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制度的内容作物种植制度:作物布局,种植模式,种植体制土地养护制度:养地制度:农田培肥,农田灌溉,土壤耕作;农田防护制:防水蚀,防风蚀,防草害,防污染农作经营制度植物生活要素的基本学说1.植物生活要素的同等重要与不可代替性连续地只添加一个生活要素,而不相应地改善其它生活要素,实质是试图以单一因素代替其它因素的作用,从而违反了植物生活要素的同等重要与不可代替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启示我们,进行植物生产必须全面、充分地满足它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生活要素。2.限制因素及其克服植物生活要素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若因某一因素的不足,限制植物对其它因素的利用,进而影响到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则该植物产量由处于相对最低数量的因素所决定。这就是通常所谓“最低因素法则”。3.因子的综合作用植物生活要素的同等重要与不可代替性和限制因素定律→植物的生活要素在环境中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综合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农业生态理论与三大车间学说:基本车间(植物生产)、加工车间(动物饲养)、转化车间(土壤管理)作物布局的原则1.满足社会需求是作物布局的前提2.服从作物生态适应性是作物布局的基础满足3.经济效益决定作物布局方案的可行性4.生产条件改善和经济发展促进作物布局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1结构要与资源相适应,不能超越条件与阶段性2结构要与市场需求、生产条件和科技进步相一致,以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各业之间及组成成分之间的比例要协调,使生产要素趋于最优组合。作物布局的作用:1体现综合效益的的战略方案2.农业生产布局的中心环节3.我国农业融入世界农业体系的需要我国的作物布局特征:粮食作物布局:南方地区:主要稻区:以籼稻为主,北方以粳稻为主,长江以北: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淮和长江流域,北方春播米,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和南方山地丘陵玉米区经济作物布局:地区性强,技术性强,投入高,经济收益好,商品率高,布局较集中,专业性强。园艺作物布局:果树、蔬菜、花卉饲料绿肥作物布局:豆科饲料绿肥作物,禾本科栽培饲草、根茎类瓜类,水生饲料类,青割青贮饲料复种的基本条件:1.热量条件: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2.水分条件:决定复种的第二大因素,在热量许可条件下,决定复种和复种程度3.地力条件:光热水允许条件下较高地力是保证复种成功的基础条件。4.劳畜力与机械条件5.经济效益:决定复种能否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复种的基本技术1.作物组合和品种选择技术a充分利用冬闲田和夏闲地增种一季作物b利用短生育期作物代替长生育期作物增加熟制c发展短间隙利用的填闲种植d生长季节富裕地区选用生育期较长的作物e生长季节紧张的地区选用早熟高产品种f选用可避开气候灾害的品种g发展再生稻2.田间布置和管理技术:a育苗移栽技术b套作技术c早发早收技术d作物晚播技术复种效益原理1.复种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效率2.复种有利于热量资源的集约利用复种与生长季节的集约利用,复种与积温的集约利用,复种对热量资源的节约与超额利用3.复种与水资源集约利用4.复种对土壤养分的集约利用和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复种增加了养分消耗、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复种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合理的复种有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5.复种有利于多种经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作物茬口特性的影响因素:1时间因素2生物因素:作物本身、病虫杂草、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动3栽培措施因素: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对茬口特性都有影响,措施得当不仅使当季受益,也使后季作物受益。禾本科作物对土壤传染的病虫害的抵抗力较强,比较耐连作。茄科、豆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等作物易感染土壤病害,不宜连作。