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1、21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电力B.太阳能C.核能D.氢能2、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3、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1/2O2(g)△H=+241.8kJ/molH2(g)+1/2O2(g)=H2O(1)△H=-285.8kJ/mol当1mol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A.吸热88kJB.吸热2.44KJC.放热44kJD.吸热44KJ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燃烧热B.1molC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C的燃烧热C.1molH2燃烧生成气态H2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H2的燃烧热D.相同条件下,1molH2O(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和O2化合生成1mollH2O(l)放出的数值相等6、已知在等温等容条件下,有如下可逆反应,2A(g)+2B(g)3C(g)+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途径一:A、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途径二: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6mol/L,2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二两种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浓度相同B.一.二两种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含量相同C.达到平衡时,一途径的反应速率为v1,等于二途径的反应速率v2D.达到平衡时,一途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二途径混合气体密度相等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221H(g)O(g)2══2HO(g)H241.8kJ/mol2B.423CH(g)O(g)2══2CO(g)2HO(l)H607.3kJ/molC.242CH(g)3O(g)══2CO2(g)+2H2O(l)H1411.0kJ/molD.H(aq)OH(aq)══2HO(l)H57.3kJ/mol8、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s,)O(g)石墨══2CO(g)H393.5kJ/mol2C(s,)O(g)金刚石══2CO(g)H395.4kJ/mol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反应D.金刚石转化为石墨为放热反应9、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g)+3B(g)=2C(g)+2D(g)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①v(A)=0.15mol/(L·s)②v(B)=0.6mol/(L·s)③v(C)=0.4mol/(L·s)④v(D)=0.45mol/(L·s)。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10、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Av、Bv、Cv表示,已知2Bv=3Av、3Cv=2Bv,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A+3B=2CB.A+3B=2CC.3A+B=2CD.A+B=C11、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相等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12、设C+CO22CO-Q1(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1,N2+3H22NH3+Q2(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1和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增大,减小D.减小,增大13、对于可逆反应A(g)+B(g)C(g);△H<0,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C%)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314、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5、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A.0.50mol/LB.0.60mol/LC.0.45mol/LD.0.55mol/L16、水的三种状态的熵值关系式()A.固态液态气态B.液态固态气态C.气态液态固态D.气态固态液态17、对于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下列反应:C(s)+O2(g)CO2(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增加压强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增加木炭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18、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如下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B.将容器容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为原来的1/2C.若增大压强,则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19、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B.通入稀有气体He使体系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4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20、利用反应:2NO(g)+2CO(g)2CO2(g)+N2(g)△H=-746.8kJ·mol-1,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二、填空21、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C与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CO和1molH2,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2)1mol甲烷(CH4,常温下为气态)燃烧时,生成液态的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366.8kJ的热量。(3)1mol铜粉末与适量氧气反应生成固体CuO,放出157kJ的热量。(4)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1mol液态肼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534kJ的热量。(5)、氢氧化钾稀溶液与硝酸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的热量.22、已知:①2C(s)O(g)══2CO(g)1H393.5kJ/mol②21CO(g)O(g)2══2CO(g)2H283.0kJ/mol(1)反应21C(s)O(g)2══CO(g)△H=kJ/mol;(2)12g碳在空气不足时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CO,损失热量约为kJ。23、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态。(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反应(放热或吸热)。24、2.右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根据图像所给信息,求(1)前2min内A的平均消耗的速率。(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25、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氨的合成和应用是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传统哈伯法合成氨工艺中相关的反应式为:N2+3H22NH3⊿H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升高温度,K值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三、计算题(12分)26、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相混合于容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计算(1)x值(2)A的转化率(3)生成D的反应速率27、某温度下,H2(g)+CO2(g)H20(g)+CO(g)的平衡常数K=49,该温度下在密闭的容器甲中充入0.01mol/L的H2和0.01mol/L的CO2,请计算,(1)平衡时H2的转化率(2)平衡时CO2的浓度6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答题卡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27、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