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第一节中国养猪概况一、养猪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提供肉食、肥料、原料和实验动物1、提供肉食,猪肉在我国肉类消费中约占67%,猪具有早熟、多生、饲料报酬高等特点,在满足肉食品方面比牛羊有优势,但脂肪较多是其缺点。2、提供有机肥料,猪的粪尿含较多的N、P、K元素,一头肥育猪一年排泄粪尿量约2~3吨(相当于化学肥料140kg),为农作物提供优质有机肥料。3、提供工业原料,食品工业、制革、医药等行业大量应用猪产品作为原料。4、提供实验动物,猪的很多生理特点与人接近,可用于做医学模型和器官移植。(二)出口创汇、增加收入1、出口创汇,猪产品在畜牧业中出口创汇最多,活猪、猪肉、猪皮、猪鬃、肠衣、火腿、猪肉罐头等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物质。2、发展农村经济。二、养猪生产的主要成就(一)主要成就1、猪的存栏数和猪肉产量高居世界第一,我国目前猪存栏数约为4.5亿头,占世界养猪头数的45%,产肉量约占40%,人均猪肉占有量超过30kg,肉猪出栏率由85年的70%提高到21年的123%,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成为名符其实的养猪大国。2、人均猪肉占有量大幅度提高,解放后我国人均猪肉占有量迅速提高,近年已超世界平均水平(28kg)。3、开放市场,改善经营,牧工商一体化经营体制使养猪效益进一步提高。4、规模养猪迅速发展,猪种、设备、管理等都很先进的规模化猪场为养猪业的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5、加强猪种资源保护和良种引进6、饲料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有饲料企业15500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改革开放后年均增速在20%以上。预计2015年饲料需求量2亿吨以上。7、疫病防制成绩显著,疫苗防疫的普及、重大疫情的防制、猪场对防疫的重视等措施,使猪病得到控制。8、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取得可喜进展9、养猪业法规、标准不断完善(二)对世界养猪的贡献。广东猪对罗马猪的形成,太湖猪对提高瘦肉型猪的产仔数等。三、中国养猪业存在的问题(一)生产水平较低1、存栏数多而出栏率低,出栏率是反映母猪年生产力,肉猪产肉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我国生猪出栏率还远低于发达国家150%以上的出栏率。2、出栏肉猪平均胴体重低,我国出栏肉猪平均胴体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胴体脂肪率高而瘦肉率低。4、猪粮比价不合理。此外,猪肉的深加工比例过低,不利于出口。(二)标准化和安全性有待提高,抗生素、高铜、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劣质饲料等有害物质被用于猪饲料,不仅不利于养猪业的长期发展,而且更有损于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等,也使我国的肉品出口受阻。(三)兽医与环境保护有待加强,我国对某些疫病的控制能力较低。养猪业对环境(水、土、空气)的污染较重。四、中国养猪生产的展望1、良种推广、疫病防治、发展高效低或无残留饲料、无疫区建立、要残检测和监控组织及技术的培训、加工转化的研究。2、大力发展和使用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停药期、安全高效的微生态制剂。3、加强屠宰管理,建立肉品质量保障体系。第二节国外养猪概况一、发达国家的养猪生产。近30年来,发达国家的养猪生产向高产、高效和优质方向稳定发展,猪肉产量不断增加,存栏数却稍有减少。这反映出发达国家现代化养猪生产依靠的是先进的养猪科学、现代化的设备及经营管理的不断改善,降低了成本,以优质的猪肉占据了市场。造成发达国家近年来存栏数下降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单依靠技术进步即可满足猪肉的需求外,其它原因还有:城市化公害问题;缺乏劳动力或劳动力昂贵;养猪劳动同样被称为三K劳动(危险、繁重、脏臭);只有大规模现代化养猪才有利可图。二、发展中国家的养猪生产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养猪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和技术进步。1971~1981年是养猪存栏数大发展的时期,存栏数增加了49%,但猪肉产量只增加了34%;1981~1992年为养猪生产效益提高期,存栏数增加了21%,猪肉产量却猛增了99%。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养猪生产依靠传统技术,养猪科学落后,效益低下。