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肥料》教学设计泉州市城东中学蔡绿艳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四节《酸、碱、盐的应用》的第二课时,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涉及的内容包括常见化学肥料的分类,与农家肥相比较的优缺点,铵态氮肥的检验和施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拓展了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二、教学对象分析所教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城镇,极少数来自农村,对化肥知识知之甚少,很多学生只知道提高农作物产量要施用化肥,对化肥名称、施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都不了解。学生刚学完酸碱盐的知识,又要学习铵态氮肥的检验,要从原理上真正理解检验方法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三、教学设计思想这节课除了介绍课本中涉及的化学肥料的分类,与农家肥相比较的优缺点,铵态氮肥的检验和施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外,还补充了化肥对农业增产的作用,并结合具体实例介绍氮、磷、钾肥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化学的价值。同时,讲解了使用化学肥料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肥料为农业增产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化肥如果使用不当会带来负面影响,从中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方法,不仅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已经解决的问题,还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另外还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展示实物、启发引导、实验探究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益。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3)知道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氮肥、磷肥、钾肥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学会运用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事物的方法;(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和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化肥“利弊”的思考,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方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体验到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了解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在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铵态氮肥的检验;教学难点:铵态氮肥的检验;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教具准备教师用具:多媒体药品:氨水、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钠、尿素、磷矿粉、磷酸钙、硫酸钾、碳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铵学生收集:化肥样品、化肥包装袋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时间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min【展示】农作物因缺少肥料收成不好和肥料充足获得大丰收的对比图片。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多了,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大。我们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施用化学肥料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能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化学肥料》。观看,倾听,领悟化肥对农业增产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图片,可以引起悬念,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出即将介绍的化肥,体会学习化学肥料的重要性。3一、化肥1.常见的化肥及分类10min俗语说“人是铁,饭是钢,地里缺肥庄稼荒。”那么,农作物为什么要施肥?农民经常使用的肥料有哪些?请同学们将收集到的化肥样品和化肥包装袋展示一下。【提问】你能写出这些化肥的化学式吗?(巡视,及时纠错,抽查展示两位学生的答案,并请学生评论。)【讲述】根据书写出来化肥化学式中所含元素讲解化学肥料的分类。阅读书本相关内容,了解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汇报交流,观察各种化肥的形态,并将化肥名称写在黑板上。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合价知识,评论同学的书写是否正确。仔细观察,学会通过看肥料化学式的组成元素,判断肥料的种类。实物展示,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真实问题情景,将化肥知识与酸碱盐的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掌握知识。2.作用5min农作物一旦缺乏某种营养元素,作物就会出现某种症状。【展示】缺氮肥、磷肥、钾肥的植物与正常植物的对比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讲解】各种肥料的作用。观察图片,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并积极发言;明确各种化肥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自然。通过真实图片让学生感知到缺化肥的不良后果,自然体验到化肥作用。3.氮肥的分类2min【追问】给植物提供氮肥可使用氨水、含NH4+的铵态氮肥、含NO3-的硝态氮肥以及尿素等有机氮肥外,你还能想到利用哪些物质中的氮元素?理解思考各种氮肥的异同点。运用类比的方法来学习。4.氮的固定2min【讲解】空气中虽然含有大量的氮气,但植物通常只能吸收化合物中氮元素,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大豆等植物对氮元素吸收的特殊性和氮的固定。理解思考大豆等植物对氮元素吸收的特殊性和氮的固定。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学习。4二、化肥与农家肥的比较3min【过渡】古人云:“粪是农家宝,庄稼离它长不好。”这里的“粪”指的就是农家肥,你们知道农家肥和化学肥料有什么区别吗?【讲述】化肥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方面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不合理盲目地使用反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我们应该合理施用化肥,将化学肥料与传统的农家肥配合使用。学生畅所欲言,对比农家肥和化学肥料的优缺点。倾听,感悟化肥的利与弊。让学生了解化肥的两面性,增强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辩证思维能力。三、化肥的检验1、铵态氮肥的检验15min【展示几种铵态氮肥】这里有几种化肥,我想用实验方法来检验它们是什么化肥,如何来检验呢?我们来做如下实验:【投影】任务一:取少量碳酸氢铵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观察实验现象。