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3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3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并记录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经各周期化疗后CHO、LDL-C、HDL-C值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值在第3、4、5个化疗周期后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在各化疗周期后与化疗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化疗周期较多(5~8次)患者化疗后血脂升高程度较高(P0.05);肿瘤分期及化疗方案对血脂、BMI变化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可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脂升高,并在化疗4~5个疗程后达到峰值并维持相对稳定。其中年龄≥60岁、化疗次数较多是引起血脂紊乱的不利因素。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是常见的三大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作为其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随之带来的副作用可能会引起其他系统疾患。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脂变化及相关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化疗病房2009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12例,年龄22~79岁,患者均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史,卵巢癌164例,核心期刊宫颈癌74例,子宫内膜癌74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活检或手术确诊,并分型及分期。患者接受2~8个疗程不等的化疗周期,每周期化疗持续1~3d,3周为一疗程。化疗方案分别有紫杉醇+卡铂(TC)、博来霉素+异环磷酰胺+顺铂(BIP)、阿霉素+顺铂(AP)、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BEP)。1.2方法抽取所有患者首次化疗前1d及每周期化疗后2~3周内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同时记录患者身高、空腹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所有受试对象均接受正规手术及化疗,未接受过放疗。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各临床相关因素在化疗过程对血脂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数据多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CHO、TG、LDL-C、HDL-C、BMI水平比较经过各周期化疗,CHO、LDL-C、HDL-C值均较化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值仅在第3、4、5个化疗周期后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值在各化疗周期后与化疗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相关因素对化疗前后血脂、BMI的影响年龄≥60岁患者化疗后血清CHO水平明显高于年龄60岁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妇科恶性肿瘤对HDL-C、BMI的变化影响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次数较多(5~8次)患者CHO、LDL-C升高程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及化疗方案对血脂、BMI变化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当肝功能受到损伤以至于失代偿时,会出现高血脂症、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脂代谢失衡是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的一方面,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逐渐显示出来并影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和粥样斑块,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肥胖与高血脂症是密切相关的。有观点认为,肿瘤患者为避免化疗引起的营养缺失、抵抗力下降,过量进食高热量、高脂肪性食物,且在化疗期间,患者因抵抗力下降,减少了户外运动,共同造成了患者体重指数增加,血脂水平增高。但在本例研究中,发现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从初次化疗开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即显著升高。患者经过多次化疗,体重指数虽逐渐增加,但始终与化疗前BMI无明显差异,认为这些患者出现的血脂增高并不是体重增加的结果,而是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损伤了肝脏功能,从而影响了脂肪代谢。甘油三酯于化疗后也逐渐升高,但自第3次化疗后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自第6次化疗后似乎又有所下降,与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且从表1中笔者看到第4次化疗后TG、LDL-C、HDL-C同时处于最高值,此后均稍有下降,认为机体接受4~5个周期化疗后血脂代谢紊乱最为严重,之后代偿性的HDL-C升高等因素使血脂紊乱稍有缓解,但与化疗前相比仍有明显异常。血脂水平不仅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且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国内外对他们的关系报道结论不一。有研究表明低胆固醇血症可以增加癌症的发生率,增加肺癌的死亡风险。而有些研究认为高TC血症、高LDL-C血症和高LDL-C/HDL-C比值是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增加了乳腺癌的复发风险。Jacobs等研究发现,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大于5年)可以减低子宫内膜癌等肿瘤的发生率。高血脂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证实。血脂变化受化疗的多种因素影响,吴丽美等对肺癌患者化疗的研究发现年轻患者、男性、化疗中使用激素、或有放疗史、肿瘤分期早的患者化疗后胆固醇升高的较明显,甘油三酯变化不显著。但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较少。对312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前后血脂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认为年龄≥60岁、化疗次数较多是较不利的因素。提示化疗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且年老患者更易受到化疗的影响,出现血脂紊乱。可能因为随年龄增长肝脏体积缩小,肝血流可减少,但由于肝脏巨大代偿能力,肝细胞功能并无明显下降。当化疗作用时间长,肝脏失代偿,对血脂代谢的调节出现紊乱。肿瘤类型对高密度脂蛋白、BMI化疗前后变化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多肥胖患者,卵巢癌多消耗性体质患者有关。目前临床医师对于化疗后出现的血脂升高重视不够,当肝功能进一步损害,会影响化疗药物的剂量和按时应用。故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年龄大、化疗疗程长者,化疗过程中注意对患者综合评估,必要时可给予括保肝、降脂、抗纤维化药物,如维生素B、C、E及水飞蓟宾、熊去氧胆酸、还原型谷胱甘肽、蛋氨酸等,以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