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税减免对“三农”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农业税减免对“三农”的影响——对江苏省东海县浦南镇半滩村的调查分析公共财政学第12小组兄弟姐妹介绍:组长:寇健=政管01组员:徐志新=环境01马冬=法学01张大鹏=法学01邢燕燕=外院02魏尧=信管03赵永=北理报告的结构一、背景介绍二、农业税费改革的历程三、调查相关情况介绍四、农业税减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五、农业税减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六、农业税减免对农村建设的影响七、结论需要说明的问题研究内容:探讨农业税费改革,尤其是农业税的免征对“三农”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一点说明:本文无暇顾及全中国农民的福祉,只回答在我们所调查的区域,农业税减免的效果究竟如何:对农民收入、农业生产以及农村建设究竟有哪些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正还是负。一、背景简介(一)2000年安徽试点(马国贤,刘初旺,陈东,2002)2004年全国多数省份争相免征农业税这一系列的农村税费改革措施被誉为“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堪称“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革命”,(郭秀亮,戴美兰,2004)是“中国税收制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邓伟志,2004)一、背景介绍(二)在中国财政结构并未根本变革的前提下,减免农业税将对县乡财政提出挑战,农民是否真正获得好处“仍然是未知数”(祝俊初,2004)有人认为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郭秀亮,戴美兰,2004)“给中国经济下了一剂‘猛药’”,不可贸然推行(林毅夫,“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3年第29期(总第371期))二、农业税费改革历程回顾定义:所谓“农业税”,亦即是“皇粮国税”中的“国税”。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它还附带一定比例的附加,称为“农业税附加”,作为村级政权的提留农业税费改革的内容:农业税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合称为“农业四税”,其中前两者是农业税费改革的主体内容。全国情况改革的简单经过:1、2000年—2003年3月(改革初始阶段)2000年开始于安徽省,后扩展到全国的20多个省市.内容为“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2、2004年至今(激进阶段)“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一个百分点”,人大会上又宣布“中国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短短一年后,这一期限又被缩短为三年。江苏省情况2001年,全省进行了农业税费改革。具体措施也是“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至2004年,江苏省农业税税率由7%统一调减为4%,无固定收入土地的农业税税率调减为2.3%。农业税附加按调整后农业税税率的20%计征。此外,还在宿迁市开展免征农业税试点,并进一步明确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率先实行农民免征农业税2005年江苏全省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实现农业生产环节的“零赋税”。三.关于本次调查基本情况调查地半滩村位于江苏省东海县的西南部,隶属于浦南镇。除村东面有一座小山外,其余皆是平地。根据2003年的统计,该村现有512户人家,人口1720余人,耕地面积3200余亩,平均下来每人分得将近两亩地。农业税税改概况改革前,半滩村每亩地的农业税税负大概为66元,所以每年的农业税总额约为21万元(3200亩*66元/亩)。2004年该村享受到了农业税率的大幅下降。2005年江苏全省免征农业税后,村民们已经不用缴纳农业税,还另外享有国家每亩地几十元的补贴问卷的发放随机抽取门牌号,向半滩村的大约60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的问卷采取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最后共收到有效问卷50份,每一份代表着一家农户问卷的设计(一)问卷的设计侧重于了解农业税减免的相关情况以后农民们感受到的收入、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变化。将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20%、21%作为一个分水岭,从而人为将样本划分为两个组别。20%、21%是所有比重的中位数,以它们为界可以使得两组的数量相同。问卷的设计(二)小于等于20%的农户归为一组,可称为“农业脱离型”。大于等于21%的归为一组,称为“农业依赖型”。在人们的主观判断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程度不同,将有可能倾向于对农业税费改革相关的问题做出不同的回答。四、农业税减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部农业税费改革的初衷.(林毅夫b,2003)在中国当前的实际中,要讨论农业税减免的效果究竟如何,至少要弄清两个方面的问题:1.这种收入的提高是否显著;2.是否为其它的新增负担所抵消。收入的提高是否显著对收入的影响关键要看这个减免额在农民总收入中占据怎样的比例,以及考查农民的主观评价东南沿海一带农民与西部农民的对比:在东南沿海一带,农民人均年收入普遍达到4000元以上,每年最高几百元钱的农业税减免显然不是增收的大事情。但在西部,即使是百余元的减免对于他们不足1000元的人均年收入来说都是十分显著的。浦南镇的统计数据2004年半滩村的人均年收入为3410元。样本中的人均年收入是3230元,标准差为496半滩村平均每个人2亩地,每亩地税负为66元,故减免的总税额(66*2)占人均总收入的约4%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减免并不显著农民的主观评价调查样本中约有66%的农民认为农业税的减免“显著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只有23%的农民认为“有所增加,但并不显著”卡方检验表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与农民的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显著相关,即对农业依赖越大的农户越倾向于回答“显著”是否有新增负担减免的可持续性问题样本分析:87%的农户认为农业税减免后其他负担并没有反弹79%的受访者感到自己的生活状况“正在不断好转”深层次原因浦南镇服务业较为发达,镇财政对农业税费的依赖并不十分明显,所以乡村两级基本没有太多的动力去做违反规定的事情。