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草莓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技术作者:马宏文章来源:吉林省洮南市农业局点击数:131更新时间:2010-8-18促成栽培是草莓保护地栽培中,成熟最早的一种栽培形式。它是在草莓完成花芽分化以后,在草莓尚未进入休眠之前,给予高温、长日照、赤霉素处理等措施,使其不进入休眠,促其生长发育,实现提早现蕾开花和结实的栽培方式。由于这种栽培形式,正值冬季最寒冷的季节进行温室生产,因此,技术难度大,管理复杂费工,且受自然气候的制约很大,但是由于促成栽培可使草莓在11月份上市,每公斤售价高达10~20元,因此只要加强管理,不使植株矮化,便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进行草莓日光温室促成栽培的温室类型同半促成的要求相同,只是每个棚要增加4~5个地炉,以备连续阴雨天时使用。如采用蔬菜生产的普通温室,从事草莓促成栽培,只要加强保温增温工作也是完全可以的。草莓促成栽培和半促成栽培技术——整地做畦,定植技术及扣棚后的温度管理,植株管理、肥水管理均大致相同,只是有以下几点不同:一、品种不同。进行促成栽培的草莓品种要求休眠期短,花芽分化早、耐寒,对低温不敏感、不易矮化、花粉多而健全、果实大小整齐、畸形果少、产量高、品质好。符合要求的品种有:丰香、幸香、佐贺清香、红脸颊、甜查理、红珍珠等。其中丰香已经在我国南北试种,均表现明显的早熟丰产,是一个优良的促成栽培品种。二、培育壮苗的技术不同,与半促成栽培不一样。半促成栽培只要秧苗壮,花芽分化好,分化多就行,而促成栽培不但要求花芽发化好,还要花芽分化早。为此,在育苗时要掌握好三个时期的管理:一是在匍匐茎苗的发育期即在草莓花芽分化前,要看苗施肥,一般在8月上旬之前可追施1~2次尿素8~10公斤/亩或磷酸二铵10~15公斤/亩,以促进秧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二是在草莓花芽分化期要中断氮肥供应,以防植株旺长,推迟花芽分化,这个时期可追施磷酸二氢钾每亩10~15公斤,为了防止秧苗旺长,可提前到8月中旬中断氮肥的施入,并在花芽分化期间,对旺长苗进行断根处理。断根的方法是用三角刀在离植株5厘米处切断根系,深度约10厘米,并把土块微微向上松动一下,根据秧苗长势,断根可处理2~3次。第三个时期是子苗充实期,当花芽分化以后,恢复氮肥供应,一般亩可追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15~20公斤,这样的秧苗不但开花结果早,而且连续结果能力强。果数多、果个大、产量高。三、促成栽培与半促成栽培扣棚保温时期不同。适期保温是草莓保成栽培技术的关键,一定严格掌握,保温适期的确定要掌握在顶花芽分化以后,并且第一腋花芽已分化至将要进入休眠前。保温过早不利腋花芽的分化,过迟植株进入休眠,影响产量。保温适期的温度以最低温度在10℃,日平均温度在16℃时进行为宜。这个时期我市约在10月上中旬。四、覆盖地膜的时期不同。半促成栽培一般先盖地膜后盖棚膜,而促成栽培一般先盖棚膜后覆地膜。扣棚前先开沟追施一次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20~30公斤,然后浇一次小水。四、喷施赤霉素的时期不同。促成栽培一般扣棚后一周内应喷施一次5~10mg/kg的赤霉素,每株5毫升,不同品种用药浓度不同。一般丰香可用5mg/kg,春香可用8mg/kg,静香要用10mg/kg,秋香可不用赤霉素。喷药时要求在晴天上午进行,喷药不宜过多或过少。用药过多,植株出现徒长,果率下降,影响产量,喷药过少,植株生长慢,长势差,影响早熟效果。生产上发现过因用药量低,造成植株矮化的症状。植株的叶柄很短,叶片很小,花序伸不出来,花蕾在苗心开花,这种矮化苗的产量是很低的。按照上述技术,再参考半促成草莓栽培技术进行管理,草莓一般自11月份即有成熟果上市,进入12月以后草莓陆续进入采果盛期,至2月上旬草莓第一次采果盛期结束,第一次采果盛期过后,为促进腋花芽的发育,迎接二次采果盛期的到来,此时可追施一次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20公斤。同时要清理植株,将老叶、病叶、花序柄、多余的侧芽等摘除,并根据秧苗长势,喷施高产素草莓叶面肥。这样经过大约一个月的管理。促成栽培又可结出第二次果,并可一直采摘到5月份,第二次果一般能占总产的一半左右。因此加强管理,争取二次果的丰收是促成栽培中实现高产高效益的重要一环。五、蜜蜂辅助授粉近年来,我国北方在促成栽培中,经常发生座果率低或畸形果发生率高的现象,在半促成栽培中,有些年份因花期连续阴天,温度低,空气湿度高,草莓的花药开裂不好,散粉少,也有座果率低的现象发生。如1994年满城县的草莓日光温室内,由于自然气候的影响,好多的农户草莓畸形果高达30%以上,减少经济收入一半以上,因此,如何提高草莓的座果率,是实现丰产丰收的关键。