不同类型作物茬口类型在轮作中的应用:坚持易感病作物和抗病作物相轮换的原则,富氮与富碳耗氮类作物,用地与半养地作物,密植作物与中耕作物。种植模式的类型特点及适宜区域1.单作一熟型主要特点:单一的作物群体结构,只有作物种内竞争,没有种间竞争,只要种植密度适当,群体内部矛盾较少,田间管理技术简单。单一作物,单一品种,生长整齐划一,播种、管理、收获一致,便于机械化作业,适宜于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的国家或地区采用。一年只种收一季,在一熟有余而二熟不足的地区,生长季节较充分,便于种在高产期,收在安全期,并可选用生育期较长和生产能力较大的品种,实现一季高产。同时有足够的农耗时间用于整地、施肥,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生长季节有富余,未能充分利用气候和土地资源,农田产出量低。适合的区域:只适于生长季节较短或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我国西北、内蒙、东北大部分地区生长季节较短或降雨较少的旱作农业区,均以此类种植模式为主。2.单作多熟型主要特点:只有作物种内竞争,无种间竞争。作物播种与收获整齐一致,便于机械化管理。一年种收两季以上,延长了光合作用时间,集约利用土地、气候等农业资源,通过增加熟制,提高耕地年产量。需要充足的水肥、劳力及机械供应,水肥不足,易造成增种不增收;劳畜力及机械供应不足,因农事繁忙易造成农时拖延的被动局面,难以起到增产增收作用。适合的区域:适于生长季节较长、水肥及劳畜力充足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3.多作一熟型主要特点:两种以上作物构成复合结构,既有作物种间竞争,又有互补。作物田间结构选配合理,并采用适当的管理技术,能减缓种间竞争,加强互补,发挥增产增收效果。虽然是多作,仅一熟,没有多熟的优越性及其问题,但可从空间上集约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增产潜力较单作多熟型低,但又比单作一熟型高。对气候和生产条件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实行单作一熟型的地区,就能实行多作一熟型,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适合的区域:因田间作物结构复杂,主要依靠手工管理,机械化作业较为困难,故主要适应于人多地少、生长季节较短的地区。4.多作多熟型主要特点:在间、混、套作的共生期内,多种作物构成复合群体结构,田间结构复杂,种间竞争和互补同时存在,必须选配合理的田间结构和套种时期,才能发挥空间上和时间上集约化种植的作用,从而取得增产增收效果。套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复种方式,适用于生长季节一熟有余而二熟不足或二熟有余而三熟不足的地区,可以免去复种农耗时间,争取较长的生长季节,有效地增加熟制,提高耕地全年产量适合的区域:由于田间作物种类多,群体结构复杂,共生期间的田间管理难以实行机械化作业,适宜于一熟向二熟过渡和二熟向三熟过渡地区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水肥条件好的地区运用。间混套作的意义:1增产增效作用2提高资源利用率3稳产保收4优化农业结构5有利于培养地力6吸纳剩余劳动力间混套作的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是调整作物相互关系的基础2科学设计田间配置:密度,行数、行株距与幅宽、间距、带宽3选择适宜的生长发育调控技术a适时播种、保证全苗b加强肥水管理,促控结合c大力应用化学调控技术d综合防治病虫害e早熟早收间作的类型:1粮粮间作:玉米豆类、玉米薯类、春小麦玉米2粮经间作:棉田、蔗田间作3粮肥间作4多年生木本与一年生作物间作套作类型:1小麦套作二熟:小麦/玉米(窄行晚套、宽行早套)、小麦/棉花、小麦/花生2麦田套作三熟3其他作物套种连作的弊端(1)连作导致营养物质的偏耗(2)连作导致土壤水分大量消耗(3)连作导致有毒物质积累(4)连作导致土壤物理性状恶化(5)连作导致病虫草害加重(6)连作导致土壤供肥能力降低连作弊端的消除途径及时足量地施肥和灌溉措施,可以消除连作营养偏耗和水分不足。及时合理使用各种农药,可以缓解连作造成的病虫草害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带来的障碍。有计划地进行品种更换,用抗病虫耐瘠薄高产品种代替感病虫品种,减轻连作的弊端。采用适宜有效的土壤耕作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有毒物质分解,调节土壤微生物活动状况,提高土壤供肥能力。