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人口流动情况及其社会影响的调查——以安徽省枞阳县为例(张文章公共09110080829)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农村、农业、农民这三个问题能否得到很好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通过了解农村人口流动情况,我们可以对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更加理性清醒的认识。(一)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人口迁出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大批农业人口迁出农村进入城市。2007年,中国大陆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为7.37亿,约占56%。而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3.9亿左右,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突破7亿。大批人口进入城市,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二)“民工潮”在城乡间的流动自1989年第一次“民工潮”的出现,20多年来,“民工潮”已成为中国社会一种常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民工潮”折射出中国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的社会流动轨迹,折射出传统的农业大国向工业化迈进的历程。但因为旧有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型”社会,农民工虽然过着实际上的城市生活,却始终不能为城市所接纳,无法转化为产业工人。大批的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不仅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支援了城市建设,也将先进的文化带回了乡村。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愈演愈烈的“用工荒”现象,越来越多的务工者放弃了在外乡奔波,而选择回到家乡或者邻近城市工作。这种新的流动趋向,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到了新的节点,依靠廉价劳动的低端经济将难以维持。(三)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同样在广大农村地区得以显现。一方面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与城市相比,在农村地区由于社会公益机构的缺乏,老年人更加依赖子女养老。另一方面人口素质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具备了更加广泛的知识和更开阔的视野,但同时缺乏上一代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这种情况之下,更需了解农村人口的流动情况,建立起新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文献综述(一)徐增文,《“民工潮”与二元结构的历史考察》。所谓“民工潮”,实质上是我国农村劳动者在不改变户籍身分条件下,自主性外出主要从事二、三产业的跨地域就业行为。从发展过程考察,“民工潮”的形成包含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1、比较利益的驱动。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所反映的是现实经济推动力地区间比较收益差异,并不存在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界限。2、二元结构的形成。隐藏利益动因背后的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选择及其所形成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格局。城乡差距拉大,农民进城愿望强烈,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过多的城市人口会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为了防止农村人口过度流向城市,国家便不断强化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封闭在农村社区内部。同时,政府对非农产业的垄断,也使农民一旦离开土地,便没有了基本生存保障。3、非均质性的扩散。计划经济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异,70年代末以后,这种均质状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城乡经济二元化依然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大大加强了我国经济中市场因素的作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不可避免。4、体制壁垒的松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体制环境对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限制。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国家的政策扶持,激发了农村生产力,为农村劳动力游离土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其次,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有所松动。如1985年,有关部门发出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允许农民凭借临时户口或其他审批程序长居城市。以上分析表明,自80年代中后期涌起的“民工潮”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格局所隐含矛盾的显现和反弹,又是市场取向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反映。“民工潮”反映了人口城市化、工业化的客观趋势,体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进步现象。(二)费孝通,《江村经济》。源自1936年的一次实地考察,作者生动记录了当时江苏吴江开弦弓村农民的日常生活,包括社会习俗、家庭生活、亲属关系、农业、贸易等各个方面,“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的真正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贯穿此书的两个主题是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在生产的过程。1、土地问题传统的农村经济体制是家族公有制,经济方面的支出由家长严格控制。随着子女逐渐成长为一个完全的社会人,父母的权利由经济控制变化为享受瞻养的“情感权利”,而瞻养也反过来是子女用以表明传嗣的合法。传统的重土观念使农民不愿随意变卖土地,但这种自给的生产方式是很脆弱的。一旦受到外来冲击,农户因需要一笔钱而不得不变卖土地,在土地的占有问题上,反映的不再是一种伦理关系,更多的是一种金融关系。往往那些在农村中超过90%农民的拥有不到10亩的土地,还产生了大批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成为佃农。由于他们的耕作是“靠天吃饭的”,又由于经济萧条,地租成为贫农沉重的负担。土地问题的困境在于农民可在土地上得到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2、传统家庭新格局倾向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都体现了传统经济作用的直接影响。在传统模式的家庭中,妇女的地位是由其对家庭手工业——丝业的贡献确立的,而经济的变迁,尤其是传统的蚕丝业在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冲击下,急需新技术的补充。在这样一个转折时期,导致了传统家庭关系矛盾和分解。经济衰落冲击了传统习俗。一方面农民会尽可能节省礼仪上的开支,比如传统庙会被取消,晚婚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动。丝业衰落,而妇女也不被允许在农田里劳动,最终将导致妇女外出谋生。妇女职业的转变使传统的夫妻关系必然会呈现新的变化,进而导致整个亲属关系的变化组合,这也是工业化所带来的在其他领域所引起的变革。(三)唐慧君,彭拥军,《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高等教育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农村职业地位的提升等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提供“存量”,农村人通过接受教育跳出“农门”成为城镇人口,这种流动远远不止是地理意义上的社会流动,更包含着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拉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最终提高农村人口向上流动的能力。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利于农村职业地位的向上流动。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由于城乡之间存在很多人为的或自然的差异,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促进农村人口流动的过程中突显着许多问题。高等教育收费减少了农村贫困生的入学机会,最终给农村人口流动带来不利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凭筛选功能,阻碍文凭促进社会合理流动作用的发挥。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教育竞争更加复杂而激烈,给农村人口的流动带来新问题。三、研究框架(一)引言与概况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军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本文讨论农村人口流动,主要以脱离农业生产为准,涵盖了农民工外出务工、接受高等教育等方式。在城镇化的大潮中,农业人口大规模迁出,因而也是要讨论的范围。(二)农村人口流动方式与过程分析1、人口流动的静态比较分析比较历年来样本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2、人口流动的动态考察通过具体的样本分析,描述农村人口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包括教育途径和非教育途径。(三)趋势分析利用人口流动模型,全面考虑政策导向、市场经济等因素,试得出农村人口的未来趋向和特点。(四)人口流动对传统乡村的影响(1)经济意义。大量劳动力脱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作物“土地荒废”现象。(2)家庭与社会影响。如“准单亲”家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3)文化意义。先进文化的传入,传统农业文化逐渐变得淡薄。四、时间及步骤安排2011年4月,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人口流动模型搜集和梳理农村人口流动的资料2011年5月,以安徽省枞阳县为样本,分析其农业人口的流动情况及社会影响安排一至两次实地调查2011年6月,分析与总结论文撰写与提交五、参考文献1.徐增文,“民工潮”与二元结构的历史考察,江海学刊,1996年6月。2.唐慧君,彭拥军,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第1期3.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4.百度百科“三农问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