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学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劳动法学[2003年版]第一章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一、狭义上的劳动法狭义的劳动法,是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的劳动法,这样的法律对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进行统一调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开始施行的日期是()A.1993年1月1日B.1994年7月5日C.1995年1月1日D.1996年7月5日例:《劳动法》颁布以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劳动关系的调整发挥了巨大作用。以下是《劳动法》颁布10周年纪念日()A.2004年1月1日B.2004年7月5日C.2005年1月1日D.2005年7月5日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例:下列关于我国劳动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劳动法统一适用于全国,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B.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关系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C.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D.我国劳动法是一部综合性劳动法典二、劳动法的概念——广义上的劳动法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广义上的劳动法应做如下理解:第一,劳动法调整的是两部分社会关系,除劳动关系外,还调整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第二,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法律规范总称。2劳动法学上的劳动法研究范围是广义上的劳动法。三、劳动法中劳动的特征劳动法中所指的劳动,有以下特征:1、劳动法上的劳动,一般是人们在争取与实现劳动权过程中的劳动,如劳动就业法律保障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2、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有偿性劳动,它区别于无偿的义务性劳动;3、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双方具有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四、劳动法的渊源1、宪法中的有关规定。2、法律。3、行政法规。4、部门规章。5、其他法律规范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6、地方性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7、地方规章。8、国际法律文件。9、国际惯例。10、法律解释。例:(2008、7、38)结合我国立法实践论述劳动法的渊源第二节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其所调整的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例: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A.劳动关系B.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C.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关系D.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21.以下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是()(2003年多选)A.某作家将其书稿交出版社而形成的出版关系B.个体户与其家庭成员共同劳动所形成的共同共有关系3C.某公司与其职工因补发津贴问题而发生的关系D.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人员查处个体餐馆非法雇工的关系一、劳动关系(一)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二)劳动关系的特征1、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2、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动使用者(或用人单位)。3、劳动关系主体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4、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即劳动关系建立后,劳动者要依法服从经营者的管理,遵守规章、制度。(2005年35题)简述劳动关系的特征。(三)劳动关系的种类二、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例:(2008、4、1)以下各项社会关系不是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是()。A.职业培训中劳动者与培训机构产生的关系B.用人单位与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在工伤认定方面发生的关系C.某公司董事长与公司之间的聘用关系D.丙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被劳动仲裁机构传唤参加仲裁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例:(2005年35)用列举方式讲哪些社会关系是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劳动法的产生一、劳动法产生的社会基础——劳动关系二、劳动法的产生——19世纪初期的“工厂立法”4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英国会议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例:(2007年4题)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A.18世纪初B.18世纪末C.19世纪上半叶D.20世纪初例:(2006年1题)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A.英国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B.美国的《劳资关系法》C.德国的《疾病保险法》D.1906年在瑞士通过的《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公约》三、劳动法产生的原因自19世纪初期开始,在一些国家陆续颁布了劳动法规(工厂立法)。这一时期劳动法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劳动法产生于大工业时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2、劳动法的产生也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3、劳动法的产生,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劳工劳动条件不断恶化。例:(2006年多选30)19世纪初期,劳动法产生的原因有()A.大工业时期人类理性的体现B.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C.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过程中,劳工条件不断恶化D.各个历史时期劳动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例:(2008、21)19世纪初期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得以产生的主要原因有()A.劳动法产生于大工业时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B.劳动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C.劳动法的产生是出于资本主义国家协调劳资双方利益关系的需要D.劳动法的产生是稳定当时社会秩序的要求四、初期劳动法的特点1、初期的劳动立法,多数是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2、初期的劳动立法,适用范围很小。53、初期的劳动立法,虽然法律规定了对某些劳动条件的改善,但一般缺少监督条款、责任条款。例:(2007年单选3)初期的劳动立法的一个特点是()A.从提高工人工资立法开始B.从缩短工人工作时间立法开始C.从改善职业安全和卫生立法开始D.