江苏省早已进行相关改革,包括合并机构,教师工资一律由县财政发放等。浦南镇的许多机构得到裁撤,或是并到附近的罗阳镇。这些措施使得镇财政支出大幅削减。五、农业税减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统计数据:2004年,全国大范围地降低农业税率,当年全国农地面积上升了0.8%,粮食产量较上年增长9%,自1999年以来首次扭转了产量下降的局面,农业总产值也提高6.6%(未扣除通货膨胀)农业税减免对农业生产的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税费改革后半滩村农业生产情况26%的农户认为现在种地“非常合算”,43%表示“还可以”,56%的农民在现在农业受重视的情况下“有加大农业投资的打算”2003年全村秋季稻平均亩产1120斤,2004年达到1150斤结论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原因:农业收益率仍然偏低以及农民现在的相对贫困。尽管东南沿海地区农民的生存状况好于中西部,但农民收入也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享受闲暇的程度。有趣的案例以前:海阔凭鱼跃(出外作建筑工人,或者是出海打鱼)现在:天高鸟不飞(选择留在家乡,从事农业或相关产业)老王的故事六、农业税减免对农村建设的影响重要性:事关农民的生活质量从基础设施、教育以及医疗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基础设施电话:2000年,190户,37%;现在,322户,62%有线电视:从去年开始,全村已有200余家安装了有线电视;仅今年前四个月,就有80余家申请饮用水:千百年来,村民一直饮用地下井水,抵制自来水;现在正在积极推进自来水工程新盖的楼房农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评价卡方检验表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与对农业收入的依赖程度无关教育半滩村遵照江苏省的统一做法,村中小学只保留了一二年级,其他年级一律集中安置在镇驻地的完小以前村小学:学生较少,学校并没有完善的体制现在镇小学:规模大,易于管理和监督已配备了新型的微机,接通了网络,甚至还有实验室。教师的工资得到了坚固的保障,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教育镇上私立幼儿园、县城里私立中学也开始出现,且运行良好农民们对这些新生事物并不是排斥,而是非常欢迎,且尝试将它们作为一个选择“这是不得不做的事”,“孩子的教育是件大事,不能让孩子在一开始就落在别人后面了”“学费虽然很贵,还不至于承担不起”原因虽然不是由农业税减免这个因素单独成就,但农业税减免对农民享受更好的教育服务有积极的作用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本身即是与农业税费改革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医疗半滩村的医疗状况十分落后。全村仅有两个私人诊所,且医疗条件十分简单。半滩村大部分村民没有购买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基层政权收入减少了,农村建设却可以依然得到发展?原因一:中央政府对农村建设的重视在调查和访谈中,多位干部表示,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使他们感到压力很大。他们迫切需要一些“政绩工程”来障显他们的成绩原因二:政府效率提高以前乡村两级政权任务繁重,譬如要收农业税,还要负担教师工资现在通过一些机制性的改革,浦南镇的许多机构得到裁撤或合并,教师工资也一律由县财政发放等等。有限的收入能集中用在真正关乎民生的事情上原因三:农民购买力得到提高,对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将显著地改变农村的面貌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减轻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农民投入健康的消费会逐渐提高”。农业税的减免,使农民的购买力得到提高,农民对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势必会显著地改变他们生活的农村的面貌七结论和政策建议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得出五点结论性的论断其中一些或许可称为政策建议结论一:农业税费改革尤其是农业税的减免对农民的影响,要视具体地区具体条件而定。结论和政策建议这是由于下面4个因素:1.各个地区的常年产量和计税价格不同,造成单位面积农业税负不同2.不同地区土地贫富不同,农业税的减免显然对耕地丰富的村落更为有利;3.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不同,从而造成主观评价不同。4.不同地区财政的支撑能力不同,相较于富裕地区,贫苦地区的政府更有倾向增加新的税负。结论和政策建议结论二:从结论一的角度来讲,农业税减免很容易陷入政策上的尴尬境地。富裕地区:可以承担农业税减免带来的财政损失,but农业税减免对农民的作用十分有限贫困地区:多不能承担财政亏空,焏需国家转移支付。but这项政策对农民意义重大。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的调节作用至关重要。结论和政策建议结论三:农业税费改革的最大意义在于打破了一种生产上的禁锢。但它没有持续性可言。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在2004、2005年中享受到了农业税减免的好处,但如果其他条件不变,2006年农民收入并不会比2005年有所提高。如果不果断采取真正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根本措施,譬如“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等(林毅夫c,2003),农民收入还将停滞不前。结论和政策建议结论四:农业税改的实际意义虽然显著,却相当脆弱。例如:邻县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当地政府设计的这个机制使农业税减免的全部好处与他们无缘。这再一次说明,单单农业税费改革远远不是解决整个“三农”问题的根本。至少,隐藏在这个问题背后的因素更加复杂。结论和政策建议结论五:农村税费改革最伟大意义在于它可以充当导火索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讲,农业税减免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连带作用大于直接作用。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国家、集体和农民三方利益的再调整”,“不能单兵突进,必须协调一致”(马晓河,2002)。所以说,农业税费改革以后的事情远比这个改革来得重要。公共财政12小组全体成员感谢:李玲老师辛勤的授课江宇助教负责的工作祝大家:期末考试顺利!谢谢大家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