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Agriculturalmeteorology制作者:李雅昆明学院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对象和过程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利用、创造有利并抗避不利气象条件为目的,为农业的高产、优质、低消耗而服务的一门边缘学科。定义昆明学院昆明学院农作物Crops深林植物forestplants园艺植物horticulturalplants食用菌ediblefungus牧草grass牲畜livestock家禽poultry鱼类fish农业生产对象昆明学院作用关系农业生产对象和过程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象条件的发生、变化和分布规律;另一方面是受气象条件影响和制约的有关农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昆明学院农业气象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些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农业的区划和规划、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调节小气候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务;另外还要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服务,对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和建议,以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基本任务昆明学院农业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光、热,水、气的某种组合对某项生产有利,形成有效的农业自然资源;另一种不同的组合可能就会对农业生产有害,构成农业自然灾害。昆明学院重要性气候与农业关系的研究历史人类从狩猎、采集过渡到种植业以后,便逐步积累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知识。昆明学院昆明学院中国早在春秋时代已知用土圭测日影的办法定季节,有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在《诗经·幽风·七月》中已经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物候记载。西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一书中已有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逸周书·时训解》中将一年分为七十二候,每个节气为三候,每候五天,各有一相应的物候现象。这是中国最早形成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这可看作古代农业气象学的萌芽。萌芽昆明学院温度表的发明并用于气象学和生物学研究之后,开始了植物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定量关系的观察研究。随着气象观测网的建立,逐步开展了气候与农业关系的研究。thermometer昆明学院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昆明学院昆明学院热带季风气候tropicalmonsoonclimate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5℃,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昆明学院亚热带季风气候subtropicalmonsoonclimate我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0--15℃,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昆明学院温带季风气候monsoonclimateofmediumlatitudes我国内蒙古、新疆北部和华北地区等地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3000--45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0℃、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但超过25℃的已很少见。昆明学院高原山地气候Plateaumountainclimate我国青藏高原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较小,但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昆明学院热带雨林气候tropicalrainyclimate我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类型的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28到30度,年降水量2800毫米以上。温带大陆性气候temperatecontinentalclimate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我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昆明学院昆明学院(1)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temperature一般农作物在日均温≥10℃的情况下才能活跃生长,可把日均温≥10℃的持续期视为农作物的生长期。把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均温累加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南向北可以分成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五个温度带,另外,还有一个地势高、气候寒冷、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气候区。昆明学院(2)气温的日较差和光照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light白天气温高,日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更多的营养物质;夜间气温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被削弱,减少了对能量的消耗,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例如,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晴天,光照强,且沙砾地面热容量小,白天在强烈的太阳照射下增温很快,夜间散热也很快,使气温发生急剧的变化,夏季气温日较差非常大;新疆瓜果特别甜与此有很大关系。昆明学院(3)水分条件制约着农作物的生长,不同的农作物需水量不同water需水较多的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茶叶等,需水较少的农作物有甜菜、小麦、玉米和高粱等。棉花在播种期和生长期需水较多,采摘期需水较少。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分布上东南多、西北少。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为种植业,西部为畜牧业。大致以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南方为水田农业,北方为旱作农业。昆明学院(4)光热、水分的组合对农业生产的影响photothemalwater水、热条件在时间、空间上结合得越好,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因夏季风不稳定,气象灾害频繁。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旱、涝、低温、冻害、干热风等,其中干旱的影响范围最大。如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烈,但降水较少,易造成春旱;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形成伏旱。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强烈的降温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秋季和春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昆明学院昆明学院1.农业气象的基础理论的研究重点研究农业生物生育及产量形成的农业气象理论、农业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的理论、农业小气候的调控理论、农业气象系统中物资传输与能量转化过程及其模式。2.农业气象信息和预报农业气象信息包括农业气象灾害的信息和雨情、墒情、农情等信息。农业气象包括用农用的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作物发育期预报以及产量预报等。昆明学院3.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光、热、水、气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由于各地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并不均横,且具有显著的季节与年际变化的特点,因此,人们应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观点出发,分析和说明一个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点,为因地、因时制宜地确定生产类型、结构、改善种植制度、调整作物布局、引种和搭配品种以及荒地的开发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4.农业小气候的的利用与调节包括农田小气候、地形小气候、森林小气候、水域小气候、畜舍小气候以及各种人工影响措施的小气候效应研究,为农业小气候的调节与该良提供依据与措施。5.农业气象监测包括仪器的研制、网站设置和观测监测的方法,是发展农业气象事业的基础工作。昆明学院昆明学院PPT制作者: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