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法试题1一.单选题(每一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A)。A.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B.物质帮助权C.报酬权限D.休息休假权2.(B)是劳动权的核心。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B.就业权和择业权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3.所谓(C)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法定权利和约定权益。A.基本保护B.优先保护C.全面保护D.部分保护4.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时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即政府、工会、(D)共同参与决定。A.企业B.员工C.员工代表D.企业家协会5.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是(A)。A.自由性B.社会性C.互济性D.补偿性6.(B)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A.劳动法律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7.(A)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A.劳动法律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8.(C)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A.劳动法律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D)。A.劳动法律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10.将①宪法、②劳动法律、③行政法规按照法律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②①③10.(B)不具有法律效力。A.立法解释B.任意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11.(A)是雇员与雇主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A.劳动合同B.雇用规则C.司法解释D.集体合同12.(D)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A.劳动合同B.判例法C.司法解释D.集体合同13.(C)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遍的法律确信为基础。A.法官法B.判例法C.习惯法D.成文法14.(A)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A.劳动法的体系B.劳动法的渊源C.劳动法的原则D.劳动法的内容15(B)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B.劳动标准制度C.职业培训制度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15.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标准为(D)劳动标准,具有单方面的()。A.最高,非强制性B.最低,非强制性C.最高,强制性D.最低,强制性16.(D)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其功能是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和生育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帮助和补偿。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B.劳动标准制度C.职业培训制度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17.劳动法监督检查的(A)既包括《劳动法》各项规定的实施状况,也包括劳动法律部门各项劳动法律规范的实施状况。A.内容B.目的C.客体D.方式18.(A)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C.劳动行政关系D.劳动服务关系19.劳动关系的产生是以劳动条件的(C)为其条件。A.合并B.具备C.分离D.完整20.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B)A.劳动权利B.国家意志C.劳动者权利D.法律渊源21.(A)即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权利义务关系。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劳动法律渊源22.(C)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A.法律文本B.双方当事人C.劳动合同关系D.法律渊源23.(B)是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和保障劳动关系的运行而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行政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劳动法律渊源24.(C)是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之间,在劳动服务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劳动法律渊源25.(D)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A.劳动法律原则B.劳动法律渊源C.劳动法律体系D.劳动法律关系26.运用劳动法的各种调整方式将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A)调整。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227.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D),雇主和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文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A.劳动关系B.法律关系C.劳动合同D.双务关系28.劳动法律关系的(A)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既雇主与雇员。A.主体B.客体C.内容D.事实29.(A)的人是指身体健康,有完全行为自由,18周岁以上的男性劳动者。A.完全劳动行为能力B.限制劳动行为能力C.无劳动行为能力D.部分劳动行为能力30.劳动法律关系的(C)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A.原则B.客体C.内容D.事实31.劳动法律关系的(B)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A.原则B.客体C.内容D.事实32.依据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和(D)。A.劳动法律形式B.劳动法律渊源C.劳动法律体系D.劳动法律事件33.(A)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A.劳动法律行为B.劳动法律渊源C.劳动法律体系D.劳动法律事件34.(D)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的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A.劳动法律行为B.劳动法律渊源C.劳动法律体系D.劳动法律事件二.多选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1.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ABCDE)。A.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B.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C.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D.高度的稳定性E.高度的权威性2.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CDE)。A.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B.作为指导性的法律规范C.