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例研究的几个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语文课例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我县开展课例研究活动的有关情况介绍1、2012年8月11日,县教育局邀请上海市教科院杨玉东教授在县广电大厦做《聚焦课堂的校本研修技术—如何引领教师做课例研究》报告。全县教育干部和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2、2012年10月27日-29日,县教研室邀请了上海市教科院杨玉东教授,上海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关景双老师指导我县的课例研究。杨教授指导数学组,关老师指导语文组。数学、语文组又按段别分为中学组和小学组。数学活动地点在新华中学,语文活动地点在龙泉中学。二、课例研究的基本流程(以县教研室在龙泉中学活动为例)1、先组织老师学习课例研究基本理论和技术;组建研究团队;确定执教老师和课文篇目;听课分组,分为四个听课小组;确定每个小组的观察点(听课教师在听课时的主要关注点)。2、第一次上课。按照课前分工听课,录像、录音。3、第一次研讨。课后15分钟,各组讨论。执教老师谈授课体会,各小组推荐一人结合观察点进行评课。执教老师根据自己的反思,听取听课老师的建议,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4、第二次上课。(两次上课为同一人)各小组听课观察点不变,继续听课。5、第二次研讨,内容同第一次研讨。6、分解课堂录像(5分钟为一段),各小组根据课堂录像写课堂实录。(写课堂实录的目的是印证你的结论和观点,因为听课时,授课老师语速快或者有些内容你一时没有记录下来,通过看录像,听录音,再进一步补充材料,充实内容)7、每位老师根据两次听课和研讨写《我的观课报告》。8、最后完成《唐雎不辱使命课例报告》这是一次完整的课例研究活动:过程包括两次上课、两次研讨;材料包括两个教学设计、两堂课的录像、两个教学实录、每位老师的《观课报告》、最终的《课例报告》从这里看出,课例研究包含备课、教学设计——上课、听课、评课、反思——修改教学设计、二次上课——二次听课、评课、反思——写教学实录——写观课报告——写课例报告等一些列活动,是一项多人参与、持续时间较长、形式多样,融合教学设计、听课、评课、反思、写作等聚焦于课堂教学研究的校本研修活动。有的课例研究采取“三次研讨,两次上课”的形式,具体为:第一次研讨(确定讲课篇目,所有老师谈讲这篇课文的建议,确定讲课老师,讲课老师根据老师们的建议进行教学设计)第一次上课,根据分工各小组听课。第二次研讨:课后15分钟讨论,讲课老师授课反思,听课小组依据观察点评课,讲课教师根据建议修改教学设计。第二次上课。第三次研讨。三、我校语文组开展课例研究活动安排1、第三周(3月4日下午)进行理论和技术学习。初步了解课例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流程;学习了解听课观察点;确定分工。统计各位老师的电子邮箱以便于联系。讲课老师:曾建梅;确定讲课篇目(课文最好是后边的,因为要在两个班级上课,间隔一周)利用一周时间设计教案;各位老师熟悉、学习所讲课文内容。总记录人:冯敏(详细记录开展活动的有关情况和内容)听课小组及观察点分工:第一小组:程景军、张晓伟、张本虎(观察点:课时目标的具体化和课时作业的适切性)程老师为组长第二小组:刘文珍、武军红、李冬、李素娟(观察点:课堂环节的有效性)刘老师为组长第三小组:冯敏、刘玉娟、刘明娟、高明德(观察点:教师语言的术语化)冯老师为组长第四小组:马义军、马新良、冯帅恒、孙元祥(观察点:师生互动的和谐性)我是组长初一联系人:程景军,初二联系人:刘文珍,初三联系人:马义军录音、录像(暂不安排)《课例报告》总执笔人:冯敏2、第四周(3月11日)第一次研讨:各位老师阅读曾建梅老师的教学设计后,提建议、谈看法,帮助曾老师修改教学设计。曾老师修改出第二个教学设计。3、第五周(3月18日)第一次上课,各小组按照分工听课;课后第二次研讨:15分钟讨论,曾老师先谈授课反思,各听课小组根据观察点评课,曾老师继续修改教学设计,完成教学设计第三稿。(准备邀请县教研室周存良老师参加本次活动)4、第六周(3月25日)第二次上课;第三次研讨。(流程同上)5、第七周(4月1日)收交每位老师的《我的观课报告》6、第八周(4月8日)完成《课例报告》的撰写。本次课例研究,过程包括三次研讨、两次上课,材料包括曾老师的三个教学设计、每位老师的《我的观课报告》、最终的《课例报告》(署名:冶源初中语文课例研究组,是集体成果)四、听课观察点的学习1、课时目标的具体化指课时目标要做到清晰、合理、明确,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比如:《济南的冬天》的课时目标:(1)理解本文如何围绕中心来组织材料。