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人性研究,推进人才工程建设郭锡铎、郭宜岑湖南永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长沙410005张家永、彭留飞云南东恒经贸集团有限公司曲靖655500团队,只有优秀的团队,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人才工程跳跃发展的时代。人才工程的实施,无论对社会发展和企业经营都具有不可抗拒的动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和发展。人才就是财富。乔布斯认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能顶五十名平庸员工”。乔布斯以自己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人才招募上,在短暂的一生中曾参与五千多人的招聘。打造优秀的团队不仅需要一双慧眼,更需要企业家非常理智的头脑。但是由于社会长期以来对利益分配、价值观导向等误区,使整个社会发生了严重的不平衡,对人才工程的价值、如何实施人才工程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作为。只有充分认识到:人性的优点与弱点,人与人、人与企业之间是“诚信、情感、利益和契约”关系,企业和谐才有可能,企业发展才能持续。我国有中小民营企业约500余万,其生命周期约3~5年。大多数企业逃不脱“第一年热热闹闹,心比天高;第二年困难重重,矛盾百出;第三年人心涣散,如履薄冰;第四年破败飘摇,苟延残喘……”的命运。这些企业,没有谁愿意退出舞台,但是时间老人总是无情地捉弄。在我国,凡是出局了就再也爬不上来,因为市场从来不相信眼泪。为什么有些企业,没有汲取前车之鉴,还是走上了这样一条路?这个沉痛的历史教训在哪里?作为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和经营者,应从中吸取哪些历史经验?如何跳出这个令人迷惘的困境?这正是本文呼吁、探讨和研究的重点。一、人才管理上的教训1、对人缺乏正确的认识人具有双重性,既具有创造性,又具有破坏性;既具有坚定性,又具有不稳定性。人不是工具,人与人或人与企业间,是“诚信、情感、利益和契约”关系;彼此应坦诚相待,不论出身、性别、职位、学历和能力,谁也不要忽悠谁,更不能相互欺骗和剥削,都必须按这个关系原则办事。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以人为本”,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作为企业必须从创业到发展,始终坚持这四项原则,在管理细节上具体落实,力求规范,逐步完善,让员工切身感受和体验到这四项原则的存在。许多企业的核心人才流失,为什么?除了员工个人原因,企业的原因大体是:(1)分配不公,薪酬低于员工的期望值;(2)人事管理制度太烦琐,时刻提防员工什么;(3)老板或管理者不尊重客观规律、脱离实际。2、忽视精神的管理不可否认,当前社会是一个拜金的社会,物质是第一位的,物质可以转化为物质。但是,物质不是万能的,必须看到精神同样可以转化为物质。尤其是当物质尚处于缺乏的时候,更应该把精神大旗舞起来。作为企业管理者,不能等待物质缺乏时再强调精神的作用,而应该是始终不忘高举精神的大旗。否则,员工吃惯了物质的甜头,就像吸毒一样,再吃什么都不灵,届时将悔之晚矣。千万不要忘记,希拉里·克林顿曾不怀好意地预言:“中国二十年后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面对这个提示,我们务必做好一切准备。-2-3、喊口号,多于行为企业要求员工“要忠诚、要敬业,要奉献”,但是不明白员工忠诚什么?不明白提升员工敬业度的驱动力在哪里?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无缘无故的恨。要让员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必须解决员工的爱与恨问题。否则,企业就会一边高喊着“以人为本”口号,一边训斥员工“脑子进了水”、“不干就走人”。如果还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式管理,企业离关门那天就不远了。解决这些问题,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责任。二、人才管理上的表现我国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大多数基于政策导向或资源导向,这就决定了这些企业先天不足和后续发展的局限性。初期的繁荣,往往掩盖了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短板,人才的溃乏使得企业走入一个华丽的陷阱。企业的管理不善、决策失误、人员臃肿、内耗加剧、创新停滞、劳效低下、成本增加等,使得企业后劲乏力,停滞不前,甚至走向衰败。以某企业为例,主要从事养殖、屠宰、加工、配送和专卖等一条龙经营,有员工418人,从学历上看,大专以上学历占18.7%,大专以下占81.3%;从来源上看,本土员工占92.2%,外地员工占7.8%;从岗位分布上看,基层管理岗位以上占17.7%,技术岗位占2.9%,销售岗位占13.4%,一般员工占66.0%。