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县额如乡下格斯户村移民工程实施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3前郭县额如乡下格斯户村移民安置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证书:设丙级编号:A222001134前郭县朋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〇年七月3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要第二章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精神,从解决水库移民温饱和生产生活突出问题入手,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将后期扶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完善扶持方式,提高移民直接受益程度,使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省政府有关移民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县移民工作的进展情况,我公司于2009年9月编制完成了《前郭县额如乡下格斯户村移民安置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县委、县政府也十分重视移民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为规划项目的如期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1.2项目区概述前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南部,隶属于松原市。地理位置东经123°35′—125°19′,北纬44°17′—45°28′。全县幅员面积7219平方公里,总人口56.6万人。前郭县按地貌形态分属于平原区,全县地形平坦,起伏和缓,地质构造简单。前郭县有三条河流,即第二松花江、嫩江和霍林河,水资源比较3丰富。有长白铁路、珲乌公路、203国道等,交通非常发达。前郭县涉及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均为外省及省内个别县区的水库搬迁移民,截止到2009年4月末,经统计我县涉及到移民的乡(镇、场)有32个,移民分别居住在224个移民村(组),核定移民总人口为3733人,均为以农耕为主的水库搬迁移民及其自然增长人口。1.3自然概况1.3.1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位于前郭县额如乡下格斯户村境内,地理位置:东经124°54′15″~124°55′40″,北纬44°57′33″~44°58′42″之间,灌溉水源是山上的泉水,引水方式为自流。项目区控制总面积为1.32万亩,本次设计净灌溉面积为0.222万亩。1.3.2水文气象水文:根据前郭县气象站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55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6-9月份是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多年平均蒸发量为847mm(E601),平均气温为5.01℃,极端最高气温38.9℃,发生在1992年8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36.1℃发生在1953年12月12日。多年平均风速为3.17m/s,最大风速为24m/s发生四次,风向为SSW,NE,NW。气象:春季干燥多大风,降水甚少,夏季炎热少雨,秋季天高气爽日温差大,冬季严寒而漫长降雪少。一年中寒暑温差大,日平均气温低于零度的时间,一般从每年的11月上旬开始到翌年的3月下旬。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41天,最长无霜期为168天,最少无霜期为1113天。1.3.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内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突起的砂土丘呈零星分布,局部村屯微有起伏。地势具有南东部高,北西部低的特点。砂土丘一般高出地面2m左右。区内地貌类型简单,均为堆积地形,按其成因和形态分为高漫滩(Ⅰ)、一级阶地(Ⅱ)、湖沼洼地(Ⅲ)。项目区土壤,主要为碳酸盐草甸黑钙土或碳酸盐栗钙土型草甸土,呈细粒状或碎块结构,较松散,多为轻壤质。1.3.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参照项目区附近额如水库地质资料,项目区发育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层(Q4a1+1)、中更新统冲洪积层(Q2a1+p1)、下更新统白土山组冰水堆积层(Q1fg1)及白垩系下统伏龙泉组(K1f)地层。在勘察钻探深度内未见基岩,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项目区普遍发育白垩系下统伏龙泉组(K1f)地层,岩性为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砂岩互层,其上被第四系所覆盖。区内第四系地层发育,厚度一般为50~120m,且由南东向北西厚度逐渐增大。其下伏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下统,北西部有上第三系分布。在大地构造上,本区位于松辽坳陷的中央坳陷带和东部隆起带,海西运动以后形成地堑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白垩系。经燕山和喜山运动时期,基底的差异运动使其盖层产生了波状起伏的褶曲。这种褶曲逐渐平缓形成单斜构造,库区主要构造单元为登娄库—长春岭长恒背斜带。在区域以东13km处有一北偏东向的登娄构造。此外无大的断3层(断裂带)在区域内经过。根据《吉林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图》2001版,区域地震烈度为Ⅷ度,相应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区域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受泄干及灌区引干影响具承压性。以第⑽层粗砂为主要含水层,由泄干、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以地下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区。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本区标准冻土深度为1.80m。1.3.5水资源项目区灌溉水源为山上的泉水,泉水资源丰富。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和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孔隙潜水赋存于全新统粗砂含砾、中砂、细砂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孔隙承压水赋存于更新统白土山组砂及砂砾石中,主要由孔隙潜水补给,二者有着较密切水力联系。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赋存于上第三系砂岩、砂砾岩中。1.3.6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项目区土质多为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非常适宜种植水稻。项目区现有耕地面积9200亩,本次设计水田面积2220亩,水田灌溉面积开发潜力非常大。1.4社会经济情况1.4.1人口及劳动力额如乡包括8个行政村,下格斯户村2006年总户数为510户,总人口2010人,劳动力830人。其中移民影响人口842人,劳动力384人。