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物流业发展状况(一)社会物流总量快速增长2010年,全区货物运输量达到14.6亿吨,上年增长24.8%。其中,铁路6.1亿吨,增长17.1%;公路8.5亿吨,增长20.2%,民航1.2万吨,增长52.1%。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增加值达到923.9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17%。全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二)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铁路、公路、航空场站和货物运输枢纽等设施明显改善,以现代物流理念建设的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得到较快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区铁路线路运营里程950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5万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加2500公里和7万公里;民航货运业务机场11个;已建成投资亿元以上的物流园区54个,年营业额240亿元;在建投资亿元以上的物流园区90个(其中口岸物流园区9个),总投资规模640亿元左右,有些物流园区已在全区乃至全国物流市场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辐射力。(三)物流市场主体快速成长通过改造、改制传统的国有运输和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等途径,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模式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培育了红山、松山、阿康等一批区域性物流园区和安快、中昊、巴运、通运、内蒙古物资储运等一批本土物流企业,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和各种服务模式的第三方物流市场主体。据盟市统计上报的数据汇总,截止2010年底,全区注册登记的物流企业达到1600家,从业人员20万左右。其中,自治区备案的物流项目73个,盟市备案的物流项目110个;两级备案的物流园区和企业已建成投产的共85家,从业人员达8.7万人;3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23家。(四)专业化物流体系初步形成围绕工业化发展,以煤炭、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为重点,推动建设了一批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初步形成了工业物流体系。围绕城乡居民消费,加强商业网络等新兴业态,推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汽车下乡,培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商业物流体系。围绕煤炭、石油、木材、矿产品等产品的进口和食品、服装、机电等产品出口,加强口岸建设,积极承接国际物流外包业务,国际物流得到较快发展。(五)物流业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运输和仓储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重点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企业注重采用信息管理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BC条形码技术、RFID无线射频管理技术以及立体高层货架、托盘、集装箱等物流新技术、新装备,增加了金融、保险、通讯、信息、法律服务等专业配套服务功能,物流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部分地区、物流企业积极整合信息资源,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批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二、制约物流业发展的问题物流业是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和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对于拉动经济、扩大就业、稳定物价、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但物流业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一)物流园区审批手续繁多耗时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在审批过程中涉及发改、国土、规划、建设、商务、工商、税务、运管等多个部门,相关审批程序和手续繁多,导致项目从立项到获得审批花费时间较长,建设周期过长、成本增加,投资回收期拉长,也错失发展商机。(二)物流业用地受限目前我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是园区化发展,大中型物流园区成为发展物流业的重要载体,也是物流业发展的趋势;而一般物流企业也必须建设仓库、场站等基础设施。这就决定了物流业和工业、商业的最大区别是用地多,而且这一特征会随着经济发展、消费增长越来越突出。我区物流园区建设所需要的用地性质一般是商业用地或工业用地。由于建设用地指标所限,物流园区建设受到的限制更为严重。因此物流业发展受到制约。(三)物流业税费负担较重物流业的税费负担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教育附加等,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是最沉重的负担。物流业发展的特点是投资大、占地多、利润薄、投资回收慢。由于物流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在土地出让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获得土体使用权之后每年要缴纳土地使用税。据了解,赤峰红山物流园区执行的标准是8元/平米.年;鄂尔多斯东胜汽车博览园的标准是12元/平米.年;达拉特旗罕台煤炭物流园区是25元/平米.年。这样的税负对于占地多、容积率低、利润薄的物流业已经是负担沉重,而在企业建设期和运营初期就更加不堪重负。(四)物流业尚未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物流、配送是城市必须的功能之一,但多年来城市规划中没有物流应有的一席之地。表现在:一是在城市整体规划中没有物流业的位置,而已有的物流配送站点也常常是拆迁对象,被迫搬到远离城区的地方,加之布局不合理,往往导致货物的“最后一公里”运输成本高于一千公里。这也是物价上升的重要根源。二是物流业发展受到限制。由于物流园区占地较大,库房、场站、车辆等较多,显得凌乱,为追求城区美化,物流园区也被有关部门要求迁移出城市更外围的区域,这些迁出的物流园区用地被用来发展房地产等利润率较大的行业。(五)物流行业融资较难由于物流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信用等级较低,同时物流企业资产以运输车辆为主,不能作为贷款抵押物,因此物流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即使争取到了贷款,基本上都是流动资金贷款,期限短、利息高。而国家和自治区对发展物流业以及信息化建设的项目贴息和专项扶持资金渠道单一、额度较低,对投资较大的项目来说解决不了关键性问题。资金短缺成为物流企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六)物流企业运营成本较大公路运输是物流企业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同时也是运营成本最大的环节。路政部门罚款频繁、过路过桥费过高、燃油费不断上涨等因素造成企业运输成本不断上升,同时造成“超载—罚款—超载—罚款”的恶性循环。(七)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国家、自治区对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虽然较大,但仍不能满足我区物流量快速增长的需要。主要体现在:高速公路等主干公路建设力度较大,但与其相连的支路和省道等公路的建设没有同步跟进。110国道等道路已无法满足现有的需要。铁路建设进程缓慢,煤炭等大宗产品出区通道受铁路运力的制约,被迫使用公路运输,不但造成公路堵车、道路设计使用年限缩短等现象,还导致了企业运输成本的增加。(八)物流信息及信息系统还不健全物流公共管理信息平台、物流业务信息交换平台、企业物流信息处理平台在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尚未达到整体优化的目标,现代物流信息化步伐亟待加快。物流信息的脱节导致全社会物流成本急剧增加,供需失衡。(九)复合型物流人才相对匮乏物流企业对于现有的管理人才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培养,使得当前从事物流的人员相应地缺乏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物流毕业生多数认为我区的物流企业规模小管理落后,难以施展才华,造成了我区物流专业学生外流的形势。从而不利于物流企业的发展。三、加快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发展目标,使物流业加快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尽快制定并实施鼓励物流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包括立项审批、土地审批、规划建设审批以及工商、税收、信贷等各方面给予优惠;税费优惠政策;融资优惠政策;土地指标优惠政策等。(二)将物流产业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凡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必须有物流业建设布局内容。(三)加强资金引导和扶持。国家从2009年开始,分中央预算内物流业补助资金和物流业振兴切块资金两项对我区的物流企业资金支持,每年2000万元以上。建议自治区财政每年拿50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物流业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引导和调动全社会发展物流业的积极性,重点引导民营企业,特别是本土民营企业投资物流业。(四)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由政府出资建设内蒙古物流信息平台,为全区物流企业提供免费服务。(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建立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培训办学机制,规范发展物流职业资格岗位培训认证工作,重视高端和复合型现代物流人才的引进,加快培养各层次物流人才。(六)引导物流产业规范发展提升水平。研究物流A级企业奖励办法,引导、调动企业晋升A级企业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企业加强自身管理和建设。引导中小物流企业进驻物流园区,推动物流企业规范管理。加快构建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现代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