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校在党管人才工作中的作用同济大学党校范灼华孙红英[研究目的]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能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我们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使我们党真正成为优秀人才密集的执政党,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本课题试图从党管人才、高校的优势、党校的作用三方面综合探讨、研究高校党校这一“校中之校”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在党管人才的工作的作用。[研究方法]调查研究、个别访谈、开座谈会。[研究对象]本市部分高校党校及浙江大学党校、中南大学党校、东南大学党校、江苏大学党校。[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3、《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4、《中共中央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5、《中共中央关于印发〈2001年-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6、《2001年-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7、《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8、曾庆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9、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工作筹备组部分成果[研究时间]2004年5月立项2004年5月—8月调研、访谈、开座谈会、研读文件2004年9月完成第一稿2004年度同济大学党建研究课题之三22004年10月—11月完成第二稿2004年12月完成第三稿[研究成果]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管人才的工作中,高校党校应成为三大基地,工作面应涵盖二大板块,具备三种功能。三大基地是:1、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的创新平台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凝炼学科方向,汇集学科队伍,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基地;3、国家和地方解决经济、科技和社会重大问题的基地。工作面涵盖的二大板块是:1、基本板块:在校党委领导下,为本校师生服务;2、拓展板块:为社会服务。三种功能是:1、培训(最基本的功能);2、科研(创新功能);3、咨询:发现、推荐、跟踪人才,对人才进行心理、智力测试、为人才成长搭舞台、工作交流等。3第一部分高校党校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管人才的工作中,具备三种功能,工作面涵盖二大板块,应成为三大基地。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组织保证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坚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大业,人才为本。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组织保证。二、党管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四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各级党委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广纳群贤。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三、高校在人才工作中的优势是发挥“三个基地”的作用高等学校是高层次人才聚集之地,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高校集成各方面资源,统筹协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工作。研究型大学更能4成为三个基地:是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是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凝炼学科方向,汇集学科队伍,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基地;是国家和地方解决经济、科技和社会重大问题的基地。四、党校是培训干部的主要渠道、主阵地《中共中央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指出:“党校教育是全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轮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在用集中培训轮训方式提高领导干部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更明确指出:“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全党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团结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大规模培训干部。”因此,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工作中,全面推进党校工作的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党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对人才的培养,研究人才成长的规律,同时为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咨询服务,是历史赋予党校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五、党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党校教育事业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又具有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党校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它既非纯理论、纯知识的教育和灌输,又非纯传授解决操作问题的技能培训。它既要弄清基本理论和知识,又要运用理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教育特色是国民教育以及其他教育体系所不可比拟的。六、本部分小结综上所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同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结合起来。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优秀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我们党要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支队伍一起抓,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5各级事业中来,使我们党真正成为优秀人才密集的执政党。在这项工作中,高校党校的工作应从传统单一的培训工作中拓展,应成为三大基地,具备三种功能,工作面应覆盖二大板块。(见表一、表二)表一高校党校在党管人才工作中的作用三大基地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的创新平台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凝炼学科方向,汇集学科队伍,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基地国家和地方解决经济、科技和社会重大问题的基地三种功能培训(最基本的功能)科研(创新功能)咨询:发现、推荐、跟踪人才,对人才进行心理、智力测试为人才成长搭舞台,工作交流等。二大板块基本板块:在校党委领导下,为本校师生服务拓展板块:为社会服务表二高校党校工作的涵盖面(根据《2001年——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分类)为校内和社会服务为社会服务党政人才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基层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妇女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其他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其他政法干部6第二部分培训工作一、创新培训工作的理念做好培训工作是高校党校最基本的功能。1、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加强理论武装、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等各个方面整体推进。其中,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同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各种人才凝聚到党的事业中来。党校作为轮训培训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培训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所以,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培训人才,是历史赋予党校教学工作的新目标。党校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全面推进党校工作,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和造就大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才队伍要有很高的素质。这种素质包括较高的思想理论素养,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品格作风,开阔的眼界胸襟,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工作经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靠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去提高,另一方面就是强化培训,包括思想理论培训,科学文化知识培训。可以现有的党校为基础,构成一种新的体系,形成一种新的格局。3、创新培训理念。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树立新的培训理念,才能冲破传统思想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有效地引领和带动各项工作的创新。第一,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第一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措施,把对人才的培养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第二,树立教育培训工作服从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观念,坚持为大局服务,7在大局下行动,源源不断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第三,要树立教育培训工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观念,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既要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鲜经验,又要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一切成功做法。第四,要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充分认识人才学习的系统性和长期性,采取有力措施提供服务平台,为人才学习个性化、差别化、社会化创造条件。第五,要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遵循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原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多样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学为所需、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第六,要树立质量效益的观念,充分认识教育培训是最具有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投入,努力实现人才教育培训效益的最大化。4、在培训中,可确立以下定位:(1)培训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实践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2)培训目标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提高领导和建设现代化国家本领。(3)培训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国际性,时代性,开发性。(4)培训内容立足本职,面向全国,放眼世界。(5)培训要求贵在创新,重在能力,新在机制。二、提高教学针对性,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管理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体现“按需施教”的原则,大力推广个性化、差别化培训,不断提高教学针对性。根据不同对象、目的、要求,调整和规范班次类型,把主体班次区分为培训类、轮训类和研究类班次三种类型,分类别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在教学内容上,培训类班次主要是全面系统地学8习掌握基本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党性修养方面的内容,使学员具备必需的理论知识素养;轮训类班次主要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新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员分析、研究、解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能力;研究类班次主要围绕重大现实问题与政策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为决策提供咨询。在教学方法上,培训类班次采用系统培训和专题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类班次主要采用专题研讨的方法。在考核方式上,培训类班次可把建立综合考核体系与完成课题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轮训类和研究类班次可把课题研究成果和所提对策建议的科学性、可行性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可建立领导报告、学员论坛、专题研讨、学员课题研究、课堂教学与实践调研相结合等方式,应大胆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可使用情景模拟、开放式办学、专题研讨、学员论坛、课题研究等方式,着力探索案例教学、学员研究,注重利用好信息网络资源,充分发挥教师和学员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学学相长。大力推进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世界教育界公认为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方法。搞好案例教学应注意把握好三个环节:选择好案例是首要环节,所选案例一定要坚持高档次、典型性、具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与学科理论相关联等四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