轮作的作用:1调养地力2有效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3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轮作的主要类型:1按养地手段特点:休闲、换茬、草田、绿肥、高区、禾豆2按生产任务及其作物组成划分大田、饲料、蔬菜3按农业主要生态环境划分旱地、水旱、水田4按熟制一年一熟二年三熟一年二熟一年三熟5按轮作周期长短短周期、长周期、年间、年内农田培肥途径以地力动态平衡为基础,在建立良好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同时,以人工施肥为核心,通过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工程的、防护的措施构成多维养地,全面调控地力的技术体系(1)生物途径--地力培肥的基本途径(2)化学途径--现代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现代农业培肥地力的重要标志(3)物理途径,通过土壤耕作,灌溉与排水,农田工程改善耕层构造,协调耕层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的矛盾,改善肥力条件,促进肥力因素有效化,控制地力非目标性消耗,为农田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4)防护途径,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农田防护林带,保护耕作,保护种植,防治农田草害等,控制因水蚀、风蚀和草害导致农田肥力因素的非目标性输出,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条件,维护农田地力不致损耗培肥原则:1保证重点兼顾一般2注重中低产田的投入力求均衡增产3协调生物培肥与人工培肥关系4坚持有机培肥与无机培肥结合5实施配方培肥6协调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的关系土壤耕作的任务1.调整耕层三相比例,建立适宜的耕层构造2.创造深厚的耕层,准备适宜的播床3.翻埋残茬和肥料,消灭杂草和病虫害4.改变地表形态,调控地表水热状况,保持水土,熟化土壤土壤耕作技术原则:1与气候条件相适应2与土壤特性相适应3与作物相适应4必须配合有关农业技术的需要,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土壤耕作措施:基本耕作措施:翻耕、深松耕、旋耕;表土耕作措施:耙地、dragging、中耕、镇压、起垄培土土壤耕作法:1翻耕法是在翻耕的基本耕作措施基础上,辅以表土耕作措施整理土垡的一种耕作法。适用于多作物,是世界各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耕作法,故常被称为传统耕作法。适应地区:广泛2深松耕法:以深松耙耕为基本耕作措施,并辅之以耙、耱、镇压、中耕等表土耕作措施共同组成的一种耕作法。适应地区:在山区、坡地运用深松耕有利于水土保持,在盐碱地深松耕的增产效果也很显著。3旋耕法:利用旋耕机旋转的刀片切割土壤、疏松耕层、破碎土快的一种耕作方法。适应地区:我国南方双季稻区。4覆盖耕作法: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仅靠耙耱后表层的干土层覆盖,保墒效果极其有限,且不利于保持土壤。如果耕作或播种后,在地面上再覆盖一种人工覆盖物,则会收到良好的蓄水保墒效果。适应地区:干旱半干旱区域。5少免耕法: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动力消耗,而且使耕层土壤致密,犁底层增厚,影响降水下渗,加速有机质损耗。在坡耕地上多次不必要的耕作助长了水土流失。适应地区:半干旱地区:复种指数较高地区,坡耕地及土壤侵蚀地区。少免耕的优缺点:优点:1地面有残茬、秸秆或牧草覆盖,土壤少耕或不耕,土壤结构不受破坏,水蚀和风蚀明显减轻2秸秆覆盖有利于蓄水,土壤水分蒸发也得以减轻3秸秆留于土壤,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促进了团粒结构形成4减少农耗时间,节约成本。缺点:1多年少免耕后耕作表层0-10cm富营养化,而下层10-20cm则趋向养分贫瘠化,有机质与养分减少,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出现早发早衰现象2影响有机肥、化肥与残茬的翻埋,肥料利用率低,氮素损失加重3易造成病虫草害蔓延4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既降低了农产品品质,也对人类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提高了成本。少耕法技术措施:1以局部深松代替全面深松2以耙茬、旋耕代替翻耕3在季节间、年份间轮耕4间隔带状耕种5减少中耕次数或免中耕等地力的四种类型及评价类型/养地途径/地力生产模式/分布提高型/多途径,不断增强地力基础、促进农田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地力恢复提高→较稳定的土壤环境→高产性/稳定性/高投入+高产出。物质和能量投入输出→土壤肥力因素得以积聚,肥力条件得到改善/我国南北农区的吨粮田、双千田等(高产高效)维持型/比较单一,维持过多依靠化肥,忽视农田基本建设和有机培肥/农田养分输入和输出大体平衡,维持简单再生产,难以扩大再生产/现阶段我国多数中等水平的农田(北方旱区分布最广)减退型/培肥不力,肥力因素添加和肥力条件改善难以维持地力平衡,应实现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