8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养猪科学的普及、养猪生产商品化及优良猪种的引进,使养猪产肉量10年间倍增。三、生猪市场供需情况1、国内市场,每年生猪调入量,北京600万头,天津300万头,上海700万头,江苏苏南地区600万头,广东省2200万头,福建800万头。生猪调出量是:四川省调出肉猪60万吨左右,湖南省调出肉猪2900万头,江西省调出肉猪850万头,湖北省调出850万头,广西调出700万头,同时广西还调出大量仔猪销往广东、海南省。2、国际市场猪肉出口国包括:丹麦、荷兰、美国、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西班牙、中国。猪肉进口国包括: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俄国第一章猪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猪的起源与进化家猪是由野猪进化而来的,研究猪的起源与进化,对我们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猪种资源、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家猪的起源家猪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猪属、猪种。家猪的祖先即是野猪。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就已驯化了狗、羊,到了新石器时代前期,距今约一万年才驯养了猪。现今发现的最原始的猪骨化石是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贾尔木遗址中发掘的,距今8500年。但在我国桂林甑皮岩遗址中已发现距今约9000年的家猪骨骼,说明我国也是驯养猪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二、养猪历史。中国养猪历史应该有近万年的历史。在汉朝以前养猪业是以放牧为主的,汉朝以后养猪方式转为舍饲与放牧相结合,隋朝以后养猪已成为农家的重要副业生产,养猪方式改为舍饲为主。中国传统上把养猪积肥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三、猪的驯化。野猪驯化的条件概括为四点:第一,人类定居生活是驯化野猪的先决条件。第二,禁锢是驯化野猪的必要条件。第三,饲养管理制度的改变。第四,人工选择。家猪在人类的选择下,特征特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野猪的头、蹄和前躯很发达,中躯短而后躯小,产肉量少。人类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价值,在家猪的培育和选择上特别注意经济价值高的中后躯部位的选择,使之头部变得轻而短宽,背腰部增长,臀腿部肌肉变得丰满等。第二节猪的生物学特性猪的生物学特性是在自然选择的进化发展及家养驯化后人工选育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繁殖力高,世代间隔短。仔猪3~6月龄达到性成熟,性成熟后2个月即可进行初配,怀孕期短,为114天,可以当年留种,当年配种产仔,世代间隔短。猪为常年发情,又是多胎动物,胎产10头以上,一年可产2~2.5胎,一头母猪一年可提供仔猪20头以上。世代间隔:即留作种用的仔猪出生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猪的世代间隔为1~1.5年,而牛的世代间隔为4~4.5年。二、食性广,饲料报酬高猪是杂食动物,门齿、犬齿、臼齿都发达,胃是肉食动物的简单胃与反刍胃的中间类型,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可利用多种饲料原料。猪仅靠不太发达的大肠内微生物分解粗纤维,既不如反刍家畜牛、羊的瘤胃,也不如马有发达的盲肠,所以不能大量利用粗纤维。猪对饲料的转化率仅次于鸡,高于牛羊,料重比约3:1。猪的屠宰率高达70%以上,且骨骼所占的比例小,所以可食部分比例大。三、生长迅速,周转快,积脂力强。猪的生长速度很快,初生重本地猪为0.8~0.9kg;瘦肉型猪为1~1.5kg。1月龄的体重为初生体重的5~6倍,2月龄体重为1月龄的2~3倍。瘦肉型猪6月龄体重可达90kg以上,相当于初生重的80倍以上。四、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1、猪的嗅觉非常灵敏,猪对气味的识别能力高于人7~8倍,某些方面甚至高于狗。仔猪出生后靠嗅觉寻找乳头,固定后不会弄错,依靠嗅觉识别群体、圈舍等或有效地寻找埋藏在地下很深的食物,猪对外源激素也非常敏感。2、猪的听觉也很发达,猪可以迅速判断声源方向,能辨声音的强度、音调和节律。尤其是与吃喝有关的音响更为敏感。3、猪的视觉很弱,缺乏精确的辨别能力,视距、视范围小,不靠近物体就看不见东西。