任务二:取少量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小心闻混合物的气味。任务三:取少量硫酸铵于试管中,加入3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微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用硝酸铵、碳铵、碳酸氢铵做相同的实验。任务四:取少量硝酸铵于试管中,加入3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微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学生分组各选其中一种任务进行实验,并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去研究铵盐与碱反应的现象,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新知的能力。5【提问】1.为什么碳酸氢铵受热后固体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2.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什么气体?3.为什么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跟随老师的引导,利用已学的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和复分解知识理解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而归纳出铵态氮肥与碱混合加热都有氨气放出,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现象与已有的知识对铵盐与碱的反应原理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同时为将要介绍的保存方法埋下伏笔。2、铵态氮肥的保存方法2min【提问】根据铵态氮肥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你觉得铵态氮肥在保存时应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归纳出铵态氮肥的保存:(1)阴凉、干燥、防晒、防潮(2)避免与碱性物质混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并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3、其它化肥的检验2min【讲述】我们在实验室里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检验铵态氮肥,那么农民通常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化肥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02页“拓展视野”的内容:看看在农村,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化肥的。阅读教材内容,开阔视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习和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63min【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以及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还了解了化学肥料的使用,对农作物的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使用不当也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科学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新问题,仍然要依赖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希望大家努力学好化学知识,多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将来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贡献力量。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倾听,感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归纳、表达能力。让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树立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八、学习评价设计1.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采用笔试测验的方式进行。(50%)《化学肥料》10分钟测试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2CO3B.CO(NH2)2C.KNO3D.Ca(H2PO4)2(2)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钾肥的是()A.(NH4)2SO4B.NH4HCO3C.NH4NO3D.K2CO3(3)氮肥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浓绿;钾肥能促进作物茎秆健壮,增强抗倒伏能力;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小李家的庄稼茎秆细小,出现倒伏现象,则小李可选择施用的化肥是()A.碳铵(NH4HCO3)B.磷矿粉[Ca3(PO4)]C.磷酸二氢铵[(NH4)2HPO4]D.氯化钾(KCl)(4)李明同学到舅父家做客,看到一个化肥“蛇皮袋”上印有如图所示的商标,还嗅到一股刺鼻的气味。他向舅父解释说:(1)这包化肥是_________肥,能促进作物茎叶生长茂盛、碳酸氢铵:NH4HCO3净重:50Kg含氮量:≥17.5%防高温,防潮XX化学工业公司7叶色浓绿,每袋化肥中含该元素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___kg。(2)该化肥__________时容易分解,在施用是不能与____性的物质混合。2.学生活动评价(50%)“化学肥料”教学活动学生表现评价表班级姓名学号评价项目质性评价量化评价(等级分)具体评价内容填写具体事实满分自评互评师评1课前准备收集化肥样品及包装袋的数量102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式书写完全正确的个数以及错误原因分析103代表发言能否积极主动地代表小组发言、发言效果104实验操作能否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有效105表达和交流是否具有与他人合作、表达与交流的能力10等级总分50评语(教师填写)(说明:1、等级分的评价标准:单项表现优——10分,良——8分,中——6分,需努力——5分,特优——加2分;2、等级评定标准:7项总分50以上为特优、45—50为优、40—45为良、30—40为中、30以下需努力)自评(×4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30%)总评8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图片展示、启发引导、实验探究,对比等手段,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联系实际,学生既感到亲切,又感到有用;课堂上让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不是“我讲你听”,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取新的知识,用新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地发展。从学生上课情况、作业批改等多方面发现,本节课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根据物质名称书写化学式的能力参差不齐,在平时学习和总复习时要多练习,多强化。2.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没有预想中好,一些基本操作不够规范,平时要加强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3.教材中化肥知识很有限,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如化肥发展的概况和趋势等。4.可采取带领学生到附近农村访问、参观,邀请相关农业技术人员来校作一次“化肥”的专题讲座。5.可以结合生物课的学习,开展化肥对植物生长影响的课外实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