1.4.2土地利用现状下格斯户村共有基本农田8500亩,其中水田2000亩,旱田6500亩,本次规划,下格斯户村水库移民安置区项目控制面积2660亩,净灌溉面积2220万亩。1.4.3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内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两大类。2006年玉米产量为500kg/亩,玉米的市场价格为1.00元/kg,项目实施后水稻产量600kg/亩,水稻的市场价格为1.70元/kg。通过对下格斯户项目区的建设,旱田改水田0.222万亩,净增加产值73.26万元。1.4.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下格斯户村连续多年收支平衡,在维持基本生活的同时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2006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1500元。移民人均纯收入965元。1.4.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目前,下格斯户移民安置区有一大批懂技术、用科学的的专业人才,可以通过科技培训,提高移民科学种田的技能。1.5工程现状下格斯户村移民安置区项目区内,有部分农民利用自家的抽水设备,抽取泉水灌溉,多为旱田。田间工程主要是农民自发组织修建的,无法满足中低产田改造、提高移民收入的要求。1.6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3下格斯户村移民安置区项目区内,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只有部分农户在水田生产中使用插秧机、小型拖拉机、收割机,大多数移民还是原始的手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力投入大,收入低。1.7交通、电力及通讯下格斯户村移民安置区项目区内交通便利,乡与村、村与村之间,有部分砖路,为水稻生产运营提供了便利条件。输电及通讯已接入场内,大部分村民已安装上了固定电话,有限电视已接入村民家中。1.8存在的主要问题①下格斯户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落后,生存环境恶劣。特别是移民住房条件、区内农田水利设施严重滞后。②移民耕地匮乏,人均耕地少,产业结构单一,生存空间狭小,一旦遇到灾年(干旱、大涝及其他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减产,收入没有保障,移民生活极度困难。③移民文化素质不高,科技培训滞后,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缺乏,就业门路少。④移民住房条件和环卫、环境设施差。⑤农田水利及防护设施严重滞后,生产、生活难。⑥移民人均纯收入低,根据调查,2006年底,移民人均纯收入965元,远低于其他农户的人均收入水平。1.9投资概算本项目总投资449910元,其中建筑工程380619元,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10350元,临时工程17541万元,独立费用19975元,预备3费21425元。第二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土壤2.1工程概况前郭县额如乡,位于前郭县南部,距前郭县城45km。南与洪泉乡镇接壤,西与长龙乡毗邻,北靠套浩太乡,东接王府站镇。下格斯户移民安置区项目区总面积1.32万亩,本次设计净灌溉面积为0.222万亩。地理位置东经124°54′15″~124°55′40″,北纬44°57′33″~44°58′42″之间,灌溉水源是山上的泉水,引水方式为自流。项目区的主要工程包括:引干2条,引支(直斗)2条,泄支4条,农道桥1座,分水闸2座,节制闸1座。2.2工程地质2.2.1地形地貌前郭县下格斯户移民安置区,项目区内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突起的砂土丘呈零星分布,局部村屯微有起伏。地势具有南东部高,北西部低的特点。砂土丘一般高出地面2m左右。区内地貌类型简单,均为堆积地形,按其成因和形态分为高漫滩(Ⅰ)、一级阶地(Ⅱ)、湖沼洼地(Ⅲ)。项目区土壤,主要为碳酸盐草甸黑钙土或碳酸盐栗钙土型草甸土,呈细粒状或碎块结构,较松散,多为轻壤质。2.2.2地层岩性参照项目区附近额如水库地质资料,项目区发育有第四系全新统3冲湖积层(Q4a1+1)、中更新统冲洪积层(Q2a1+p1)、下更新统白土山组冰水堆积层(Q1fg1)及白垩系下统伏龙泉组(K1f)地层。在勘察钻探深度内未见基岩,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项目区普遍发育白垩系下统伏龙泉组(K1f)地层,岩性为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砂岩互层,其上被第四系所覆盖。根据额如水库勘察资料,本区地层由上至下可分为如下几层:轻壤土(3):层厚1.0-4.9m,黑色、灰黑色,以稍密状态为主,湿-很湿,土质均匀,有腥臭味,含植物残骸。平均粘粒含量11.9%,粉粒含量37.6%。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6.1击。中砂(4):层厚0.6-1.4m,浅灰色,土质不均,夹细沙及壤土薄层,饱和,松散-稍密。平均角砾(园砾)含量为4.6%,砂粒含量为88.4%,粉粒和粘粒含量为7%。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10.5击。粗砂(5):层厚1.0-2.2m。灰白色,颗粒含量不均,饱和,稍密。平均卵石(砾石)含量为25.8%砂粒含量74.2%。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11.3击。轻壤土(7):层厚1.0-10.7m。黄色,土质均匀,以中密-密实状态为主,局部为稍密状态。含水量由上至下为稍湿-很湿,平均粘粒含量为12.1%,粉粒含量为24.6%。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9.5击。细沙(8):层厚1.4-4.3m。黄色,颗粒较均,稍湿-饱和,松散-稍密。平均角砾(园砾)含量为1.0%,砂粒含量为90.0%,粉粒和粘粒含量为9.0%。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9击。粗砂(9):层厚1.0-1.8m。黄色,颗粒含量不均,饱和,稍密,平均卵石(砾石)含量为28.6%,砂粒含量70.6%粉粒和粘粒含量为0.8%。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12击。粗粒(10):最大揭露厚度2.2m。黄色,颗粒含量不均,饱和,3密实,平均卵石(砾石)含量为20%,砂粒含量73.5%,粉粒和粘粒含量为6.5%。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28.5击。粗砂(11):本次勘察最大的揭露厚度为11.5m。白色、灰白色,颗粒含量不均,含砾石,半胶结,富含高岭土,砾石成份以石英为主,次为蛋白石、玄武石、玛瑙石等。砾石磨圆度不好,呈浑圆状或半陵角状,也有些光面石、凹面石,还有些砾石有磨圆和压坑,据此定为冰水成因。饱和,以中密状态为主,局部为密实状态。平均卵石(砾石)含量为25.4%,砂粒含量为74.6%。标贯试验平均击数N=18.4击。2.2.3地质构造本区位于松辽坳陷的中央坳陷带和东部隆起带,海西运动以后形成地堑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白垩系。经燕山和喜山运动时期,基底的差异运动使其盖层产生了波状起伏的褶曲。这种褶曲逐渐平缓形成单斜构造,库区主要构造单元为登娄库—长春岭长恒背斜带。在区域以东13km处有一北偏东向的登娄构造。此外无大的断层(断裂带)在区域内经过。根据《吉林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图》2001版,区域地震烈度为Ⅷ度,相应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2.3水文地质区域地下水为第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