(2)掌握写景散文“意蕴其中”的特点。(3)提高学生写景的基本能力。(4)培养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热爱与赞美之情。目标(3)(4)多半只是套话,较具体的目标(1)(2),问题也不少。“理解”、“掌握”都属于“内部心理状态”,怎样才算达到目标,怎样才算达到“理解”“掌握”甚至“进一步掌握”,我们都无法知道。经过讨论对(1)(2)进行了这样的修改:(1)理解本文如何围绕中心来组织材料。学生能够依次找出课文中选用了哪些材料;能够找出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能够说出这些材料对表现中心的作用;能够说出对本文行文顺序的评价。就集中性和达成的可能性而言,一课时内完成目标(1)已经不错,目标(2)可以删去;如果要保留,目标(2)用外显行为可以表述为:(1)学生能够结合初中学习过的两篇同类文章,具体说明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的作用。(2)能够结合本单元其他文章,具体说明其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的作用。目标(3)应转化为具体的作文题,并通过作文来评定写景能力问题;目标(4)属体验性目标,可以转化为某个有目的的具体活动。比如,参观家乡的一处古建筑,写一篇周记,主要写出其历史渊源和现实价值。比如:会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能解释课文中的哪几个词语;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背诵课文第2段;模仿课文第4段的外貌描写,写一写你的同桌,不超过100字;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第一部分内容;能说出课文采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等等,以上的课时目标就是具体的、明确的。2、课堂环节的有效性指课堂每个环节都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也就是说课堂每个环节一定要对应课时目标,凡是与目标没有关系的环节都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比如:提问环节,对一些简单明了的问题不一定非得问学生,课时目标有:复习鲁迅的有关文学知识。老师问:《孔乙己》的作者是谁?可以换一下:鲁迅的原名是什么?来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自主学习环节,课时目标:请用一句话概括孔乙己的性格特点。老师:同学们下面开始读课文。有的课文很长,至少需要5分钟,还不到2分钟。老师:好,同学们停下来,请同学们说一说,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老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课文,更没有时间思考、概括,这个环节就是低效的、无效的。再比如小组合作环节:学生讨论交流时间很短,就让学生停下来,让学生回答合作交流成果,都没有起到该环节的真正效果。只是蜻蜓点水,课堂有了这样一个环节,并没有真正有效。3、教师语言的术语化指教师教学语言严谨、教学术语规范、语言组织精当,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一听就是语文课的语言,而不是历史课、政治课。比如郭萍老师讲《唐雎不辱使命》导入语引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学习古文,用古诗词导入,是文学语言,是规范的语文语言。“秦王与唐雎唇枪舌战的交锋”“秦王霸道蛮横跃然纸上”“读的要铿锵有力”“秦王话中有话,有话外之音”“唇枪舌战”“跃然纸上”“铿锵有力”是规范的文学语言。语文规范术语举例: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4、师生互动的和谐性是指教师要营造一种平等、民主、亲切、自然、融洽的师生互动氛围。师生互动中要克服因学习基础不同而造成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有些学生由于在教室中座位偏远等方面的原因,与教师进行课堂交往的机会很少,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些学生的存在,创造机会,对这些学生予以特殊的关注。