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合本地优势资源,深化发展美丽陵水的提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整合本地优势资源,深化发展美丽陵水的提案近年来,陵水的发展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气象。在这个“国际旅游岛”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十二五”收官之年的伊始,怎样整合优势资源,深化发展“珍珠海岸,美丽陵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对于陵水而言,可能比保持当前良好的势头更加重要——董必武前辈说得好“百尺竿头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在这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中,在这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党和政府尤其应该立足长远,充分整合本地的优势资源,为深化发展美丽陵水营造更大的生机和活力,不是吗?一、整合招牌优势,吸引更多游客“珍珠海岸”是陵水最响亮的招牌,也确实拥有不少比三亚诸多海湾更为清新怡人的海岸景观,位置又紧邻三亚,气温气候也与三亚几乎没有差别,这自然是显而易见绝大优势。所欠者,这些情况的详情还没有让更多的岛内外潜在游客知道。不得不说,这是目前陵水难以吸引更多游客和创造更多商机的瓶颈所在。那么,怎样才能突破这个瓶颈呢?要知道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要让陵水被更多人知道,被更多人认可,一定要主动出击,多管齐下!在当前已经在主流媒体占有一定席位的前提下,也应该鼓励、倡导和支持相关部门和群众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扩大影响。比如天涯社区、百度贴吧上以旅游为主要话题平台和各种大型的旅游网络论坛都不失为扩大影响的开放平台。更重要的,深化发展和完善本地本身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强化旅游产品的核心(灵魂),二是拓展旅游产品的外延。这两个方面,一个都不能少。因为旅游体验的高级形态,主要就是独特、深刻、丰富三个方面。独特是承天然而生的,比如陵水的分界洲和猕猴岛,在地理条件下、在风光形态上,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还有深具陵水地方特色的黎苗族文化元素,这些也都是非常独特的。比如陵水地区传统的黎锦样式,从精细程度来说,只有邻近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可以相提并论,而且也非常精美,但目前相关的旅游产品好像还没有开发出来。再比如原军田乡地区的黎族土陶制作技艺,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本地和周边市县都是比较出名的,虽然现在这种技艺没落了,但是把它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出来,展示出来,绝对可以增加陵水美丽的厚度和内涵!黎族制陶,虽然各个黎族自治县各个地区大同小异,但还是各有特色的,从各种相关材料可以了解到,开发黎族制陶搞得最响的是昌江县,但是与此同时,三亚、白沙也都有在开发相关项目,陵水当然也可以搞,不对吗?深刻是在独特基础上挖掘的,就是要把旅游产品更真、更美、更深入细致的形象和内涵充分展示出,从而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感觉!这可以从展示啊,讲解啊等各方面来下功夫,比如可以在猕猴岛尝试开放和开发更多的接触和观赏天然猕猴的观猴平台,政府各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本地文化知识宣传和引导力度,甚至可以组织相关培训,避免错误认识或者肤浅认知的泛滥等等。更重要的,还应该是能全方位展示本地文化和推广本地旅游产品的博物馆的建设。对于游客而言,博物馆绝对是他们接触本地文化灵魂的核心地带。对于当地而言,博物馆也绝对是推介本地旅游、房产、资源等的重要平台。任何一个优秀的旅游城市,都绝对会有一座甚至多座优秀的展示本地文化的博物馆,比如南宁有广西民族博物馆,西安有陕西历史博物馆,延安有延安革命纪念馆,不胜枚举。这些博物馆,对吸引更多游客到当地去,加深游客对当地的印象,增加回头率等更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陵水虽然只是一个小地方,很难建成大规模的博物馆来全面展示本地文化,但也正是因为地方小,如果没有一个既可以充门面又可以展示本地文化灵魂的博物馆的话,游客很难对陵水有深刻印象的。所以我希望,在陵水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县政府、县博物馆和县文体部门会加大对这方面的重视和投入,这将是所有陵水人和所有来陵水的游客的幸事。