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地理位置对经济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希腊地理位置对经济影响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东面的爱琴海和西面爱奥尼亚海的群岛和岛屿,以及今土耳其西南沿海,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东部沿岸地区。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为其地理环境特色。作为古希腊文明中心地区的希腊半岛,其中部和南部以港湾众多、海峡连绵著称,为希腊文明提供了面向海洋的自然条件。就希腊陆地而言,则是山多土薄的贫瘠地区。无数的山脉和丘陵将希腊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地区,陆路交通的极为不便和地域的分割,是促成希腊难以统一、城邦小国林立局面的重要因素。就地理整体上看,希腊世界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和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中心地理距离很近,易于接受两大文明的积极影响。可以说,在古希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地理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希腊半岛山岭交错,河流短急,又没有东方的大河流域和广大平原,这种各地近乎隔绝的地理多中心,决定了希腊的经济多中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了社会分工的基础。以希腊工商业城邦的代表雅典为例,雅典境内多山,土质贫薄,只有几片不大的平原和河流谷地适于种植谷物,农业相对斯巴达等城邦落后。山坡上适于栽种葡萄、橄榄等果树,山中蕴藏着大量的银矿、优质陶土和为希腊建筑所需要的大理石这有利于雅典人在农业基础上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同时,由于雅典所处的阿提卡半岛是中希腊和爱琴海世界联系的前缘地带,因而为航海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解决粮食危机,雅典大量输入谷物等粮食作物和其它原料,同时将自身的手工业品输往各地,有力的促进了雅典商品经济的发展。希腊绵延曲折的海岸线为希腊提供了众多的天然良港,在陆路由于为山脉所隔,而难以联系希腊世界的情况下,大海将它们联系了起来,并将希腊和世界联为了一体。同时大海也成为希腊扩大生存空间的便利通道,促进了希腊早期的对外殖民和后来的海外贸易。这都促成了希腊大多数城邦由封闭的农业经济转向开放的商品经济。希腊地理上的多中心决定了经济上的多中心,而经济上的多中心又决定了政治上的多中心。山脉纵横、岛屿众多的自然条件将整个希腊世界分为三百个左右的城邦。希腊城邦的一大特点就是小国寡民。最大的城邦斯巴达也不过8400平方公里,人口总计约40万,而雅典则只有2556平方公里。小国寡民的特点使经常召开全体公民大会的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成为可能。但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受地理环境影响下的经济结构的变化。以雅典为例,在城邦形成之初,经济形式主要为农业经济,这使得占有广大土地的氏族贵族得以垄断政权。但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壮大,他们有着自己特殊的政治经济利益。他们联合同样受贵族压榨的无地和少地的平民,反对贵族政治,要求实现财富政治,废除债务剥削,集城邦全体的力量,扩大海外贸易。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已达到公开暴动的程度。当时雅典人基本按地理所在而分为平原派、山地派、海岸派。在社会变革的大势之下,公元前594年,雅典工商业贵族梭伦当选首席执行官,开始改革。后经过僭主政治,在经济上扶植下层平民的阶段,在新的阶级和社会基础上,雅典过渡到了民主政治。古希腊城邦经济(360百科)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后几个世纪在希腊地区陆续形成并长期存在的各奴隶制城市国家的经济。这种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国家,往往以某个城市(起初是城堡)为中心,包括邻近各个村落,结成政治、经济的共同体,古希腊人称之为波里斯,通常译为城邦。希腊世界有大小城邦数百个,著名的有雅典、斯巴达、科林斯、阿尔戈斯、迈加拉、底比斯、米利都等,从未形成统一的局面。就其奴隶制经济发展的类型而言,城邦经济大体上可分为两种:①以阿提卡半岛上的雅典为代表的发展工商业和航海贸易的类型;②以拉科尼亚平原上的斯巴达为代表的重农抑商的类型。雅典在氏族制度自身解体和阶级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奴隶制城邦。居民分为三类:①公民。分贵族和平民。贵族拥有大量土地和奴隶,享有政治特权,平民包括小农和手工业者、商人等。②外邦人。无公民权,不能取得土地,主要经营商业及航海业。③奴隶。来自战俘、拐卖、海盗劫掠及某些负债的自由民。由于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岛谷物生产不敷所需,须经常从外地输入,而以本地的金属、陶器等精美的工艺品和优质的葡萄酒进行交换。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雅典的商品生产日益发达,出现了出身于平民的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他们使用奴隶劳动从事手工业生产。小手工业作坊一般使用5~10个奴隶,较大的作坊使用20~30个奴隶。使用奴隶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矿山。公元前5世纪末,在雅典洛里恩银矿使用的国有奴隶达1~2万人。奴隶主在作坊和矿山除使用自己占有的奴隶外,还租用别人的奴隶。有的奴隶主专门经营出租奴隶,有的拥有出租奴隶达千人以上。奴隶主还经营海外贸易,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不仅是希腊地区,而且是东部地中海的重要商港,其进出口货物的关税收入(税率约2%)是雅典政府的重要财源。斯巴达斯巴达人于公元前11世纪侵入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拉科尼亚平原。他们在征服过程中,把原有居民大部分变为集体所有的奴隶,称为希洛人;把小部分驱逐到边远地区,和原住在边远地区的居民一起,成为政治上无权的自由民,称为皮里阿西人。约在公元前8世纪初,斯巴达的氏族组织开始转化为国家机构,形成城邦。全体斯巴达人是城邦的公民和统治者,他们集体占有被征服地区的土地,并按斯巴达人的家庭数目划分为均等的每份约20公顷的份地,分给各家,但不能买卖、分割或转让,只能传给后代。份地交由希洛人耕种,希洛人向斯巴达人交纳谷物、油和酒,平均每七家供养一家。希洛人被固定在土地上,可以有家室和微薄的经济。斯巴达在征服异族过程中确立了以农立国的传统。与雅典不同,斯巴达统治者限制发展工商业(由边区居民经营,收取税金),不许贵金属和货币流通。这些措施在一定时期内曾抑制了社会阶级的分化。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外界的经济影响,商品经济仍有所发展。到公元前4世纪左右,土地买卖盛行,地产急剧集中,终于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传统的城邦所有制也日趋衰落。其他城邦除了以雅典和斯巴达为典型的希腊本土上的两类城邦外,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人还通过早期的移民和后来的大规模的殖民活动,在小亚细亚沿岸、爱琴海诸岛以及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许多殖民城邦。这类城邦也多按母邦的模式推行奴隶制生产方式。各城邦的差异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希腊各城邦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一般说来,沿海地区各城邦以发展工商业为主,内陆各城邦以农业为主,有些地区也经营畜牧业。实力强大的城邦,如雅典、科林斯和斯巴达,都各自结成同盟,力图对外扩张,称霸希腊,这种奴隶主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终于导致公元前5世纪后期雅典与斯巴达之间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后,奴隶制经济仍有进一步发展,但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大量破产,城邦内部奴隶与奴隶主、自由民内部贫民与富者的矛盾激化,城邦制度陷入危机。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