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的病理形态学观察陈宏智肖世文何书海(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动物科学系河南信阳464000)鸡马立克氏病(MalikRose'sDisease,MD)是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目前是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一,会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2~7月龄的鸡只多发,其特征主要是在神经、性腺、虹膜、内脏器官、皮肤肌肉等部位形成由多形态淋巴样细胞构成的肿瘤病灶[1]。根据MD的病变特点,其临床表现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等四种类型。在近几年我们接收的送检病例中以内脏型居多,说明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对养鸡业的危害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结合近年来收检的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病例,通过病理形态学观察的方法,现将其病变特点整理和描述如下,以期为临床诊断该型疾病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一些养鸡场送检的MD病鸡或病变内脏器官。1.2方法1.2.1剖检眼观通过病理剖检,肉眼检查病鸡尸体和内脏器官(肝、脾、肾、心、肺、性腺、腺胃、肠管等)的变化。1.2.2显微镜检取病鸡内脏器官病变组织,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后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2结果2.1剖检结果病鸡尸体消瘦,腹部膨大。剖开胸、腹腔可见多个内脏器官出现肿瘤性病变。肿瘤病变可见于心、肝、脾、肺、肾、性腺、腺胃和肠等器官,肝、脾病变最为多见。眼观可见心外膜水图1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内脏器官眼观病变(图中A为心脏;B为肝脏;C为脾脏;D为肾脏;E为肠;F为卵巢;箭头所示为肿瘤结节)肿、增厚,心脏肿大、变形,并有许多乳白色结节状肿瘤病变(图1-A);肝脏体积显著肿大,或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图1-B);脾脏体积明显肿大,形成有许多大小不一的肿瘤结节(图1-C);ED4FACB2肾脏多呈弥漫性肿大,或部分肾叶显著肿大、变形(图1-D);腺胃肿大、胃壁增厚,黏膜脱落,乳突模糊,或有肿瘤结节形成,切开腺胃胃壁可从切面流出乳浊样液体;肠段呈局灶性肿胀、增粗变形,盲肠扁桃体显著肿大、出血(图1-E);卵巢形成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图1-F)。部分病鸡睾丸、胰腺、法氏囊等器官肿大、质地变实,或形成肿瘤结节。2.2显微结果各内脏器官的组织学变化均以淋巴组织增生和形成肿瘤性病变为主要特征。各脏器的肿瘤病变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淋巴样细胞的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与浸润。增生与浸润的肿瘤细胞均由多形态的淋巴样细胞所组成,瘤细胞分裂象多见,受侵害的组织还伴有出血、细胞变性或坏死等变化。2.2.1心脏变化心肌内肿瘤组织沿心肌纤维间呈浸润性生长,或在局部形成肿瘤结节,使原有结构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残存的心肌纤维着色不匀,纵、横纹紊乱,轻度颗粒变性。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以心外膜处更为明显。2.2.2肝脏变化肝内肿瘤组织沿窦状隙或小叶间血管周围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使肝脏原有结构破坏。肝细胞索呈腺管样弥散于肿瘤组织内,肝细胞发生颗粒变性,并有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图2-A)。2.2.3脾脏变化脾脏内肿瘤组织生长旺盛,大面积脾组织被肿瘤组织取而代之,形成大片的肿瘤性病灶,使脾脏的原有结构严重破坏。2.2.4肾脏变化肾脏的皮质和髓质内均可发现肿瘤组织生长。肿瘤细胞在肾间质内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组织生长处间质增宽,肾小管原有结构破坏,残存的肾小管肾上皮发生颗粒变性;并有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图2-B)。图2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内脏器官显微病变H.E100×(图中A为肝脏;B为肾脏;箭头所示为淋巴样细胞)2.2.5法氏囊变化法氏囊黏膜上皮未见明显变化,黏膜皱褶增宽,皱褶内滤泡消失,大量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增生。2.2.6卵巢变化卵巢血管轻度扩张、充血,局部卵泡周围间质内可见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增殖。2.2.7肺脏变化肺脏充血、出血,间质内可见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增殖或形成肿瘤细胞增殖巢。2.2.8胃肠变化胃肠浆膜至黏膜固有层及肌层平滑肌纤维间肿瘤细胞弥漫性增殖。3小结与体会3.1根据MD肿瘤性病变侵害的部位或组织种类不同,可将其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皮肤型、眼型等4种类型[2]。从近几年收检病例中统计表明,内脏型最多,神经型和皮肤型次之,眼型最少。3.2肿瘤组织分布于各组织器官的间质内,呈弥漫性浸润性增殖。瘤组织内可见少量网状纤维,瘤细胞大小形态差异较大,核呈圆形或卵圆形,与不同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相似。小的瘤细胞比淋巴细胞核浓染,缺乏胞浆,大的瘤细胞核大而淡,多偏于一侧,胞浆弱嗜碱性,形态类似浆细胞。AB33.3有关本病的防制,疫苗接种仍是防制本病的关键。早期感染是引起免疫鸡群超量死亡的主要原因,因为疫苗接种后需7天才能产生坚强免疫力,而此阶段时间内在出雏室和育雏室都有可能发生感染。因此,以防止出雏室和育雏室早期感染为中心的综合防制措施对提高免疫效果和减少损失亦起重要作用[3]。所以,雏鸡出壳后4小时内进行MD的免疫接种效果最好,而超过4小时以上,时间越长效果越差,这是各孵化厂在接种MD疫苗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参考文献[1]彭西,崔恒敏.鸡马立克氏病的病理形态学观察[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5(9):10~11.[2]陈宏智主编,《动物病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80~181.[3]蔡宝祥主编,《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13~318.作者简介:陈宏智(1956-),男,汉,河南商城县人。现任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动物科学系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动物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