为了提高草莓的座果率,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技术有:一是选择育性高、花粉量大的品种,如静香、丽红、春香、明宝等,在栽培花粉量小的品种时,要混植花粉量大,育性高的品种,如丰香、女峰等,可搭配其它授粉品种栽植。其次保持适宜授粉的温度、湿度环境,不使温度超过30℃,低于10℃,经常保持20~25℃的最佳温度。当温度满足需要时,多放风通气、降低棚内湿度,并依靠风力帮助草莓授粉,为了防止湿度过大,开花期间减少喷药次数。必须喷药时,可在晴天下午3点钟前后进行,第三是进行辅助授粉。一是毛笔轻轻蘸花;二是用蒲扇制造微风,以利花粉飞散;三是在日光温室内或大棚内放养蜜蜂进行授粉。这三条辅助授粉措施,经在满城县试验,放养蜜蜂是大棚温室内提高座果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这项技术目前已被当地莓农接受,且收到了较好的效益,如1994年在自然气候不利草莓座果的情况下,棚内放蜂增产50%以上,增加收入1倍以上。大棚或温室内放养蜜蜂的技术性很强,如不能正确放养,不但达不到应有的目的,还会造成蜂群变弱死亡,为此,放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要选择强壮的蜂群在日光温室或拱棚内放养。强壮的蜂群的标志是:蜂王个大体健,腹部长大,体色鲜艳,绒毛不脱,六肢四翅健全,使用期不超过一年。工蜂数量4~6脾,子脾上有二斤以上封盖存蜜,外边蜜脾上有三斤的存蜜。这样的蜂群一般半亩地左右有一箱就可以满足需要。应该注意的是,有些农户不懂养蜂技术,以为自己的棚上,有一脾蜂就够了,这是种错误的认识,要知道蜜蜂是群居性的,一脾蜂在没有蜂王的前提下,是不能存在的,因此,棚内放蜂必须放养有蜂王的整箱蜜蜂。第二是要掌握好放养的时间。一般在草莓开花前7~8天将蜜蜂引入拱棚或温室内,因为蜜蜂进入大棚后,由原来露天飞翔的习惯,到有局限性的大棚空间,有一个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尤其是半促成栽培的草莓,开花期在1~2月份,而此时蜜蜂在露天越冬,冬眠几个月了,进入拱棚或温室后,棚内温度高,经过提前锻炼,让其逐步适应进棚后的环境和温度,才能保证完成辅助授粉任务。第三是要掌握好放蜂箱的位置:蜂箱放置的位置,是影响伤蜂多少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坐北朝南的放置方法,由于蜜蜂有低处直立盘旋向高处起飞的习惯,加之蜜蜂的向光性和向阳性,蜜蜂起飞冲向天空,而日光温室北高南低,蜜蜂起飞后大多撞在塑料布上,落到地上沾泥而死。因此,生产上在日光温室内放蜂应该将蜂箱放置在温室的西南角,箱口面向东北角,如为南北向的拱棚,可将蜂箱放置在拱棚的北面。箱口向南。这种放法可避免上述问题,减少伤蜂数量。第四是要掌握好棚温和开放巢门的时间,日光温室草莓因用草帘保温,每天8~9点钟在拉开草帘前,应先将蜜蜂巢门关上,暂不让蜜蜂出巢,等把草帘拉开后1~2小时,棚内温度达到13℃以上时再开启巢门,让蜜蜂出采蜜。为了给蜜蜂创造一个合适的采蜜环境,棚内温度在20~25℃较为适宜。26℃以上时进行通风换气,换气时,为防止蜜蜂逃逸,不能归巢,可用纱网将通风处挡住。第五是要对蜂箱注意保温、喂水和喂蜜。由于日光温室或拱棚内昼夜温差太大,不利于蜜蜂的繁殖,因此,蜂箱应离地面30厘米以上,并用棉被等保温材料将蜂箱包好保温。这种蜂箱内的温度变化不大,有利于蜜蜂繁殖并提高工蜂采集花粉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草莓的受粉可能性。为了保证蜂王产卵、工蜂育儿的积极性,必须适当喂水。给蜜蜂喂水的小水槽,为防止蜜蜂落水淹死,水是里应放此漂木。如玉米秸秆等。喂水的同时要检查箱内的饲料,当发现缺蜜时,要及时用一斤蜜兑1~2两温水搅匀后饲喂,饲喂时,为防止蜜蜂落入淹死,也要放置上漂木。最后要注意的是:有时农民在生产中有2~3个拱棚和温室,为了节省开支,只买一箱蜜蜂,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草莓两天内花粉发芽率高,三天后发芽力显著下降,雌蕊接受花粉能力也以1~4天最好。因此2~3棚用一箱蜂轮流放养仍然降低座果率。另外,蜜蜂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当从甲棚移至乙棚后,由于蜜蜂有很强的定位性,蜜蜂为识别新的环境,到处乱飞,适应2~3天后,刚安定下来授2~3天粉,又该把蜂群移往别处,这样蜂群又要重新适应,如此反复,对草莓授粉极为不利,为此,为保证草莓的丰收,应该每棚放养一箱。只要严格按照上述技术进行管理,不论半促成还是促成栽培的草莓,均可降低畸形果的发生率,实现草莓的丰产丰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