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鸡西市境内,距鸡西市区130km,地理坐标为东经131°58'30~133°07'30,北纬45°01'00~45°34'30。保护区西起白棱河桥西500m,北邻穆棱河,东北与虎林市交界,东以松阿察河、南以大兴凯湖与俄罗斯兴凯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相接。保护区东西长90km,南北宽45km,总面积222,488hm2,其中,林地8,583hm2,沼泽46,364hm2,水域124,667hm2,农田42,697hm2,其它地类177hm2。地质地貌兴凯湖是地壳断裂凹陷形成的构造湖。在古生代,地壳运动使地槽发生褶皱隆起,形成密敦断裂带,即东支裂谷;新生代,东支裂谷局部基底断裂沉降凹陷成湖泊,第三纪、第四纪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地势下降湖面增大;更新世后期,湖面缩小,出现碟型洼地和带状沙岗等地貌,形成大、小兴凯湖。按全国地质区划,兴凯湖保护区属于三江平原大地貌中的一个单元,其总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以河漫滩、湖滩为主,地势低平,微地形复杂,多古河道、牛轭湖以及大面积的湖积低平原。从大湖边缘起,向东北依次形成大湖岗、太阳岗、二道岗、荒岗与南岗,各岗围绕大湖成东南西北走向的弧形沙丘(海拔70~80m),各岗之间形成了沼泽湿地(海拔60~70m)。在沙岗上形成了以兴凯湖松(Pinaceae)、蒙古栎(Quecusmongolica)等乔木为主的森林植被,而在低地上形成了以小叶樟(Deyeuxiaangustifolia)、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臌囊苔草(Carexschmidtii)、毛果苔草(Carexlasiocarpa)、漂筏苔草(Carexpseudo)、乌拉苔草(Carexmeyerinaa)等草本为主的湿地植被类型。气候兴凯湖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干燥,严寒少雪;夏季温热湿润,雨量充沛;春秋两季短促,气候多变,春季多风降水少,秋季少雨降温缓慢。年平均气温3℃,一年之内1月份最冷,月均-18℃,最低达-39℃,7月份最热,月均21℃,最高达36℃。由于受兴凯湖巨大水体的作用,本地区形成了特有的小气候,春季湖水解冻吸收大量热能,使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1~3℃;秋季湖水结冰放出热量,使湖周地区的无霜期比内陆同纬度地区向后推迟15天左右。兴凯湖地区年平均降水654mm,月降水量以8月份为最多,平均119.7mm,1月份最少,平均仅5.4mm。兴凯湖地区春夏季盛行西南风,秋冬季多西北风,年平均风速4.0m/s,年均大风天数3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74小时,活动积温2,250℃,无霜期147天,湖水封冻期160天。土壤结构兴凯湖地区土壤可分为8个土类,20个亚类,8个土属19个土种。(1)暗棕壤:又称为黄土地,石砬子地。包括石质暗棕壤,砂石质暗棕壤,粘质草甸暗棕壤,白浆化暗棕壤,砂质草甸暗棕壤等六个亚类;(2)白浆土:可分为白浆土、草甸白浆土、潜育白浆土三个亚类;(3)草甸土:又称黑土、黑油沙、黑朽土。草甸土类可分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白浆化潜育草甸土三个亚类;(4)沼泽土:可分为草甸沼泽土、泥炭腐殖质沼泽土、泥炭沼泽土三个亚类;(5)泥炭土:兴凯湖地区泥炭均属低位泥炭,富含营养物质;(6)河淤土:又称冲积土,泛滥地土。可分为生草河淤土、草甸河淤土、沼泽河淤土三个亚类;(7)砂土:即湖岗风砂土,分布在兴凯湖北岸边及各道沙岗和高地,湖积细砂土,受风力搬运成砂岗;(8)水稻土:是一种特殊土壤,是旱耕土壤灌水种稻而成。兴凯湖保护区内大面积湿地的主要土壤类型为沼泽土和泥炭土,由于湿地植被茂盛,大量有机质积累,土壤特别肥沃;在湖岗和高地上主要是砂土及砂石质暗棕壤;在耕种较早的水田中也形成了部分水稻土。水文特征兴凯湖地区水资源十分丰富,保护区范围内主要有三大水系,即穆棱河水系、兴凯湖水系、松阿察河水系。穆棱河发源于长白山的余脉,流经穆棱县、鸡西市、鸡东县和密山市,经东地河流入小兴凯湖。兴凯湖由大、小两湖组成,中间隔着一条10余米高的沙岗,两湖以湖岗上的第一、二泄洪闸和新开流相通。小兴凯湖东西长35km,南北最宽处5km,总面积170km2,平均水深1.8m,最深3.5m,蓄水量3×108m3。大兴凯湖南北长130km,东西宽80km,总面积4,380km2,我国境内1,240km2,平均水深3.5m,最深10m,总容量153×108m3。流入小兴凯湖的河流有5条,即坎子河(又称小黑河)、承紫河、金银库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