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工大启迪中学初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认真备考冲刺期中1中国现代史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6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第二阶段:1956—1966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十年)第三阶段:1966.5—1976.10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革十年)第四阶段:1978—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从1949年-1954年起作用)(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10.1下午2时)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二)大典盛况1949年10月1日54门礼炮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①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政治团体,②象征五四运动),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同西藏鉴定和平协议,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稳定物价之战1目的:为巩固新生的政权2人民政府与投机商展开一场”米棉之战”.3作用:全国物价开始趋向平稳二、土地改革★1、时间:1950--1952年底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三、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原因:1)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2)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3)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4)应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2、总司令: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5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1、稳定物价2、土地改革(1950.6--1952年底)3、抗美援朝(1950.10--1953.7)4、西藏和平解放(1951))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西工大启迪中学初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认真备考冲刺期中2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一届人大)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性质)3、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二、外交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首次提出:1953年12月中印谈判;(2)共同倡导: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2、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1)召开:时间:1955年4月,地点:印尼的万隆,参与国:亚非29个国家2)特点: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会议(性质\地位).3).万隆会议中心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4)会议中的矛盾: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国间矛盾错综复杂.5).万隆会议出现分歧时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呼吁什么?答:求同存异;各国撇开分歧,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与合作。6)影响: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对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一五计划:(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时间:1953---1957年;(3)内容:重点发展生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4)★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5)作用:是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的内容改造的途径结果及历史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发展速度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加工订货到公私合营第5课民族团结1、解决民族问题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颁布②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③我国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建立—最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建立—今年是建立6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人口最多)、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西藏自西工大启迪中学初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认真备考冲刺期中3治区(1965年建立—今年是建立50周年)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1.背景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正在顺利开始;2)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为中共八大作了思想准备.2内容:1)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最大成果)2)指出了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3.评价:P32成果+局限性二、重大失误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失误的表现☆(1)大跃进:标志:盲目求快,片面的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炼钢铁运动。(2)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3、失误的原因:☆缺乏经验;对国情认识不足,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左倾错误泛滥4、教训: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维护农民利益。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一、发动1.背景: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分析2导火线: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凭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3、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二、发展;1)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2)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红卫兵,造反派蜂拥而起3)1967年1月开始夺权,全面内乱4)、最大冤案:刘少奇案(说明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三、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9月毛泽东逝世四、结束标志: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五、评价1、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2、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六:文革中汲取的启示:1)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个人崇拜3)必须健全民主和法制,依法治国5)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国防(“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核武器的发展过程:①1964年10月,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③1967年6月,成功地进行了氢弹爆炸实验意义: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辉煌成就,集中代表了我国当时科学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过程: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入太空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地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生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西工大启迪中学初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认真备考冲刺期中43、解放军的发展:①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②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③1966年7月1日组建地地导弹部队我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1)组成:①地地战略导弹部队;②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③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2)意义:标志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国之路。4.原子弹,导弹,氢弹的研制成功历史意义?答: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辉煌成就,集中代表了我国当时科学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5.两弹一星的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精神.第9课新国中走向世界舞台一、重返联合国概况: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意义:①中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等上国际政治舞台。②在联合国组织内,我国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种植、维护十家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不屑的努力。二、中美建交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1971年“乒乓外交”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打开了大门过程:①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②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③1979年1月1日,中国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①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②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三、同世界各国的关系:(1)1972年,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2)70年代: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3)显著成就: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注:我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主要归功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主因)第10课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人民的好干部——焦谷禄党的好干部——雷锋英雄人物的时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共同精神——艰苦创业、奉行为民、科学求真的精神。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开始1、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2、意义:我国从此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二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