如教师可以经常走下讲台,缩小与学生的空间和心理距离,使所有学生都能近距离地观察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应与座位偏远的学生进行沟通,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照度。提问学生面要广,照顾到教室的每个角落。再比如李燕燕老师的课:自由朗读课文时,老师来回走动,了解学生读的情况;小组交流疑难词句,做好笔记,教师参与了学生活动,和学生在一起互动;并关注了每一个小组的每一位学生。“同学们有疑问的,小组交流一下好不好?”“我问你们,这个唐雎与安陵君说的理由是一样吗?”“那我再次问你们,安陵君与唐雎语气一样吗?”“除此之外,还有哪一句不一样?”老师步步引导学生思考,创设了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5、课时作业的适切性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让作业因人而异。即:有层次性、可操作性、有梯度,实际上就是分层次布置作业:A生题多,有难度;B生题稍微少一些,难度降低一些;C生题少,注重基础。既要尊重全体学生,又要注重个体差异。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让他们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观察点还包括:小组合作的深入性、教师提问的广泛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效果的高效性等等。五、观课报告的撰写观课报告一般包括:背景叙述、观点阐释、分析反思新的起点,新的收获——我的观课报告临朐县冶源初中马义军一、背景叙述2012年11月27日至29日,“临朐县中小学语文课例研修培训会议”在龙泉中学召开,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关景双老师做了《主题式课例研修的语文人行动》报告,龙泉中学郭萍、李燕燕两位老师执教了《唐雎不辱使命》示范课。我的听课观察点是:1、教师语言的术语化;2、师生互动的和谐性。二、观点阐释1、教师语言的术语化是指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亲切自然、生动有情、抑扬顿挫、委婉而不生硬。一听就是语文课的语言,而不是历史课、政治课。郭老师的课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比如导入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学习古文,用古诗词导入,是文学语言,是规范的语文语言。“读准了字音,读清了节奏,读懂了文意”概括准确、精练。在解释“天下缟素”中的“缟素”一词时,郭老师把“穿着”一词重音了,这是老师语言的重音轻音的分明,有抑扬顿挫感。“一定要答应”“强硬,毫无商量的余地”语言与语境巧妙联系在一起,说的时候有感情,有表情。“你再说一遍好不好?”语言亲切自然。“好,开始”语言干脆利落。让学生概述故事情节时,学生说“秦王臣服于唐雎膝下”郭老师:“臣服吗?”学生马上回答:“拜服。”这是老师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准确用词。李老师的课也有所体现:“你感觉读的很深入吗?”“一半的摇头,一半的点头”“你们真敬业,真读出了战战兢兢的感觉”很到位,情感语调把握很好。“秦王与唐雎唇枪舌战的交锋”“秦王霸道蛮横跃然纸上”“读的要铿锵有力”“秦王话中有话,话外之音”“唇枪舌战”“跃然纸上”“铿锵有力”是规范的文学语言。2、师生互动的和谐性是指教师要营造一种平等、亲切、自然的师生互动氛围。郭老师李老师在这方面做的都很好。比如在划分节奏时,郭老师:“你为什么这样划分?你的依据是什么?”启发式引起学生思考回答。“你觉得哪一个词妨碍了你的理解?”这是方法的指导,翻译句子重视关键词语,一个词语明白了,整个句子便豁然开朗。“还是一组同学吗?其他同学呢?”“其他小组还有疑问吗?”亲切自然的语言,鼓励其他组发言。“老师还有疑问呢,谁能帮我解释一下呢?”“我的第二位老师在哪里呢?”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平等交流。“你再说一遍好不好?”商量亲切的语气。再比如李老师的课:自由朗读课文,老师来回走动,了解学生读的情况;小组交流疑难词句,做好笔记,教师参与了学生活动,和学生在一起互动;并关注了每一个小组的每一位学生。“你有疑问的,小组交流一下好不好?”“我问你们,这个唐雎与安陵君说的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