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一介书生的家国情怀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一位87岁的老人依旧笔耕不辍。作为《儒藏》项目的首席专家,他把这个浩大的典籍编纂计划延续到2025年。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界代表人物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创建中华文化书院推动“文化启蒙”,到90年代最早提倡“国学”,汤一介把做学问与时代赋予的使命融为一体,思索着中国哲学在不同时代的沉浮。汤一介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汤用彤是久负盛名的国学大师,言传身教对子女影响很大。“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汤家家风。上世纪80年代起,各种学术思潮涌动,整个社会掀起文化热潮。针对当时兴起的“国学热”、“东方中心论”,汤一介开始就持冷静的态度。对于美国学者所持的“文明冲突论”,他第一个给予批评和回应。他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出,文化可以不同,但是可以和谐相处。怎样实现文化共处呢?汤一介认为唯一的途径就是对话。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才能取得共识。以北京大学哲学系为核心,组建了中国文化书院,汤一介任院长。书院举办了“文化系列讲习班”,还举办了有数万学员参加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函授班,推动了当时的文化启蒙运动。他先后出版了《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在非有非无之间》《佛教与中国文化》一系列著作。主编了《中国文化书院文库》《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国学举要》等大型丛书,创办了中国文化书院等学术机构。主编《儒藏》从历史汲取力量。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希望编纂《儒藏》典籍。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由北京大学主持制定、汤一介为首席专家的“《儒藏》编纂与研究”方案,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在汤一介看来,这个项目自己责无旁贷。十年来,《儒藏》系列已出版百册“精华编”,按照计划到2025年儒藏全本将全部完成编纂。整个项目将涵盖历史上儒家主要文献,包括历代学者研究著作等,还包括受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的韩、日、越三国用汉文著述的主要著作,如今已吸纳四国大约500名学者。汤一介倡导弘扬儒家文化的宗旨是“放眼世界文化潮流,传承儒学思想精粹,阐释儒学特殊理念,寻求儒学普遍价值,创构儒学新型体系”。素材解读:在汤一介的眼中,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前夜,当一个民族处在复兴前夜之时,她必须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汲取力量。他认为做文化的传承者,义不容辞。发散思维:1.民族和国家的复兴,必须以文化的复兴为支撑。2.传承文化,义不逃责。3.传承文化命脉,推动儒学创新。袁贤光:老百姓是天袁贤光,今年81岁,1951年参加土改工作队,1953年入党,先后担任县农业局党支部书记,共青团宜章县委副书记,县畜牧水产局副局长,县农业局副局长,县商业局副局长兼党总支书记。1993年12月退休。在当地,他有很多称号:“义工一号”“永不下岗的活雷锋”“活佛济公”“编外信访局长”“爱心爷爷”······“袁贤光”三个字,在宜章家喻户晓,人人景仰。退休21年了,他每天早晨7:50准时出门,脚步匆匆,他要去帮助一位叫李诗丛的村民,李诗丛读高中儿子李志勇一年前查出患有白血病,没钱治疗。屋漏偏遭连阴雨,李诗丛也被查出胃癌晚期。一家两个癌症病人都住院,困难可想而知。袁贤光白天为父子俩募捐,晚上到医院照料他们,3楼、7楼上下跑,老伴胡金莲见他喉咙哑了,小腿肿胀溃疡了,也跑到医院帮着照看。李志勇的骨髓配型找到了,但移植手术费还差十几万元。袁贤光找出自己的房产证到银行贷款,却没有获得允许。他带着两名义工跪在医生面前恳请医生先为李志勇动手术。手术成功后,李诗丛父子和袁贤光相拥而泣。近三年,他先后为12名危重病人和残疾人发起募捐。他左胸戴着雷锋像章,右肩披着义工绶带,站在募捐箱旁,每当有人投进善款,他都要向捐款人恭恭敬敬鞠一躬,哪怕只投进1元、2元,哪怕捐款者是幼儿园的孩子。他曾帮助过500多名有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让70多名残疾人得到救助和照料;还先后照顾21个孤寡老人并为他们养老送终;48个单位和部门聘请他为监督员,在他的劝说下,准备上访的5000多人坐下来就地解决问题······他的理念朴素至极:“老百姓是他,要为老百姓服好务;苍天在上,要心存敬畏。他身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穷的魅力。素材解读:袁贤光献身的不仅是公益事业,温暖社会的善行义举,作为一名老党员他的事迹和精神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魅力。发散思维:1.为了理想的付出和坚守,是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辉。