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二外翻译硕士培养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英汉笔译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翻译学院一、学科概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对高层次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对专业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专业化要求更为紧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批准开办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职业指向性明确,即培养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及国家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需要,具备熟练的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该专业学位强调培训高水平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职业道德,综合培养学生独立承担专业领域翻译工作的能力。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教学大纲设定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二、研究方向本学科现阶段在翻译学院开设英汉笔译1个方向。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实现弹性学制,可以脱产学习,也可以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全脱产学制为两年;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者视其修满学分与完成论文情况,最多不超过五年,最少不低于三年。本专业学位主要是课程学习,论文撰写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由翻译学院指派校内外导师进行指导并组织论文答辩。本方向将根据翻译实践的需要,按照高级笔译译员的知识结构要求,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目前国内所需的专业化高级笔译人才。毕业生要掌握翻译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宽广的知识面,能够独立地、高质量地从事笔译工作并在一两个专业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专业翻译水平达到人事部翻译资格考试二级的笔译标准。四、业务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国家社会经济建设服务;2.具备扎实的汉英双语语言功底、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跨文化交际意识;3.掌握笔译的基本技巧,具备从事笔译工作的职业素质;4.掌握笔译基本理论,了解翻译研究的发展动态,掌握一定的翻译研究方法;5.具有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理论方法解决翻译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6.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7.毕业后能够承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级笔译工作。五、学分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英汉笔译方向研究生课堂教学课程必须修满46学分,成绩合格方可毕业。1.公共必修课6学分,其中:政治理论3学分中国语言文化3学分2.公共选修课4学分,其中:第二外国语2学分国际政治与经济2学分3.专业必修课6学分,其中:翻译概论2学分笔译理论与实践2学分口译理论与实践2学分4.方向必修课8学分,其中:非文学翻译2学分文学翻译2学分视译Ⅰ2学分翻译批评与赏析2学分5.方向选修课20学分6.社会实践或教学实习(笔译实践不少于十万字)2学分六、学位论文1.学生须经论文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撰写论文。2.学位论文:(1)写作时间:一个学期。(2)写作形式:①项目(英语笔译):中外文本翻译,字数不少于1万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千字的研究报告。②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万字的实验报告。③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3.论文选题应对翻译实践和学科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4.学位论文选题应于撰写论文的前一个学期提出,经导师审定后方能确定。5.写作期间,导师要认真检查指导,学生独立地完成论文写作。6.论文要求观点正确,主题明确,层次清楚,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规范,格式正确,无抄袭现象。7.学生至少应在论文答辩开始之前一个月提交学位论文。8.论文答辩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答辩合格,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评议通过,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七、课程简介和参考书目各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均应按研究生处要求编写课程简介,列出参考数目及文献,以便于硕士生选课、学习和研究。(一)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期学分考核方式1234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36363A1中国语言文化543A1公共选修课第二外国语36362A1国际政治与经济362A1专业必修课翻译概论362A2笔译理论与实践362A1口译理论与实践362A1方向必修课非文学翻译362A1视译Ⅰ362A1文学翻译362A1翻译批评与赏析362A2方向选修课中外翻译简史362A2计算机辅助翻译362A2中外语言比较与翻译362A2翻译思想362A2文体与翻译362A2视译Ⅱ362A1专题口译:英-汉362A1时政翻译:英-汉362A1旅游翻译362A1模拟会议传译Ⅰ362A1专题口译:汉-英362A1时政翻译:汉-英362A1汉英典籍翻译362A2商务口译362A1翻译技术与项目管理362A1论文写作181A2翻译实践论坛8881A2跨文化交际362A1新闻编译362A1模拟会议传译Ⅱ362A1语言服务与本地化翻译362A2经贸翻译362A1【注】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代号A)和考查(代号B)两种。考核方式为笔试或口试(代号A1)、写读书报告或论文(代号A2)。(二)课程简介(1)翻译概论周课时数:2总课时数:36课程简介:《翻译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1)国内外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旨意、风格的分析与理解,翻译的功能,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为主的各种翻译方法;(2)翻译研究所涉及的重要研究领域以及翻译史和发展趋势。