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的调查与思考摘要: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加大,农业气象灾害、水资源短缺、农业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均呈加剧趋势,我国农业生产面临更大的自然风险,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漯河是一个农业大市,尽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还比较弱,农业靠天吃饭的面貌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本文评述了我市农业防灾抗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市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的对策。一、我市农业现状我市位于暖温带南部边缘,属于温暖性季风气候。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为216─225天,降雨量平均为749.2─845.2毫米,日照时数为2187─2359小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气候温暖,因此,漯河市不仅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烟叶、芝麻等多种农作物,而且还出产动植药中草药461种。据统计,全市实有耕地166千公顷,林地5083公顷,水域16.64千公顷,未利用土地2307公顷。漯河土壤共有砂质、壤质和胶质三种类型,以壤质土壤为主,肥力水平较高。我市为传统的农2业区,自2000年以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围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认真贯彻上级有关粮食生产的方针政策,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促进了粮食单、总产大幅度提高。2000—2010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70万亩上下,最高的2010年达到394.6万亩。除2000年因全市遭受特大洪涝灾、2003年遭阴雨内涝灾害,粮食大幅度减产外,近几年总产基本稳定在125万吨以上,特别是从2006年以后,连续五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50万吨;平均单产在350公斤以上,最高的2008年单产达到426.3公斤,我市的粮食单产水平进入高产再高产阶段,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先进行列。二、近五年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我市主要灾害就是冻害、干旱、内涝和风雹。2007年我市夏粮遭遇暖秋暖冬天气造成小麦冬前旺长,入春后遭遇倒春寒危害,同时冬季气温高,病虫越冬基数大,导致春季病虫害尤其是纹枯病大爆发。7月份连续出现几次强降雨过程,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内涝和风雹灾害,造成农作物大面积绝收,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4.1亿元。2008年冬季出现了持续严重的低温天气,部分小麦遭受一定程度冻害,夏播时出现了严重的干旱,给夏种带了很大的困难。2009年夏粮遭遇了冬春连旱、后期病虫害严重发生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全力抗旱和病虫害防治才夺取了夏粮丰收。8月份,我3市连续出现雷雨大风天气,导致玉米大面积倒伏,大豆、红薯、花生等农作物部分被淹,直接经济损失2.64亿元,受灾面积之大、灾情之重为历史罕见。2010年夏粮了遭遇病虫害较大发生,尤其是全蚀病发生严重。8月份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导致全市31万亩秋田内涝,成灾面积13.3万亩,玉米倒伏面积18.1万亩,成灾18.1万亩,经济损失共计1.57亿元。9月份的大暴雨造成全市农作物总受灾面积134.08万亩,成灾88.98万亩,经济损失共计2.5亿元。2011年夏粮我市遭遇了罕见的冬春连旱,通过强有力的抗旱措施,2011年夏粮生产有望创历史新高。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近年的抗灾救灾过程中,各级领导重视,各单位各部门协同配合,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救灾经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农民防灾意识淡薄、灾后反应迟缓。其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打工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农业生产已不再是大多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较低,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已明显下降。据我们统计全年粮食亩均效益,小麦加玉米一年亩净收益760元,而一户农民只要有一个人外出务工,一个月就可收入一到二千元,两者相差较远,导致农民种植时防灾意识淡薄,灾害发生后反应比较迟钝。例如同是种植小麦、玉米,有的农户比较重视,严格按照科学4管理,及时中耕、化除、追肥、浇水,有的农户对农作物不重视,该浇水的不浇,该施肥时不施,导致大灾面前不堪一击,受灾严重。(二)防灾技术研究、推广、落实不够。近年来,各县区、各乡镇受农技推广体系反复变化影响,农技队伍人心不够稳定,很多基层农技人员将精力与时间都用在与经营有关的种子、农药、化肥、除草剂上,对栽培技术研究较少,对以防灾为主题的栽培技术研究更少,加之灾害发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多数农民对抗灾技术也不够重视,虽然市以上农业主管部门对抗灾技术一直比较关注,也提出了不少防灾技术,但到了基层,这些本来比较成熟的技术真正落到实处的却很少,越冬作物由于大灾发生机率较低,防灾措施落实到位的更少,因此一旦遇到大的灾害,损失格外惨重。(三)基层救灾手段落后,抗灾能力较弱。近年来,国家对基层农业防灾、救灾工具、器械、设施投入较少。我市除了有植保预警机械外,几乎没有其它防灾设施。乡镇农技推广中心作为基层农业最重要的服务、保障机构,目前除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机动喷雾器,对爆发性病虫害有较强防控能力外,对冰雪灾害干旱天气外只能提供技术指导。(四)对农户缺乏快捷、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目前我市农业信息传递渠道,主要农业信息网、地方电视、报纸、网络、农技110、科技入户宣传栏等,其中大部分渠道向下5只能传递到乡镇政府、农技中心、乡村干部一级。农技110虽然可以直接向约定的示范户发送信息,但发送的公益性信息服务费用由发送者自己承担,提供服务越多,服务台费用越大,这些费用只有自己消化,这就使农技110的作用发挥受到很大限制。灾害发生后,很多措施只停留在上层,很难以最快速度传递到农村千家万户,进而导致抗灾工作常常错失良机。(五)缺乏专业的报灾人员,对灾害发生没有规范的评估标准与报送渠道。目前农业灾害,没有固定专人报灾,没有规范的灾害损失评估标准。每次灾害发生后,只能凭有限的信息、凭经验估计灾害损失程度,报灾不规范、数字不准确、口径不一致、渠道不统一,给上级科学决策带来较大困难。四、建议(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进一步加强排灌配套和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好病险水库排查、除险加固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轻水土流失。二是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强化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合理引导农村节约集约用地,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等项目,多方面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加快6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加快实施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是提高耕地质量,为农业防灾御害、增产丰收提供有力保障。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田间道路畅通。依托项目,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切实完善基本农田建设,确保田间道路畅通,保证防灾救灾的物资畅通供应。(二)重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和防御。大力加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防御技术研究,加强长期天气预报和极端气候事件预测及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生产影响的评估研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调控服务体系、气象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异常天气气候条件下粮食产量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决策服务业务,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提供科技支撑;建立农业气象灾害早期预警与防范应对的联动机制,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区划,防范农业生产的长期气候风险。(三)加强农业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预测。加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气候背景的关系研究,加强气候变暖对病虫害发生、流行趋势的影响研究,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气象指标体系,重点做好农作物病虫害大发生年份的气象预测预报服务。7(四)进一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积极开展抗旱、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农业抗御旱灾、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效的服务。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制度的作用,推进人工影响天气由应急作业向主动防御作业转变,提高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五)建立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和财政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使生产风险减少,有利于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农作物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规避农业自然灾害风险需要国家、社会、集体和农户的合力作用,通过农业保险实现农业风险转移的社会化,以保障农民利益的最大化,也为受灾地区农村尽快恢复生产提供制度保证。要健全救灾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和逐步完善以政府补贴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农业自然灾害的合作保险制度、政府和社会共同联办的农业保险集团等多种方式的农业保险制度。同时要加大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抗灾物质贮备和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抗灾物资储备制度,建立财政救助体系。建议将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物质贮备和抗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的抗灾专项资金,建立储备制度,滚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