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英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识字与写字(1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1)风骚.()(2)荒谬.()(3)震悚.()(4)奔.丧()(5)克.扣()2、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1)鸿hú()(2)zhé戍()(3)fú然怒()(4)qìn园春()(5)妖ráo()二、经典诗文积累(错字、漏字、添字均减分,一字一分)(30分)1、按原文填空(共5道小题,每小题1分,选做4道,多做不加分,共4分)(1)足蒸暑土气,。(2),长河落日圆(3)落红不是无情物,。(4),五十弦翻塞外声(5),人迹板桥霜。2、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共4道小题,选做3道,每小题2分,错一字减1分,共6分,多做不加分)(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意思一致。(2)《望江南》一词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内心的痛苦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片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委婉表达词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典诗文默写。((1)(2)小题必做,(3)(4)小题选做一个。古诗词不用写题目和作者。)(20分)(1)默写《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0分)(2)默写李清照《武陵春》整首词(5分)(3)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整首词。(5分)2(4)默写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整首词。第(1)题默写纸第(2)默写纸选做题默写纸3三、阅读(50分)(一)有一种情感永不泯灭(13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妇女,她的儿子三岁那年,被人贩子拐走了。她受不了这个打击,精神崩溃,神经错乱,半疯半傻的。她有时候很平静,有时候见人就打,见东西就摔,弄得家里不得安宁。家里人实在没有办法,将她送进了市郊的精神病院。妇女入院的第三天,就从精神病医院跑了出来。离精神病医院不远,有一家乡里办的鞭炮厂,此时正接近中午大门口的保安恰好进屋去接一个电话,就在这一会的空当,疯女人跑进了厂里。她径直闯进生产车间,顺手抓起一些东西就往地上摔,等车间里的几个工人和保安跑来制止她时,她正举起一个小铁箱,要往地上摔。几个工人和保安看到这个场面顿时吓傻了,一个个目瞪口呆,甚至忘了往外跑。因为这个疯女人举起的小铁箱,是一箱用来做鞭炮的火药,这箱火药一落地,强烈的撞击很可能会引起火药的爆炸,进而会引发周围更多成品和半成品的爆炸,后果不堪设想!这时,有人反应过来向她叫喊:“放下它!放下它!”但是疯女人只是看了他一眼,反而更高的举起了火药箱。保安急得大叫:“别动,那是火药,摔下来,你自己也会没命的!”但疯女人显然不明白他们的话,看着他们笑起来。情况万分紧急!保安和工人们想拼命冲上去,夺下疯女人手中的火药箱,但他们又不敢动,怕这样做反倒激发这个疯女人迅速地把火药扔下去!眼看着一场巨大的灾难就要发生了,车间里的人们纷纷跑出来,往工厂的大门外跑。就在这时,一直在追寻疯女人的精神病医院的医生赶到了,医生看到这些工人一边跑一边大喊大叫:“疯女人要摔炸药了······”医生从这个混乱的场面和人们惊慌失措的喊叫声中猜到疯女人就在这个鞭炮厂里,立刻冲进了厂里并迅速冲进了车间。果然不出所料,医生看见几个工人远远的围着那个疯女人,而那个疯女人手中正举着一个小铁箱,医生顿时意识到那个小铁箱的危险性和重要性,说时迟那时快,医生灵机一动立即冲疯女人叫了起来:“别摔了你的孩子!”医生刚说出这句话,只见那个疯女人顿时愣住了,她睁大一双无神的眼睛,直直的看着医生,那箱火药却仍举在头上,没有立即落下来。医生又大声而和蔼的说了一句:“你手上举的就是你的孩子。”疯女人的神情立即安定了许多,她将举在头顶的火药箱放了下来,紧紧抱在怀里,低头打量着怀里的东西。就在这一瞬间,保安和工人们冲了上去,夺下那箱火药。所有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时有两个人紧紧抓住疯女人就往外走,而疯女人还在呜呜乱叫着要抢回那个小铁箱,一场重大的血腥的灾难就这样避免了!人们把目光投向医生,人们感激他,又钦佩他。在他们看来,医生“别摔了你的孩子”和“你手上举得就是你的孩子”这两句意思一样的话具有无比神奇的力量,因为这个疯女人什么话也听不明白,也听不进去,却“听懂”了这两句话的“含义”。4医生一边告诉人们把疯女人送回精神病院去,一边对大家说:“我能说出这样两句管用的话,是因为我知道她的病根,我能找到她心灵深处最牢固,也是最能唤起她的记忆的一丝东西——那就是她当年丢失孩子的苦痛和她对自己孩子的身后的母爱。虽然她现在疯了,她精神错乱了,但是她有时候是平静的,她还没有病到完全丧失母爱的程度,只要那一丝尚未泯灭的母爱还存在,她的病还是有希望治好的。”