对光的刺激一般比声刺激出现条件反射慢得多,对光的强弱和物体形态的分辨能力也弱,辨色能力也差。4、猪对痛觉刺激特别容易形成条件反射。被打一、二次针或被电牧栏电击一、二次,就能生产较强的记忆。五、适应性强,分布广,但耐热性较差。猪对气候、饲料、饲养方式等的适应能力很强。但猪的皮下脂肪层厚,汗腺不发达,耐热性较差。猪需要的适宜温度为20~23℃。六、喜清洁,易调教。猪是聪明而且喜爱清洁的动物,采食、睡眠和排粪尿都有特定的位置,在生产中可训练猪进行“三点定位”。七、定居漫游、群体位次明显。猪在没有猪舍的情况下,猪能自找固定的地方居住。同窝出生的仔猪,过群居生活,合群性好,出外寻食时大多分散寻食彼此距离不远遇到不利时会集一起逃走,表现出定居漫游的习性。猪群内通过打斗的输赢建立位次关系,在相同品种的群体内,体重大的往往位次排在前列,若群体由不同的品种或品系组成,位次排在前面的猪,是战斗力强的品种或品系的个体。排好序后打斗行为即基本停止。一般猪合群后20~30分钟开始打斗,24小时停止战斗,48小时以后排好位次。但如果群体太大,会使位次关系不稳定。第三节猪的行为学特点一、采食行为1、好拱土、探究。猪喜爱拱土,野猪依靠拱土寻找地下的食物。猪对新鲜事物喜欢通过看、听、闻、尝、啃、拱等感官进行探究。2、嗜甜食。猪喜爱甜食,在猪栏中投入不同味道的饲料,猪首选的饲料是甜的。3、料型的选择。颗粒料、湿拌料优于粉料,最差为稀汤料。二、排泄行为。猪是家畜中最爱清洁的动物。能保持睡床的干洁,不在吃睡的地方排泄粪尿,而选择阴暗、污浊、潮湿的固定地点进行排粪尿。猪多在食后饮水或起卧时排粪尿。三、群居行为。猪有合群性,但也有竞争习性,大欺小、强欺弱和欺生的好斗特性,猪群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四、争斗行为。包括进攻、防御、躲避和守势等活动。建立位次关系、争夺饲料和地盘是争斗行为的主要原因。五、性行为。性行为包括发情、求偶和交配行为。六、母性行为。包括分娩前后母猪的一系列行为,如絮窝、哺乳及其他抚育仔猪的活动等。七、活动与睡眠。猪的行为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大部分活动在白昼,夜间有少量活动和采食。每天用于休息的时间,仔猪60%~70%,种公猪70%,母猪80%~85%,肥猪70%~85%。八、后效行为。后效行为也称条件反射行为,是猪生后对新鲜事物的熟悉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对饲喂的工具、食槽、饮水器等最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第二章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第一节猪的经济类型猪的品种很多,有多种划分方法:(1)依培育程度分:原始品种、培育品种、过渡品种;2)依产地或来源分:国外品种、中国品种;3)依成熟早晚分:早熟型、晚熟型;4)依经济用途分:脂肪型、瘦肉型、兼用型。一、脂肪型:脂肪型的特点是生产脂肪多,体躯短、宽而深,头颈重,体躯丰圆,皮薄毛稀,体质细致,耐粗抗热。具有早期沉积脂肪的能力,能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体脂肪,而种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转化为肌肉的能力较差。脂肪型猪的主要指标:瘦肉率45%以下,膘厚在5cm以上,体长大于胸围5cm以下,眼肌面积在19平方厘米以下。广西陆川猪是脂肪型猪的典型代表。二、瘦肉型:瘦肉型猪的特点是产瘦肉多,脂肪少,体躯长,头颈比例小,后躯腿臀发达,背线、腹线基本平直,四肢长而粗壮,生长速度快,能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转化为肌肉。主要指标:瘦肉率在55%以上,膘厚3cm以下,体长大于胸围15cm以上,眼肌面积28平方厘米以上。以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为代表。三、兼用型:瘦肉率在45%~55%,其体型特点、肉脂比例等各项指标都介于瘦肉型和脂肪型猪之间。我国一些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属于这一类型。第二节我国地方猪品种类型一、我国地方猪品种的特点。我国具有丰富的猪种资源,其共同特点是:繁殖力强,肉质好,性情温驯,能大量利用青粗饲料;但也存在着生长速度较慢,屠宰率偏低,膘较厚,瘦肉率偏低等缺点。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地方猪种的特征、特性还呈现出某些规律性的变化:1)体型上是“北大南小”;2)毛色上是“北黑南花”;3)在产仔数上,以长江下游的太湖猪为最高,向北、南、西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二、我国地方猪品种类型:我国地方猪品种一般按自然区域分类,共划分为六大类型,具体归属的猪种如下。华北型:民猪、八眉猪、黄淮海黑猪、汉江黑猪、沂蒙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