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D.指导劳动法的实施E.有助于理解、解释劳动法3.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是(ACE)。A.保证劳动者劳动权原则B.平等就业权原则C.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D.自由择业权原则E.物质帮助权原则4.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BDE)。A.平等就业权B.基本保护C.自由择业权D.全面保护E.优先保护5.下列属于劳动权的是(ABCDE)。A.平等就业权B.劳动报酬权C.自由择业权D.休息休假权E.职业培训权6.下列属于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是(ABCDE)。A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B平等协商的权利C集体协商权D共同决定权E知情权7.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有(BCD)。A.自由性B.社会性C.互济性D.补偿性E.知情权8.下列属于法律渊源的有(ABCDE)。A.劳动法律B.行政规章C.正式解释D.雇用规则E.地方性劳动法规9.根据解释主题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ABC)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任意解释E.合同解释10.下列属于劳动法构成体系的有(ABCDE)。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B.劳动标准制度C.职业培训制度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E.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1.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A.社会保险的体制B.社会保险的项目C.社会保险的种类D.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E.社会保险的筹集、运营和管理12.按照劳动法的所有制结构模型,将劳动法体系划分为(ABCDE)。A.国有企业劳动法律制度B.集体企业劳动法律制度C.股份制企业劳动法律制度D.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劳动法律制度E.外商投资企业劳动法律制度13.劳动法体系的构成为(ABCD)。A.劳动关系法B.劳动标准法C.劳动保障法D.劳动监督检查法E.劳动合同法14.劳动关系法的构成为ABCDE】A劳动合同法B集体合同法C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D职工民主管理法E劳动争议处理法15.劳动标准法的构成为(CDE)。A.劳动合同法B.集体合同法C.工作时间法D.工资法E.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16.劳动保障法的构成为(ABCD)。A.促进就业法B职业培训法C社会保险法D.劳动福利法E.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17.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为(DE)。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存在现实劳动关系E存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18.劳动法律关系主要包括的类型为(ABC)。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民事劳务关系E.劳动关系的现实形式19.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ABDE)。A.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B.其内容是权利和义务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双务关系E.具有国家强制性20.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DE)。A.用工权利能力B.用工行为能力C.劳动休息权利D.劳动权利能力E.劳动行为能力21.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关系的(ABC)。A.主体B.内容C.客体D.出发点E.归宿322.法律通常将自然人分为(ABC)。A.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B.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C.无劳动行为能力人D.部分劳动行为能力人E.丧失行为能力人23.各类用人单位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AB)。A.用工权利能力B.用工行为能力C.劳动休息权利D.劳动权利能力E.劳动行为能力24.劳动法律行为包括(ABCDE)。A.合法行为B.违约行为C.行政行为D.仲裁行为E.司法行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权利主体适用于《劳动法》的有(C)A.国家机关公务员B.大型企业国务院稽查特派员C.电脑公司硬件组装员D.家庭保姆2.特殊就业群体人员不包括(C)A.妇女B.残疾人C.未成年人D.少数民族人员3.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于(D)A.1900年B.1906年C.1918年D.1919年4.我国《劳动法》发生效力的时间是AA.1995年1月1日B.1994年7月5日C.1994年1月1日D.1995年7月5日5.《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C)A.10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6.下列人员中不能够依法实行综合计算工作制的是(C)A.外勤人员B.出租车司机C.电脑公司软件设计人员D.铁路巡检工7.《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订于(D)A.1994年B.1995年C.1998年D.1999年8.离休干部所发工资是原工资的(B)A.120%B.100%C.95%D.90%9.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应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偿金,该比例为(C)A.10%B.20%C.25%D.50%10.恒大公司安排工人刘路春节期间上班。根据劳动法,该公司应支付其不低于原工资报酬的(C)A.150%B.200%C.300%D.100%11.因工残疾依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不同,分为(D)A.4级B.5级C.8级D.10级12.依照我国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何种下述事故,应由主管部门会同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调查组(C)A.轻伤B.重伤C.死亡D.重大伤亡13.某女职工生下一对双胞胎,其产假应不少于(C)A.75天B.90天C.105天D.120天14.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B)A.初级技术工人B.中等技术工人C.高级技术工人D.工程技术人员15.离休待遇是对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所规定的离职休养待遇,最晚可享受该待遇的时间是(C)A.1938年9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B.1945年8月14日前参加工作的C.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的D.1949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16.《企业职工奖惩条例》(1982年4月12日)的发布机关是(C)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务员会C国务院D国家经贸委17.下列情形中属于行政处分的是(D)A.罚款B.停发工资C.刑事制裁D.开除18.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C)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强制执行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强制执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