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一是低学历或无学历者占总人数绝大部分,人员素质总体偏低;二是本土员工占绝大多数,外来新鲜血液补充较少,直接影响了与市场对接的紧密度;三是人员臃肿,特别是管理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较多,技术开发和销售人员较少,企业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事实:(1)由于核心领导层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企业缺乏科学的战略规划和定位,中长期目标不清晰,企业愿景、发展蓝图不明确,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走一步算一步,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造成不必要弯路、重复和浪费。(2)照制度、流程、标准建立的科学管理体系难以形成,以“权力”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将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企业深陷传统管理和家族管理双重模式的漩涡中,外引高新技术和管理人才“水土不服”,难以施展拳脚,畏首畏尾,管理真空、管理缺失、管理错位时有发生。(3)对创业初期产品过度乐观和依赖,忽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与时俱进,使后续发展品种单一,推陈出新速度缓慢,市场竞争乏力,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4)市场策略、品牌定位缺失,产品开发盲目跟风,缺乏自身特色和优势,同质化竞争严重,难以被消费者认知和接受,在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根据地节节退守。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人患”大于“物患”。所以如何培养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才,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最严峻、最实现、最迫切的课题;若不破解,就不能改变中小企业走向衰败的宿命。三、抓住人才工程的关键近年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认知,各种研究结果也屡见媒端,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行业性、地域性和人力状况的差异,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统一模式,但务必把握员工入职的心理变化规律,正确处理好各个阶段员工的心理需求。例如,员工入职第一年为蜜月期,公司要帮助员工早日融入这个团队;二至三年为风险期,公司须特别注意防止人才流失,加强团队建设的稳定性;三至五年为成长期,公司要帮助员工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择优提拔聘用;五年以上为工作疲倦期,要帮助员工由于升迁机会减少,克服不稳定心绪,保持旺盛斗志。总之,不外乎从选人、育人、用人、待人、留人等几个方面入手,建班子、带队伍、强能力,谁能打出一套完美的组合拳,谁就在人才培养上更胜一筹。-3-本文把这套组合拳称之为“人才工程”。1、选人是开始古有伯乐相马,今有考场竞职,这套模式不一定好。因此,海尔提倡“变相马为赛马”,就是说选人才须经实践验证,从中筛选最优秀的人才。海尔最重要的经验,是人才工程的系统思考:(1)建立与充实企业的人才库;(2)从内部挖掘人才;(3)让企业品牌成为纳新人才的核心;(4)让员工知道人才成长的路径,并努力去实践;(5)提供比行业平均水平稍高的薪酬;(6)把福利作为稳定员工心态的基础;(7)找到能力最具潜力、最适合的人才;(8)多方面利用和发挥企业网站作用;(9)核实推荐人的情况。选人是第一步,选到好的人才,是对企业发展的极大推动,相反则会加大企业成本,甚至会误入歧途。选人需要一双慧眼。现今企业选人不外乎三种方式:一是对外招聘,二是内部选拔,三是高薪引进。不论采取何种方法选人,职务(岗位)说明书规定的要求是面试、复试员工的第一标准,只有在匹配职务(岗位)说明书各项要求的才算合格。选人也是一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合适的”。对于较低层次的新员工而言,通常采用对外招聘办法,主要考查专业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等;对于一般性管理岗位而言,通常采用内部选拔的方法,主要考查领导力、执行力和事业心等;对于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通常采用高薪引进是的办法,主要考查领导力、事业心、以往业绩和道德品行等。