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先进代表。3.奉献者的知音,观望者的向导,懈怠者的警钟。孙瑞英:70年党龄和10万元特殊党费89岁的党员孙瑞英,是一位上海老太,繁华的南京路,一幢老房子的二楼,就是她的家。今年七一前夕,她交了10万元特殊的党费。离休前,她是原南市区区委副书记。“今年,我的党龄整整70年,我也快90岁了,想做点事纪念一下。我和老伴生活简单,家外面就是南京路,可我们不需要太多东西,有点积蓄,交10万元特殊党费,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心愿。”孙瑞英老人笑吟吟地说。在老人简单、干净、清爽、雅致的客厅里,一架钢琴非常引人注意。老人爱弹两首曲子,一首是《国际歌》,一首是《唱支山歌给党听》。简单的生活,并非缺乏经济能力。孙瑞英和老伴都是离休干部,他们热心捐赠。1983年离休后,孙瑞英看到当时教师待遇比较差,就把积攒下来的一万元全部捐给教育机构。此后,她与区总工会的困难职工子女结对,坚持每年捐助5000元。2008年汶川地震,她在区老干部局捐了5000元,感觉做得还不够,于是又到区委组织部捐赠了特殊党费5000元。2010年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她又带头捐款。“忠诚于党的事业,一生要做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事——70年前入党时就是这么想的,如今,我89岁了,还是要忠于理想”。老人说。素材解读:孙瑞英作为一名老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引领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廉洁的良好氛围。发散思维:1.党员干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所起的引领带头作用至关重要。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软实力。3.作为软实力的核心价值观应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孔令韬:“绿色账户”积666分种棵树今年29岁的孔令韬是上海闵行区新虹更绿社区环保服务中心总干事,他还是上海“绿色账户”的创始人、“更绿色的中国行动”创始人。2005年,20岁的他创办了“上海大学绿色联盟”,带动团队推进校园废弃电池和电子垃圾的规范处置。2008年,大学毕业后,他全职从事环保工作,发起“更绿色的上海行动”,试点上海首批“绿色账户”基地,并开始在高校环保巡回演讲。什么是“绿色账户”?就是一种回收模式。每位参加活动的居民可将废弃的台式电风扇、电饭煲、电磁炉、果汁机、电动剃须刀、电熨斗、手机、传呼机、电话、可充电池、纽扣电池等可回收垃圾交到社区回收点,并作为积分存入“绿色账户”,累计至一定数值后,就可在社区回收点兑换成日常生活需要的环保布袋。起初,人们对“绿色账户”将信将疑。迄今,“绿色账户”已覆盖上海17个区县的社区。这种“诚信置换”的方式激励市民自愿参与垃圾分类,有效提高了整个社会资源利用率。2013年,孔令韬建立了“更绿中国环保站”,同时上线绿色账户公众微信,开启“更绿色的中国行动”并承诺:每人积分满666分“更绿中国环保站”就在内蒙古自治区以账户拥有者的名义种一棵树。目前,“绿色账户”公众微信已得到33个城市的关注。“每个人都有使命,我的使命就是,推动环保公益事业。”孔令韬说,这个使命如何完成,最重要的就是——信用。素材解读:孔令韬用自己的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公众、社会形成和遵守公序良俗,有利于推进社会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褒扬诚信、强化规章制度实施力度,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加强社会公德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发散思维:1.加大褒扬诚信,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十分重要。2.大力倡导朴实节俭、诚信爱国的伦理美德。1.环保行动靠大家。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救火英雄和他的水果摊2014年1月30日晚,河南郑集乡一门店突发大火,23岁的退位军人郑春光担心店内有人,挺身冲进火海,抢救群众生命财产,不幸英勇献身。郑春光牺牲了,父母听到这个噩耗都住进了医院,水果摊只能托给郑春光的二叔照看。乡亲们看到后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和经营水果摊的责任,向无私献出大爱的救火英雄送上一份敬意。在河南郑集村的这个水果摊旁,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很多人放下钱象征性地拿点东西就走了。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郑春光家的水果卖完了。素材解读:退位军人郑春光以一个战士的姿态,牺牲在火场上。乡亲们向这位英雄致敬的方式,就是伸出手来,了却他的身后事。见义勇为,见贤思齐,无数普通人,就这样朴素地展现了中国人美好的精神世界。发散思维:1.时代需要“平民英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2.责任是一个社会的希望,爱与真情是世间最美丽的语言。3.被高尚而感动的人们将于高尚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