丰富就是要拓展旅游产品的外延,还是以猕猴岛为例,游客到了猕猴岛如果只是简单的坐一下缆车,逛一下,看一下猴子和马戏,那么,趣味其实并不是很大,如果政府能主导着在岛上或者新村镇上再建起一座猿猴博物馆,展示与猴类相关的知识、化石、标本、雕塑、图片,附带展示新村镇的蛋家文化,并与猕猴岛景区连成一体,那么效果又将大不一样了!另外,作为一个自然保护区,猕猴岛也还可以着力培养一些具有本地特色,而现在已经比较少见的动物物种,比如说黄猄、穿山甲、豪猪、海南原生野兔等。当然,如果能征集到这些本地原生动物的标本,也必将是本地博物馆展示的重要板块!其他旅游产品也是以此类推,反正就是要让游客有更丰富的体验和更良好的感觉。这样,“珍珠海岸,美丽陵水”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二、整合乡土优势,促进乡村建设由于天然的气候优势和地域优势,瓜果蔬菜是陵水农村发展的大宗,得益于村村通道路建设,近些年陵水瓜果蔬菜产业的发展态势是不错的。但仅仅是依靠瓜果蔬菜产业,农民的收入很难再取得进一步的提高,这是需要注意的。在当前条件下,既要保持住既有的经济发展势头,又要有所突破,方向是大体明确的,那就是依托“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努力向农业、种植、养殖、畜牧联合第三产业发展的方向转型。那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维护好、保护好、利用好和发展好道路交通,把乡村道路的维护和发展纳入基层干部的考核标准,村、乡、镇、县各级党政机关、组织,应该联合督促,明确责任,避免乡村公路的失察、失修和毁坏。尤其是应该引导和督促村党委、村委会的干部,有组织、有计划甚至形成制度地带领群众,对道路两旁的排水系统和遮蔽影响交通的树木进行修整。然后,提高乡村经济把握市场动向,规避风险的能力,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和经济转型中的民间资本积累。这就需要农业部门积极地组织专家学者、致富带头人,对基层干部乃至广大群众进行有效的市场知识培训了。再有就是深化打造乡村产品品牌,打入高端市场,促进产品增值等了,这些都有待从长计议。三、整合民族优势,凸显文化光辉陵水是多族群聚居的地方,有黎族、苗族、疍家人、海南话群体等许多族群,相应的文化也非常的丰富,尤其是这诸多文化在特定的地方、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交汇杂糅以后,更是呈现出与奔到其他市县不同的特色,这是非常宝贵的文化优势,也是打造文化陵水的深厚积淀。要充分把这种优势展现出来的话,一定不能忽视文教结合,文化和教育向来是不分家的。不能否认,学校教育兴起以后,作为本地传统文化传承纽带的家庭家长教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乡土教育出现退化、衰亡、断层,这些都给本地文化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本地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一定要考虑到,要及时地把本地传统文化的精华引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教育的主体的学校教育当中。比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经开始被引进到个别学校当中,这无疑是非常可喜的。下一步应该联合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织锦班的历届师生和琼州学院黎锦协会等在黎锦教学操作上有经验的单位,让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走进更多的学校。除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还有黎族制陶、钻木取火、打火石应用、本地基本的各民族草药常识、乡土历史、乡土地理、本地民歌(应该包含黎语、苗语、疍家话、海南话等各种调式)等内容,都可以作为选秀或者辅助课程引进到学校教育的体系当中。甚至,黎语和黎文教学,也可以联合三亚市黎语文学会,用选修课或者讲座的形式,在部分初中班级试点。同时,要组织专家学者和相关教师,积极地编纂乡土教材、校本教材,总结和促进本地传统文化精华的发展和繁荣。另外,应该鼓励乡村学校,按一定的期限,比如每个学期三四次(每个月一次),把民间艺人、民间医生、非遗传承人或者懂得许多民间故事的老人请到课堂上用本地方言跟学生们交流,或者向学生们传授他们的经验和技术。文化繁荣,地方才能真正有震撼灵魂的力量,必将带来众多的商机和就业岗位,必将大大提高群众的文明程度,必将极大地推动陵水经济、政治的共同繁荣。所以本地的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是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的,不是吗?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