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第二节各国劳动法的发展一、当代各国劳动立法概况例:(2005年单选4)1918年12月,苏维埃政权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法,这部法律是()A.《劳动法典》B.《苏联劳动法》C.《劳动法纲要》D.《劳动法案》二、各国劳动立法的发展趋势1、世界各国均己颁布适合本国特点的劳动法律、法规2、劳动法适用范围不断扩大3、劳动法已成为完整而系统的法律体系4、当代各国劳动法加强了责任条款及处理劳动纠纷的机构5、为保障劳动者的最基本权利,各国劳动法一般均规定了各项主要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6、国际劳动立法的发展,对各国劳动法的影响例:(2008、4、21)各国劳动立法的发展进程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的发展趋势是()。A.劳动法适用范围有所缩小B.劳动法已成为完整而系统的法律体系C.国际劳动立法的发展,对各国劳动法产生影响D.各国一般均规定了各项主要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第三节中国劳动立法概述一、旧中国时期的劳动立法例:(2006年单选2)我国最早的劳动立法是北洋政府1923年公布的()A.《劳动立法原则》B.《暂行工厂规则》C.《劳动法案大纲》D.《劳动法典》6例:(2005年多选2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颁布了一系列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律,其中有()A.《劳动争议处理法》B.《团体协约法》C.《劳动基准法》D.《工人检查法》二、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劳动立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劳动立法(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劳动立法例:(2004年多选29)下列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并于2002年实施的有()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二)现阶段劳动法制建设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1、基本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劳动法律体系。2、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原来只适用国营企业的法规,逐步扩大到一切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3、初步建立了最低劳动标准,为维护劳动者的各项基本权利,在最低工资、每月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安全卫生等方面建立了法定最低标准。4、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社会保障改革过程中,建立了法定的多层次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5、逐步普遍实行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制度。6、不断完善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法。第三章国际劳动立法第一节国际劳动立法范围及初期国际劳动立法一、国际劳动立法范围国际劳动立法范围广义上主要包括:1、国际劳工组织的章程、公约及建议书2、联合国和区域性的公约或协定73、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协定狭义的国际劳动立法,一般主要指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劳工建议书。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也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例:(2004年21)狭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一般主要是指()A.国际劳工组织章程B.国际劳工公约C.国际劳工建议书D.联合国和区域性有关公约或协定二、国际劳动立法思想的产生(开始于19世纪上半叶)三、国际劳动立法的开端例:(2006年3)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劳工公约是()A.《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的公约》和《伯尔尼公约》B.《关于女工童工工作时间公约》C.《关于禁止童工从事夜间工作公约》D.《国际劳动宪章》第二节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动立法机构一、国际劳工组织的产生例:(2002年3)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于()A.1900年B.1906年C.1918年D.1919年二、国际劳工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国际劳工组织的性质是普遍的、官方的国际劳动立法组织,它不是民间的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突出特点是“三方性原则”,即劳工代表、雇主代表及政府代表。例:(2006年2)国际劳工组织不同于其他国际组织的突出特点是()A.它是普遍的、官方的国际组织B.它是民间的、地区性的国际组织C.它是属于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国际组织D.它是实行三方性原则的国际组织例:(2006年30.国际劳工组织的“三方性原则”所包括的三方有()A.劳工代表B.雇主代表8C.劳工组织D.政府代表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机构有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国际劳工局。例:(2006年36)简述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及其主要机构。三、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任务四、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的关系我国重新承认旧中国时期批准的14个公约是:1、《确定准许儿童在海上工作的最低年龄公约》。2、《农业工人的集会结社权公约》。3、《工业企业中实行每周休息公约》。4、《确定准许使用未成年人为扒炭工或司炉工的最低年龄公约》。5、《在海上工作的儿童及未成年人的强制体格检查公约》。6、《本国工人与外国工人关于事故赔偿的同等待遇公约》。7、《海员协议条款公约》。8、《海员遣返公约》。9、《制定最低工资确定办法公约》。10、《航运的重大包裹标明重量公约》。11、《船舶装卸工人伤害防护公约》。12、《各种矿场井下劳动使用妇女公约》。13、《确定准许适用儿童于工业工作的最低年龄公约》。14、《对国际劳工组织全体大会最初28届会议通过的各公约予以局部的修正以使各该公约所赋予国际联盟秘书长的若干登记职责今后的执行事宜有所规定并因国际联盟的解散及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的修正而将各该公约一并酌加修正公约》。1983年以后中国恢复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后至2002年,新批准的公约有:1、《残疾人职业康复与就业公约》。2、《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3、《三方协商促进贯彻国际劳工标准公约》。4、《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95、《就业政策公约》。6、《准予就业最低年龄公约》。7、《劳动行政管理公约》。8、《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9、《禁止和立即行动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例:(2008、7、2)关于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关系的表述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B.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常任理事国C.新中国自1983年始参加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D.中国政府对旧中国时期签署的国际劳工公约一律不予承认五、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劳动立法的影响第四章劳动法的地位、体系、作用及适用范围第一节劳动法的地位一、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理由是

1 / 8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