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位于朝阳洲区,座落在朝阳洲中路与团结路交汇处,场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东侧紧邻团结路、西侧紧靠沿江中大道,南侧为新海关大楼,北侧为待建空地。拟建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1000m2,主楼均在42层,裙房为4层,地下两层,地下室埋深8m。主楼为结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裙房及地下室为框架结构,拟采用桩基础;墙柱底最大轴力设计值6500KN;基底压力标准值:800kPa;基础荷载标准组合:800kPa;准永久组合:750KPa。对差异沉降的敏感程度为敏感,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二)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根据本次勘察委托要求,主要目的是详细查明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具体要求如下:1、根据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本次勘察,勘探孔布置的数量及深度应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最终提供满足国家标准及符合设计要求的勘察成果;2、查明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及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并分析与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整治方案建议;3、查明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埋藏和赋存条件、动态变化及其腐蚀性,提供设计抗浮、防渗水位,提供基坑开挖降水相关参数和相应方法与控制措施;4、查明场地范围内各岩土层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分析评价地基的均匀性与稳定性,取得各地基土的物力参数和承载力,提出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并进行可行与合理性的分析论证;5、对需要进行沉降计算的建构筑物,提供地基变形参数;6、评价场地地震效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并应计算液化指数;7、取得建筑边坡开挖与支护所需的相关设计参数,评价开挖边坡稳定性并提出边坡支护措施;8、分析预测基础与边坡开挖施工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或避让措施;9、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10、按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三)勘察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1、勘察依据(1)勘察合同及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2)拟建场地的建筑物总平面图;2、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国家标准);(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国家标准);(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国家标准);(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5)《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行业标准);(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2002)(国家标准);2(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国家标准);(8)《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国家标准);(9)《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国家标准);(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国家标准);(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行业标准);(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行业标准);(13)《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行业标准)。(四)勘察方法据勘察任务书以及相关规范要求,在收集临近场地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我院编制了“××岩土工程勘察方案”,布置了相应的勘察工作量。本次勘察采用了钻探、原位测试(包括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波速测试、抽水试验等)、室内岩、土、水测试分析、工程测量等手段。具体如下:1、钻探2、采样3、测试工作4、在地下室开挖范围内布置水文地质勘探孔进行了抽水试验。5、工程测量(五)完成工作量为完成本次勘察任务,我院精心组织了野外施工。我院BT-100型钻机8台,野外作业始于2007年9月28日,至2007年10月10日结束,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完成实物工作量表表1项目钻探扰动土样岩样水样土腐蚀性测试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抽水试验剪切波速试验钻孔测量总进尺第四系松散层基岩单位米(孔)组组组组次次段(孔)(孔)(孔)工作量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气象、水文场地地处南岭以北,长江以南,地区受东亚季风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历年平均气温在17.1~17.8℃之间。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5.1℃,最低气温-9.9℃(1972年2月19日);最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9.6℃,最高气温40.3℃(1961年7月23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雨水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1567.7~1654.7毫米,最大年降雨量2328.2mm(1954年),最小年降雨量1044.2mm(1963年)。汛期4~6月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枯水期为11月至次年1月。(二)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处冲积平原区,地貌单元为Ⅰ级阶地,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开阔。拟建场地基本平整,局部堆积充填砂,现地面高程在10.20~12.60m之间,一般为10.20m左右。(三)区域地质构造本区位于江南台隆构造单元的某凹陷之北侧,构造上主要受某大断裂影响,上3部为第四系松散层所覆盖,厚约16.00m左右,基底为巨厚的泻湖相沉积层。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无区域活动性断裂通过,勘察期间场地内未发现断裂构造踪迹。地震烈度为7度(四)场地地层结构及其工程特性据本次钻探揭露,勘探深度内,场地地层结构由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第三系新余群(Exn)组成。按其岩性及工程特性,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①杂填土、②粉质粘土、③粉土、④粉砂、⑤圆砾、⑥风化泥质粉砂岩⑦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⑧微风化泥质粉砂岩。以下分别予以阐述:1、杂填土(Q4ml)①杂填土:杂色,以灰黄色为主,稍湿,松散状态,为新近填土,主要为粘性土和细砂,局部夹建筑垃圾,可见碎石、砖块、混凝土等碎屑物。