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总控工技能鉴定培训教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化工总控工技能鉴定培训教程第一章绪论1.1开展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取证的目的及意义1.1.1加快高技能人培养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21世纪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跨国公司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张,经营全球化已经成为各个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这种全球化战略已不再等同于过去通过异地生产或销售来占领市场的传统战略。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所有权的情况下,制造出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正在成为制造业全球化战略推进的主要方式。具体地说:一是制造业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国外生产厂商按其要求生产产品,制造业公司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进行产品销售;二是制造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零部件加工制造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在考虑利润昀大化、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近年来日、美、欧跨国制造公司均在实行新的分工,在亚洲建立零部件生产商,加速推进企业联合和技术合作。此外,还建立起了越来越完整的生产、销售和出口的产业链,不断强化发达国家企业与亚洲企业的合作网络。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的发展时机已经到来。我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吸引世界加工制造业来华开展技术投资与合作的关键性因素,正如2004年1月24日《参考消息》所报道:“以至于工业家们现在都必须转向中国,这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想收益于中国的低生产成本,而且是因为他们的顾客在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入世”以来,跨国公司尤其是制造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日益活跃,目前全球500强跨国公司中有400多家已经来华投资或准备来华投资。20世纪80年代,1外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特别是纺织业和服装业。1992年以后,外商直接投资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部门,尤其是化工、机器制造、运输设备、电子与电信等部门。在90年代下半期,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的外资投资相对停滞,IT产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注:国际金融时报,2002-11-11)。在这一全球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和促动下,中国加工制造业近年呈现促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在改革开放的20年间,中国GDP排名迅速上升,2006年,中国GDP世界排名已经位居第四,加工制造业成为国家GDP增长主力,其贡献率过半。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引资大国,以近两年为例,2005年吸引国际投资超过600亿美元,外资投资中制造业的项目数目比重达72.96%:2006年达570亿美元,占到亚太地区全部FDI的57.6%。此外,中国在世界贸易中也占有了一定优势地位,出口总额占世界总出口的5%,其中制造业产品占九成。2006年进出口额更达8512.1亿美元,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进口4128.4亿美元,十余年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份额中仅占5%~6%,基本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为主,在全球的经济比重与地位、产业结构与市场集中度、核心技术与国际竞争力,与先进的工业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正在经历由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化的艰难关键发展阶段。从国际经合组织对亚洲各国主要产品的有关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目前在服装产品为首的杂货产品方面竞争力较强,机械、原料类产品的竞争力居中,而在化工类产品方面竞争力明显较弱。反映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面对国际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现实要求,中国加工制造业的综合创新能力不强,存在产业制造能力与技术能力不对称的现象。正如《2002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制造与技术创新》一书中指出的:“一是普遍的基础技术水准比较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近几年发展速度不快,没有跟上国际潮流,差距越来越大;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与“中国制造”2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偏差,没有以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而与这两方面矛盾紧密相关的因素就是加工制造业的人力资源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同步。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技能人才普遍匮乏,尤其在化工产业。正如国务院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概括的:“从总体上看,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当前,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成为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国务院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还特别情调:“在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到十一五期末,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要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实现这一建设目标的根本在于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立起与之产业结构相适应的职业标准,围绕职业标准开展全方位的各层次各渠道的职业工种资格取证培训与考核,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出一批批适应当今我国加工制造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实现我们经济腾飞的共同梦3想!1.1.2开展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取证培训是化工产业技术进步的发展需要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势分析,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石油和化工产业仍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支柱型产业的重要位置,成为中国加工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从国家石油化工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分析,“十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十五”期间为例,原油探明新增储量达到47.6亿吨,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达到2.74万亿立方米。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与“九五”末期相比,在53种重点石油和化工产品中,有40种产品产量增长超过50%以上。石油和化工行业人均销售收入是全国工业平均值的1.9倍,人均实现利润是全国工业平均的3.6倍,资产收益率是全国工业平均值的2.3倍,经营收益率是全国工业平均的1.9倍。我国不仅成为石油化工的消费大国,同时也成为生产大国,有1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硫酸、化肥、燃料、合成纤维2005年居世界第一。虽然从世界加工制造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水平看,我国的石油和化工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优势还不够明显,但作为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加工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将会加大力度支持石油和化学产业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尤其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继续将石油和化工作为支柱型产业来加快发展,并以此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以上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作为我国加工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业分类标准中,在制造业所包括的30个行业中,石油和化工占据7个),其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在于加快企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自身知识产权的占有率,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更需要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提供必需的人力资源保障。随着产业发展,一方面职工队伍在不断地增加,据国家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统计,2005年,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员工增长率为3.36%,职工总数增加了205800人。另一方面,石油和化工是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加工装备技术的不断提升,加工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产品种类的不断扩展,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势必成为影响整个产业链技术进步的关键4性因素,正在受到整个行业各企业的高度重视。以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和中国石油化工人才摇篮的兰州石油化工公司为例,计划到“十一五”末,培养高级工1000人,技师600人,高级技师50人,形成企业加工装置技术操作的核心竞争力。可见,加快石油化工总控工这一石油化工综合性工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整个产业的共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潮正在各石油和化工企业中蓬勃兴起。另外,为了扭转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进程中高技能人才普遍匮乏的不利局面,加快提高中国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的速度,国家近年来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其作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加紧实施,在依靠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将职业院校作为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务院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特别提出:要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对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各类职业院校,要规范办学方向和培养标准。要求职业院校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实训方案,采取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导师制等多种方式实施培养。走工学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力求通过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实施过程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道路。同时还指出:要在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努力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开发与后备高技能人才评价要求相适应的课程标准。选择部分职业院校进行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取得预备技师资格的毕业生在相应职业岗位工作满两年后,经单位认可,可申报参加技师考评。推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制度,为劳动者提供专项职业能力公共认证服务。编写本教材的目的,正是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一项具体举措。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主要依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化工总控工职业标准,结合石油化工企业目前化工工艺技5术进步要求,以及石油化工类职业院校目前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现实条件和教学要求,在反复研究总结化工总控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化工总控工取证国过程中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三个层次只有标准的不同知识和能力标准,选择了一些相关的通用性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将它们组合成7个教学单元,在每个单元中采取回答问题的方式,编制了一定量的单元知识技能题目,帮助参加取证人员在学习中领会和理解,并熟悉其相关的技能操作要领,通过学习与培训,使得他们达到国家化工总控工岗位职业标准,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关职业标准层次,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成为石油化工企业装置工艺操作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和装置工艺专家,为企业装置工艺技术进步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1.1.3化工总控工培养目标定位前面已经提到,石油化工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它的特点的是连续型生产过程,不允许对生产中发生的问题随机停车处理。而且,因加工环境绝大多数处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及腐蚀条件下,要求对生产工艺操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及时的处理。否则,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恶性事故,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化工类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于一般加工制造业通用性工种的职业能力定位。不仅要求工艺操作人员熟悉加工装置工艺流程,具备驾驭装置的操作技能,还需具备相关的化学、化工专业理论和冷静科学的思维判断力和迅速果断的问题处理能力。为此,本教材除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所涉及到的知识和能力设计相关内容外,还利用多年与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互惠互利的有利条件,在兰州石油化工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配合支持下,广泛深入地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工总控工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和要求,并积极吸收消化近

1 / 1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