是的,不管什么人,只要他还有一点点爱心,就能启动她的心扉,唤醒他爱的本能,就可以制止她的“疯狂”和”错乱”,就可以让她学会“理智”和“善良”。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3分)——————————————————————————————————————————————————————————————————————————————2、根据文意说说医生的话“具有无比神奇的力量”的原因是什么。(2分)——————————————————————————————————————————————3、从文章内容看,文题中的“有一种情感”指什么?为什么这种情感永不泯灭?(4分)————————————————————————————————————————————————————————————————————————————4、文章花大量笔墨渲染疯女人“疯”的程度,目的何在?(4分)————————————————————————————————————————————————————————————(二)国家大剧院(13分)国家大剧院外观像一个倒扣的半边蛋壳,壳体表面由2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组成,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每当夜幕降临,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从紧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进门后,便是长达80米的水下廊道。廊道顶部全部采用玻璃天花板,上方的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墙壁上,与墙上疏密有致的气泡形装饰相映成趣,让身在其中的人们仿佛徜徉在一个亦真亦幻的“未来水世界”。过了水下廊道,就走进了橄榄厅。橄榄厅因其空间形状酷似一颗橄榄而得名。两扇大门凝重典雅,其上各有180个椭圆形凸起,既是中国古老门钉的变形演化,又是现代设计的点缀艺术。再往内走,就到了目前堪称全球剧场之最的开阔空间——公共大厅。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顶,可以将整个北京工人体育馆笼罩其中。穹顶由名贵稀有的巴西红木拼装而成,明朗大气的深红色调暗含中国传统审美意趣。穿过大厅,终于看到了国家大剧院的主建筑——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场,三者功能不同,主色调和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5歌剧院古朴的铜门向两侧缓缓打开,一道“竹帘”从三层楼的高处垂直而下,隐隐透出淡黄色。近看,“竹帘”竟是极细的金属管编成的,时隐时现的黄色其实是纬线的颜色。这给歌剧院披上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面纱。音乐厅的银灰色调从厅的外墙一直延续到室内,灯光打在沙丘般凹凸起伏的墙面上,光影交错,墙体的柔和感与天花板的壮丽雕塑感形成强烈对比,使音乐厅显得清新而高雅。上演京剧和话剧的戏剧场虽然不算大,但场内墙壁上的紫色、暗红、橘色、黄色的竖条纹规则相见,使戏剧场显示出沉静中见跳跃的美感。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壁纸竟是由浙江丝绸经过防火处理后织成的。信步国家大剧院,你会看到处处都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处处都洋溢着科技与艺术的浓郁气息。在不知不觉间,你的情绪就会被带向另一个故事场景……5、文章说明了国家大剧院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6、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由向的顺序来介绍国家大剧院的。(3分)7、请从文中提取相关短语,概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各自的主要建筑风格。(3分)“歌剧院”的主要建筑风格是:。“音乐厅”的主要建筑风格是:。“戏剧场”的主要建筑风格是:。8、文章首段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三)阅历与读书(12分)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6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作者:赵迎辉。有删改)9.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10.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11.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12.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7(四)隆中对(节选)(12分)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