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1.马克思主义鲜明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p10-p16)1、鲜明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集中体现:2、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鲜明的政治立场:③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④崇高的社会理想: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p24-p25)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二元论”是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把握的原则有哪些?答:二者的辩证关系(p30-p31):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B、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把握的原则: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的基本途径。3.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4.为什么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32-p33)答: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具体体现在:1、意识统一于物质:(1)意识起源于物质。(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3)意识能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2、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5.联系的特点及其意义是什么?(1)联系及其特点(p34-p35)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具有以下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第一,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和主观认识而转移。第二,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第四,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普遍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0)(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第一,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矛盾分析法。7.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p40-p41)答: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排斥、互相转化的情形.)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重要意义?(p42-p43)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即矛盾有其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3)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重要意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9.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基本内容:(p44-p45)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p4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进到新阶段;每一个周期都是开放的,前一个周期的重点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1.什么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二者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什么?(p75-p77)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它也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二,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具有如下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第三,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1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即书上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书上p104)物质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体现在: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1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社会意识能动的反作用方法论意义?(p107-p108)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体现在:(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2)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3)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应社会存在。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意义为: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1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p113-p115)1、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体现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15.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p125-p127)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16.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p134-p135)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2)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3)科学技术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思维的变革。(4)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17.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p140-p14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18.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p152-p153)商品的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以上说明了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19.价值规律内容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