对外聘高层选拔,要注意六个方面:(1)与应聘职位匹配的直接经验及其业绩;(2)与企业文化匹配与认同;(3)与企业所有者性格、学识、能力等的匹配;(4)管理应知和应会;(5)能较快进入角色,担任责任,拿出整改方案;(6)对高薪聘任人员,要能拿来就用,立竿见影,不一定长期聘任。否则高薪没有意义和作用。2、育人是关键育人,是指对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付出精力和代价的。企业应把育人等财务支付列入年度财务预算,列出专项管理,保证人才工程计划的实施。一般育人分为外训和内训。外训,主要用于高管和技术性较强的岗位,需要承担更高的职位或更大的责任。内训主要是用于一般员工的培训,主要是形成共同价值观和熟悉岗位流程、标准,提高操作技能。培训方式有进修、授课、轮岗、师傅传帮带等多种,但不论何种培训方式,都需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需求,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迅速提升员工的适岗能力和技能水平。企业育人,要从员工入职之日开始,切实做好员工培训。许多企业累积了对新员工培训的经验,例如:(1)讲故事,让入职一至三年的优秀员工代表现身说法,讲述公司文化和员工自己的经历;(2)讲流程,根据职位需要分门别类讲解和讨论员工手册、职务说明书和工作流程,以及作息制度、财务管理、营运管理等程序;(3)讲责任,通过培训学习让员工明确自己在团队里应扮什么角色、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应担什么责任;(4)讲案例,以实例讲解公司可容忍的职业底线和不能触及的红线;(5)讲权利,让每一个员工明白:最大的权力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格平等、工作履职、学习创新、实践技能、按劳取酬、互相帮助和事业有成,是每一个员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在“育人”方面,对中小企业是个难题。要解放思想,跳出习惯思维和原来框架,可否把“外训”与“内训”结合起来?孙中山建立的“黄埔军校”,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重大创新,解决了国民革命发展的人才问题。可以考虑“企校联合,就地取材,半工半读,定向培养”,把“军队、学校、家庭、商号”等属性融于一体。让员工都知道:每个人都能成为企业里,最具价值和作用的人才。企业领袖的行为和任务:(1)确定企业发展的远景规划;(2)持续关注企业的资金来源、人才、合作伙伴、供应商、专业服务和技术创新等资源整合,以及补齐短板;(3)带领、打造和小幅度调整团队,保持队伍的先进性和战斗力;(4)注重人际关系建设和管理;(5)强化沟通,获得和鼓励信息反馈;(6)一切言行举止,都具有学习、代表、责任、公正、垂范、鼓动、激励、向上和-4-超越,这就是员工的精神;(7)保障企业持续发展,引领企业员工走向致富的道路;(8)共同学习,共同创新,共同富裕。培训需要企业锐意创新、精心组织,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启发性和延续性,千万要分层次、对象和需求,不能“一锅煮”。否则,好像很有效率,其实是囫囵呑枣、不求甚解,甚至对牛弹琴。3、用人是艺术所谓人才,包含两层意思:一要有才,即具有某方面的特长,别人难以替代;二要最大挖掘人才的作用,放到合适的岗位,创造工作价值。没有无用的人,只有用错的人。其关键是尊重人、了解人和培养人,要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将适合的人,用到适合的岗位上。但往往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用人不像砌墙,不适合的砖削掉一点就行。用人是一门艺术,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大政方针不变的前提上,用人的思路和方法是不一样,有时同样的岗位不同的员工,所采取的思路和方法都不一样。当然这一门艺术,由企业总经理决策和承担。不能死搬硬套职务(岗位)说明书的相关要求,当然总经理的作法应该与职能部门达成共识,并通过职能部门来完成。用人,需要企业营造一种和谐氛围。四川成都有一家肉类加工企业,非常注重生产关系和谐。一进厂门,就能看到几个大字:“全心全意为广大顾客和广大员工服务,共同开创幸福的明天”、“什么是领导?就是真诚服务、裁判教练,就是承担责任、实现目标”。非常简单的两句话,就把企业上下关系说得明明白白,让管理者知道应干什么,让员工从内心体验深受尊重和感动,就会自觉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不把各项制度当成束缚他们的枷锁,就会油然而生敬业爱厂、听从指挥、服从管理、积极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经营活动中去。科学设定各岗位的绩效管理和量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