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一.1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2约170万年前我国在云南省元谋发现了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3约70—2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被称为“北京人”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工具了。(他们往往几十人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并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生活)4约1.8万年前出现了山顶洞人(北京房山周口店),使用磨制石器,开始使用火二.16000多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他们开始种植粟,饲养家禽开始使用陶器。2河姆渡人距今7000年前种植水稻饲养家禽。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4大汶口原始居民四五千年前,开始有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三.1炎帝和皇帝是黄河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皇帝:宫室,车船,兵器,衣裳2约4000年前炎帝黄帝联合击败了蚩尤为首的部落后来炎帝黄帝又争夺中原地区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炎黄走向和平,不断繁衍,形成华夏民族的主体3推举产生部落首领的方法后人称为禅让。(尧舜)4大禹治水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和方法,把水引向大海(大禹治水期间三过家门不入)。五.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开始了“家天下”的时代,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型宫殿,并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立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3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定都亳,后又多次迁都,在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向殷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击败商纣王,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六.1.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统治大规模分封诸侯授民疆土:由诸侯管理内部事务。诸侯国是周在各地设立的据点。担负保卫王室的责任2.分封制规定了授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护周王。定期到周室觐见,纳贡,服役,共同抵御外敌3这一时期平民属于贵族,奴隶主要来源于战犯和罪徒,他们毫无人身自由,经常被买卖赏赐4.西周时期,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宗族和氏族血缘编制的网络中。统治阶级通过祭祀祖先的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起到维护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作用。七.1.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个霸王,被称为春秋五霸。2.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齐国是比较大的诸侯国,齐桓公当政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3.之后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抑制楚国势力北上。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侯盟会,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齐桓公称霸的地位4.楚国是南方大国。春秋时期,楚国势力逐渐发展起来。楚国向中原扩张,却遇到北方大国晋国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军队在城濮相遇,后来楚军再一次北上,在bi打败晋国。楚庄王越深为霸王。5.公元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韩,赵,魏,齐,楚,秦,燕被称为战国七雄。6.除武力之外,各国不断使用政治,外交上的攻势“合纵”“连横”应运而生合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连横:秦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7.纵横家: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等。8.在合纵连横的斗争中,东部各国为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时而追随楚。战国后期秦国集中优势兵力,发动一系列大规模战役,力量日益壮大起来。八.1.春秋时期,铁质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远远超过了木石农具,占据了主导地位2标志: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史书上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反应了个体生产取代大规模集体农耕,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申不害在韩国变法,邹忌在齐国变法4.商鞅变法:开始时间公元前356年(1)编制户口,加强刑法(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4)承认土地私有制(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意义:经过变法,秦国很快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基础。九.1.商朝时期,占卜之风盛行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如征战,狩猎,疾病等都要占卜问凶吉。2.我国文字源于夏朝。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和汉字与甲骨文由着渊源的关系。十.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2.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仁”“礼”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3.孔子开始创立私学。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就是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教学时因材施教。4.论语:他的弟子把他一生言行整理成《论语》一书5.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楚国人,老子认为:有和无,难和易,长和段,高和下,前后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6.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和派别的代表人物,对何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力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史称“诸子百家”7.墨家墨子(墨翟di)《墨子》儒家孔子(孟轲)《论语》道家庄子(庄周)《庄子》法家韩非子(韩非)《韩非子》8.百家争鸣的意义:各派之间不仅阐述各自的思想主张,还互相争论和批判。各家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有力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十一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由“分水鱼嘴”“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修建都江堰的意义: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秦编钟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音乐文化已到达很高的水平十三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打破东方六国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其余六国再也无法抵御秦国攻势。公园前230年—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秦始皇秦统一六国的意义:结束的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的病死,秦二世即位。秦二世重用宦官,统治更加残暴,社会矛盾也更加尖锐。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建立张楚政权。起义军寡不敌众,陈胜吴广相继被害,起义失败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他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十四1.秦统一六国后,采用“黄帝”称号。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掌管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2.废除血缘关系为纽带为基础的分封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立县,由中央直接管理郡县两级。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各级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免。意义:国家通过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管理人员,征收赋税,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此后历代王朝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3.秦国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4.秦统一文字,对于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5.又规定了度、量、衡制度。6.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征发大批人力修缮和增补燕、赵、秦三国北边的旧城墙,连为一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这就是著名的万里长城。7.公元前213年,焚书坑儒十五、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2.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建议汉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汉武帝采纳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情况持续两千多年。3.之后汉武帝又在长安建立太学。4.汉初实行分封制的诸侯势力逐渐膨胀,他们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5.汉武帝采用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继承王位外,还可以“退恩”,把国土分为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候。新封和候归中央直接管辖(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国家,实力大大削弱,无力和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实力)6.汉武帝大大加强检查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的皇族的不法行为。7.将国家分为十三个监察洲部没州部设刺史一名,虽然刺史的级别很低,但是可以直接监察百官的不法行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意义: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十六、1.汉元帝将昭君嫁给了单于,维护了北部边疆几十年的和睦安宁。2.西域: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和中亚及其跟深远的地区。3.公元前318年,汉武帝为联合大月食。派张骞出使西域。4.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5.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汉朝与西域各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6.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统辖的开始)7.西域开通之后,汉朝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出长城,为来往使团提供食宿、交通的安全保障。8.这条道路有“丝绸之路”的美称9.丝绸之路成为东西经济文化的桥梁。十七、1.汉朝初期,人们发明了纸,但价格昂贵只被少数人所使用2.东汉时期,蔡伦总结前人的造纸技术,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将他改进的纸叫作“蔡伦纸”。公园3到4世纪,纸的使用已在我国非常普遍。3.张仲景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4.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人们称为“医圣”。5.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华佗医术高明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后人称为“神医”并且创作了健身操《五禽戏》6.西汉时期的《周髀算经》首次提出了数学中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了500年。7.《九章算术》书成于东汉时期,它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8.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算数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十八、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东汉初年汉明帝拍使臣到天竺求佛法,促进了我国佛教事业的传播。2.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的第一站。3.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信奉者都是帝王贵族,他们把佛教看作一种神仙方术。4.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佛教的传播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5.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尊教。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的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6.道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间的特点。7.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8.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9.《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技术了传说中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诗。它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10.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有了重大的发展。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1.秦始皇陵兵马俑反应的秦朝雕塑水平的高超水平,生动展现了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二十、1.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在军阀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力地位。公园200年,曹操打败了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2.官渡之战的意义:官渡之战后,曹操率军北渡黄河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3.曹操控制黄河流域后,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208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了有名的赤壁之战。4.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蜀。222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从此三国鼎立的均面形成。5.263年,魏国灭蜀。266年司马炎帝自立,改国号为晋,洛阳为都城,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二十一、1.秦汉末年,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西汉时,全国绝大部分人口黄河流域。东汉末年,北方局势动荡不安,人们为求安定开始南迁。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2.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3.在苻坚统治时,前秦统一了北方。383年苻坚攻打淝水,史称淝水之战。4.南方发展的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下,不但为南方补充了人口和大量劳动力带来的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本来自然条件就十分优越的条件下迅速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