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题复习(海南中学何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学环节设计思路•1、课前布置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回顾。•2、课堂:(1)学生展示自己理解的知识框架,老师与同学们共同补充完善知识框架。分析明确核心知识及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2)关注高考考点,明确重点解决的问题。(3)以海南高考题为例(课前已进行布置),寻找学生复习困难点(学生提出的)。解决学生困难。(4)寻找解决困难问题的方法。教学流程•知识框架——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解题方法、解题技巧。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一)农业(二)工业(三)交通课前作业•1、归纳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8、9组)。•2、主导区位因素、限制性区位因素的理解(10、11组)。•3、总结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分布、形成区位条件)(12、13组)。•4、“农业”的知识框架(14、15组)。(一)农业考纲:1.农业区位因素。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2.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方法、能力:1.分析不同区域农业主要区位因素。2.判断农业地域类型。3.描述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加深理解知识框架返回目录考点考情实录返回目录考点考情实录(2010年海南卷)读图3。完成9~10题。•9.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A.土壤肥力B.热量•C.水D.光照•10.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②多大风•③水能丰富④森林分布广•A.①②B.②③•(2012年海南)图6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6~18题。•16、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A.耐旱B.耐涝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17、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洪涝C.台风D.冻害•18、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C.降水少,地形平坦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2012年海南)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3~4题。•3、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①品种退化②产量过大③品质较差④销售渠道不畅•A.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A.提高产量B.改善运输条件C.推广良种D.扩大销售渠道•(2013年海南)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图2)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4-5题。•4.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④年温差较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不便B.人力成本上升•C.土质退化D.种植面积扩大【2013海南卷】图5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5,完成18~20题。18.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19.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20.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2014年海南)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图3)采用滴管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面和有机棉。据此完成6—8题。•6、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B、土壤•C、光照D、水分•7、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A、降低运输成本B、改善生态环境•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增强市场竞争力•8、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A、交通不便B、劳动力缺乏•C、资金不足D、土地多盐碱(2007年海南)图5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回答15~16题。15.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A.降水B.温度C.地形D.光照16.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A.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B.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D.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2008年海南)22.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是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图7)。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10分)(2008年海南高考)22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3分):白天增温快。夜间冷却快。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4分):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3分).•2009年海南高考•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表1、表2,完成19~20题。•表1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年份种植面积(万h㎡)总产量(万t)197918.0896.01980360.616335.219991335.040513.520001523.742399.719.1979--2000年我国蔬菜A.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B.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低一高的变化C.单位面积产量下降D.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表2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20.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A.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B.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C.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D.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区域1980年1999年大城市郊区70%20%其他农区30%80%•(2011年海南)22.19世纪80年代,斯里兰卡试种茶树成功,从此,茶叶一直是斯里兰卡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此外,斯里兰卡也出口橡胶和椰子,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分析图文资料,推测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园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的原因。(10分)22。答案要点:斯里兰卡位于热带(赤道)地区,纬度差异小,(平原地区)水热条件的空间差异较小(全年高温多雨)。根据放射状水系和山峰(海拔2524米)推知,中部地区为山地(四周海拔较低,为平原)。(6分)各种作物相比较,茶树更适合在山地种植,其他作物(橡胶、椰子、水稻)适合在平原地区(海拔较低地区)种植。(4分)•22、(2012年海南)(10分)图9所示区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产的白酒驰名中外。酿造该种白酒ide原料主要为生长在甲市周边区域的糯红高粱。为了确保白酒品质,当地种植的糯红高粱一般不施用化肥和农药。为了扩大产量,农业专家曾尝试在他处种植糯红高粱,但离开其原产地仅数十公里,便会出现质量变差、减产等问题。•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市周边地区发展•糯红高粱种植业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有利因素:自然环境独特(位于亚热带、水热资源丰富、紫色土);接近消费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6分)不利因素:受到(交通、城市等)环境污染威胁;产量和种植空间有限。(4分•(2013年海南)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10分)•西藏年楚河河谷(图6)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年楚河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纬度低、地势高,(2分)作物(油菜)生长期长,(2分)光照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2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2分)•►命题点一农业地域类型与区域农业开发•例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图71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图71•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D.畜牧业返回目录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新题巩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读上海松江家庭农场的经营情况的部分资料,完成(1)~(2)题。返回目录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总体情况:松江现有家庭农场1206户,经营面积9000多公顷,占全区粮田面积的80%,户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返回目录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农场主经营方式面积(hm2)年收入(104元)李春风种养结合13.3320(种田13+养猪7)张小弟机农结合13.3320(农机服务4+种田16)(1)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得益于()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②交通运输的完善③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④国家政策的扶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将导致该地()A.粮食作物品种调整B.农业水利工程量减小C.非农用地面积减小D.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返回目录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解析](1)C(2)D第(1)题,从题干材料中可知政策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土地集中经营提供了条件;家庭农场的产品主要面向市场,所以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的完善与家庭农场的出现和发展关联度不大。第(2)题,家庭农场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返回目录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命题点四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例4[2014•上海卷]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图79),回答(1)~(2)题。图79返回目录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1)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2)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返回目录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可从以下几点突破:(1)1976—1998年,耕地和草地减少得少;1998—2010年,耕地和草地减少得多。(2)1976—1998年,林地增加得少;1998—2010年,林地增加得多。返回目录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解析](1)A(2)C第(1)题,读图可知,1998年之后,耕地、草地大幅度减少,林地大幅度增加,水域和城乡用地增加的幅度小,说明减少的耕地、草地主要转化为林地。第(2)题,本题考查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读图可知,1976—1998年,耕地、草地减少的幅度小,林地增加的幅度小,对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不明显;1998年之后,林地大幅度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十分明显。返回目录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1.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1)分析角度一般情况下,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地球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②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渍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等。返回目录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③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2)对策分析根据不同的农业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①平原区:土地培肥,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生态农业。②林区: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③丘陵山区: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发展立体农业。④牧区:退耕还草,规定合理载畜量,培育人工草场,轮牧。返回目录专题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考点归纳总结⑤灌溉农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