全场地分布;揭露层厚××m;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②粉质粘土、③粉土、④粉砂、⑤圆砾圆砾:灰黄色、灰白色为主,饱和,中密,局部稍密,级配一般,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卵石直径一般为1~2cm,呈圆形及亚圆形,局部夹含砾砂薄层。强透水性。呈稍密~中密。全场地分布;平均厚度为××m;3、第三系新余群(Exn)泥质粉砂岩与泥岩互层:泥质粉砂岩为紫红色:细粒结构,厚层~巨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胶结性较好。勘探深度范围内,按岩石风化程度及工程物性的差异可分为:⑥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⑧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分叙如下:3.1强风化岩层紫红色,局部青灰色,岩石风化强烈,岩石破碎,岩芯成砂土状及碎块状,次呈短柱状,钻进较快,碎块用手易折断,为极软岩,岩体质量基本等级为V级,无更软岩及空洞穴存在。该层揭露平均厚度为××m;本层顶面变化情况详见“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顶面埋深等值线图”。3.2中风化岩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原岩结构较清晰,泥质胶结,厚层~巨厚层状构造,岩石风化裂隙较发育,局部Fe、Mn含量较丰富,岩芯多呈短柱状。锤击声稍哑,较易击碎,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5.60MPa,为软岩,岩体质量基本等级为IV级。本层顶面变化情况详见“⑦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顶面埋深等值图”。3.3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微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原岩结构清晰,细粒结构,厚层~巨厚层状构造,局部充填方解石脉,岩石裂隙稍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及柱状。锤击声稍脆,较难击碎,RQD=75%~85%,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8.50MPa,为软岩,岩体质量基本等级为IV级。本层顶面变化情况详见“⑧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层顶面埋深等值线图”。(五)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4各土层原位测试成果及室内土工、岩石试验成果统计表分别见表2、3。指标统计按现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统计前,剔除个别不合理偏值,然后按上述各地基岩土层逐层逐项进行统计,提供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变异系数、样本数和标准值。(六)地下水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勘察深度内,场地分布的地下水主要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粉砂层和圆砾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河水的侧向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枯水及平水期地下水向河流排泄,丰水期接受地表水体的补给,地下水位上升。水位年变幅3~5m左右。含水层渗透性较,据本次抽水试验,场地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为80d/m。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埋深3.2~3.5。勘察中采取了3组地下水样进行室内腐蚀性相关指标的测试。依据水质分析报告,场地地下水PH值为6.6,侵蚀性CO2为11.17~15.63mg/L,水中Cl-+0.25*SO42-的含量为32.72~33.22mg/L。评价场地孔隙潜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2)基岩裂隙水在基岩中,由于在钻探过程中未见断裂或构造破碎带,基岩裂隙主要为风化裂隙,强风化、中等风化岩风化裂隙发育,渗透性能相对较好,其补给主要为基岩侧向补给,但其水量的大小与岩石破碎程度、裂隙大小和连通程度有关。(六)地震及区域稳定性区域稳定性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无区域活动性断裂通过,勘察期间场地内未发现断裂构造踪迹。场地区域稳定性较好。场地地震效应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属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应考虑饱和砂土液化的影响。拟建工程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抗震设防。据本次地震波速测试成果,场地等效剪切波速vse为××m/s,平均等效剪切波速vse=××m/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判定拟建工程场地类别为××类。勘察场地范围内四周平坦、开阔,综合判定本场地为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七)不良地质作用及地下障碍物1、不良地质作用勘察场地及其影响的范围内,四周平坦开阔,无滑坡、泥石流、地下采空区及塌陷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上部中砂层局部地段分布的软弱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不良工程地质层位,通过清挖并换填后不影响本工程建构筑物的稳定性。2、地下障碍物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开阔。拟建场地基本平整,局部堆积充填砂。勘察施工中发5现场地中部有地下电缆布置本场地。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对其做妥善处理。三、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一)场地地基岩土层均匀性评价(二)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据区测资料及历史地震资料分析表明,拟建场地区域稳定性较好。(三)地基岩土层承载力的确定根据地基岩土层的岩性特征、埋藏条件、室内土工测试及原位测试结果,并结合地区建筑经验,综合确定场地地基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fak和相应桩型的桩侧阻力特征值qsia与桩端端阻力特征值qpa建议值详见表。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预估值见表。岩土层承力特征值及桩周侧阻力、端阻力特征值建议一览表表5岩土层名称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kPa)钻孔灌注桩(水下)桩侧阻力特征值qsia(kPa)桩端阻力特征值qa(kPa)杂填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圆砾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中风化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微风化泥质粉砂微风化泥岩备注1、“frk”为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建议值。2、桩周土侧阻力特征值参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规范确定。岩石侧阻力特征值及桩端土端阻力特征值参照《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表8..3.12确定。杂填土未提桩周土侧阻力。(四)拟选基础类型及持力层分析根据拟建工程特点,结合场地岩土条件及周围环境条件考虑,对各拟建建筑物基础类型及持力层的选择建议如下:1、主楼:2、裙楼:(五)桩础方案分析(六)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四、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