起的认识,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邓小平在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就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他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通过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等,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2.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三者关系中,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要把握以下原则:(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稳定。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胆子要大,但步子要稳。(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给老百姓看得到的实际利益。3.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有制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2)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3)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在:(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4.试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十六大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平时作业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D)。一部分人先富大多数人富裕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2.目前我国调节个人收入的税种主要是(A)。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人民民主专政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B)。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民主集中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我国的民主党派是(C)。在野党执政党参政党在朝党6.社会建设的重点是(B)。经济建设改善民生政治建设文化建设7.一国两制”的提出当初是为了解决(A)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港台问题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A)。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积极促谈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C)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10.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战略是(B)两个中间地带独立自主、维护和平一边倒另起炉灶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2)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3)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试述新时期新阶段对台方针和政策。新时期新阶段对台的方针和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2)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3)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发展的主题;(4)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5)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3.试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从我国实际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不允许任何国家损害中国的尊严和主权。(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4.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1)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2)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3)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