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系统的翻译理论学习,对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系统的了解,为今后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奠定重要基础。本课的最终目的有三:一是通过课程内容使学生对翻译的发展史及研究现状有个较全面的了解;二是使学生熟悉翻译学研究的领域、内容分布及研究方法;三是培养、提高学生理论跟踪、翻译理论研究和学术文章写作的良好意识和能力。教学方式:以讲授、研讨、个案分析和翻译实践为主。评分标准:课堂考核20%,考试40%,期末论文40%。必读书目: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严辰松(主编),《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Holmes,JamesS.“TheNameandNatureofTranslationStudies”,.inLawrenceVenuti,TheTranslationStudiesReader.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00.172-185.5.Munday,Jeremy.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Routledge,2001.6.PeterNewmark,ATextbookofTranslation(《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参考书目: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SusanBassnett,《翻译研究》(第三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GeorgeSteiner,《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金隄,《等效翻译探索》(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5.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6.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2)笔译理论与实践周课时数:2总课时数:36课程简介:《笔译理论与实践》主要涉及笔译及语言学理论,笔译实践评述,具体笔译实践等三个方面。介绍国内外笔译理论研究的沿革、现状、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笔译研究的领域、笔译研究方法、笔译研究的特点等,并结合语言学相关理论进行讲解;笔译实践评述以对文学、新闻报刊和典籍翻译的评述为主;具体专题的笔译实践以教育、科技、经济、法律和学术论文为主等等。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系统的笔译理论学习,对国内外笔译理论研究、流派、代表人物有系统的了解,为今后的笔译理论研究、教学与实践奠定基础,提高笔译研究和实践能力。本课的最终目的有三:一是通过课程内容使学生对笔译的发展史及研究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二是使学生熟悉笔译研究的领域、内容及研究方法;三是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论意识和翻译能力。教学方式:以讲授,个案评述以及案例分析为主。评分标准:课堂参与20%,译文(5000以上)40%,期末论文40%。必读书目:1.SusanBassnett,《翻译研究》(第三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参考书目:1.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3.王治奎(主编),《大学英汉翻译教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4.汪福祥(主编),《英语笔译综合能力》,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5.LeoHickey,《语用学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口译理论与实践周课时数:2总课时数:36课程简介:《口译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1)国内外口译理论研究的发展、现状、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口译研究的领域、口译研究方法、口译研究的特点等;(2)目前国内外口译研究的热点问题;(3)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穿插一些交替传译实践。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口译理论学习,对国内外口译理论研究、流派、代表人物有系统的了解,为今后的口译理论研究、教学与实践奠定基础,提高口译研究和实践能力。本课的最终目的有三:一是通过课程内容使学生对口译的发展史及研究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二是使学生熟悉口译研究的领域、内容及研究方法,三是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教学方式:以讲授、课堂讨论、口译实践分析为主。评分标准:课堂参与20%,研讨/考试40%,期末论文40%。必读书目:1.张文,《口译理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柴明熲(主编),《口译的专业化道路: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FranzPochhacker,IntroducingInterpretingStudies,Routledge,2004.4.GAMBIER,Yves,DanielGILEandChristopherJ.Taylor(eds.):ConferenceInterpreting:CurrentTrendsinResearch.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rpreting.:WhatdoWeKnowandHow?,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1997.参考书目:1.刘宓庆,《口、笔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2.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3.Gile,D.BasicConceptsandModelsforInterpreterandTranslatorTraining,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1995.4.(法)勒代雷,《释译学派口笔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4)非文学翻译周课时数:2总课时数:36课程简介:《非文学翻译》的主要内容:(1)了解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区别,了解这两种文本的风格,表现手段及其方法;(2)进行非文学文本具体的翻译方法、技巧、策略的讲解,进行相应的翻译训练和实践。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文学作品的体裁进行实操和演练,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稳步提高非文学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大量非文学文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