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电大2010秋公共关系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是(C)A.关系、舆论、形象B.公关状态、公关活动、公关观念C.组织、公众、传播沟通D.公关实务、传播沟通、公关观念2.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D)A.信息学科与管理学科相结合的产物B.组织的无形资产C.公关实务活动的过程与方式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3、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的本质是(D)A.环境B.组织的包装C.组织的人员D.信誉4、(C)是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A组织B公众C传播D状态5、1997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承认了公共关系职业,将这个职业定名为(D)A.公关先生B.公关小姐C.公关师D.公关员6、.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A)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7、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的人物是(C)A.巴纳姆B.艾维·李C.爱德华·伯尼斯D.卡特利普8、公共关系的客体是(A)。A.公众B.组织C.个人D.团体9、公共关系活动运用(A)方法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A传播沟通B单向交流C满足对方2D内部传播10、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A)A.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B.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D.提出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11、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D)A.个体公众B.组织公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12.美国学者(B)写作了被称作“公共关系圣经”的《有效公共关系》。A.巴纳姆B.卡特利普C.爱德华·伯尼斯D.艾维·李13、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D)A.自尊需要B.胜任需要C.成就需要D.优势需要14、.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D)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5、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C)。A.强化舆论,扩大影响B.引导舆论,控制形象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D.协调舆论,维护形象16、“凡宣传皆好事”是(D)的信条。A梅耶B伯尼斯C艾维李D巴纳姆17、(D)是公共关系实务的特殊领域。A人事管理B直效营销C环境保护D危机处理18、.电视和广播媒介的共同弱点是(D)A.感染力较差B.功能单一C.传播效果较弱D.传播效果稍纵即逝19、影响产品形象最关键的因素是(D)A产品性能B价格3C包装D质量20、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D)A.资料分析法B.公众代表座谈会法C.群体讨论法D.民意测验法21、.能较为客观、公正地提供公关服务的组织是(D)A.组织内设公关部门B.公关公司C.公关协会D.公关委员会22、股东属于(B)A外部公众B内部公众C首要公众D次要公众23、公共关系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一般是(A)A.调查、策划、实施、评估B.调查、评估、策划、实施C.策划、调查、实施、评估D.策划、评估、调查、实施24、(B)不是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A有效性原则B传播性原则C符号化原则D总体性原则25、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旅游服务业等组织属于(B)A.互益性组织B.营利性组织C.服务性组织D.公益性组织26、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在舆论对象中属于(B)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冲突D.社会运动27、.传播学研究中的“五W”模式的提出者是(D)A.麦库姆斯B.库尔特·卢因C.保尔·拉扎斯菲尔德D.哈罗德·拉斯韦尔28、公共关系调查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A)A.民意测验B.普查C.资料分析D.公众代表座谈会29、.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B)4A.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C.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30、新闻媒介是公共关系传播的一条(C)渠道A关键B唯一C重要D服务31.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C)A.知名度B.美誉度C.知名度和美誉度D.既不是知名度,也不是美誉度32、在组织的稳定发展时期,适宜采用的公关方式是(D)A.进攻型公关B.防御型公关C.建设型公关D.维系型公关33、下列沟通形式中,具有明显随意性特征的是(A)A.口头语言交流B.报告C.谈判D.演讲34、.内设公关部的短处是(B)。A.运行的成本较高B.易受组织内部主观因素的束缚C.不了解内情D.不便于协调35、按公众的组织结构公众可分为(B)。A.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B.个体公众和组织公众C.顺意公众和逆意公众D.社团型公众和权力型公众36、公关策划流程公式简称(C)工作法A.PRB.CIC.PDCAD.SD37、公共关系将(A)放在第一位。A.完善组织形象内涵B.树立员工形象C.建构组织形象外观D.制定组织公关计划38、在公关调查中,对于了解某些历史性问题的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A)。A.民意测验B.抽样调查C.公众代表座谈会5D.资料分析39、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是公共关系产生的(D)A历史条件B经济条件C文化条件D政治条件40、把关人的行为包括(B)。A.同意与反对B.疏导与抑制C.强调与弱化D.分析与鼓动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41.策划新闻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时间也叫做制造新闻或策划新闻,是组织争取新闻宣传机会的一种技巧。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划,举办既有新闻价值的时间或活动,吸引新闻界和公众的注意力,制造新闻热点,争取被报道的机会,使本组织成为新闻的主角,以达到提高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这需要公关人员具备“新闻脑”,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42.潜在公众即由于潜在公关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潜伏公众,隐患公众,隐蔽公众或未来公众。43.宣传型公关主要运用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宣传性手段,传递组织的信息影响公众舆论迅速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44.把关人“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对提供,制作,编辑和指导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这个概念源出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在1947年所写的《群众生活的渠道》一文45.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46.视觉识别系统是运用系统的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对外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形象,信息是企业识别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的要素,它接触的层面是广泛,可快速而明确地达成认知识别的目的三.简答(每题8分,共16分)47.简述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关系1.知名度要以美誉度为基础,才能产生正面的记性社会效果2.美誉度要以一定的知名度作为前提条件,才能充分显示其社会价值48.简述两级传播理论传播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拉扎斯菲尔德(PaulF、Lazarsfeld)于1940年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总统选举中选民们政治倾向的改变很少直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们之间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似乎对其政治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更为关键。通常有关的信息和想法都是首先从某一个信息源(如某一个候选人)那里通过大众媒介达到所谓的“意见领袖(Opinionleader)”那里;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把信息传播到普通民众那里。前者作为第一个阶段,6主要是信息传达的过程,后者作为第二阶段,则主要是人际影响的扩散。这就是著名的两级传播假设(two—StepflowhyPothesis)。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动)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在创新的传播扩散中,两级传播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受众对创新的采用由以下阶段组成:认知,说服,决策,使用和确认。在两级传播模式的诠释下,大众传播在人们的认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说服和决策阶段,人际传播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尽管在技术传播时,受众同时既处身于信息传播的覆盖中,也处身于人际传播的扩散网络中,但两者对于受众采用新技术的影响是不同的。既有前述采用过程阶段上的不同,也有更为复杂的传播行为差别。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种两级传播的模式进行的。四.论述题(14分)分析李鸿忠省长应对的得失。公共关系学作业2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下列思想家中,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B)A.马斯洛B.艾维·李C.韦伯D.伯尼斯2、适用于组织的开创阶段,以及某项事业或产品服务初创、问世阶段的公共关系行为模式是(A)A.建设型公关B.维系型公关C.防御型公关D.进攻型公关3、传播沟通对象中,最具社会权威性的对象是(C)A.顾客公众B.媒介公众C.政府公众D.社区公众4、公共关系也可以称为(B)。A.人际关系B.公众关系C.人群关系D.团体关系5、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A)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76、公共关系的PDCA工作法中,P指(A)A.计划B.实施C.检查D.总结7、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A)A.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B.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D.提出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8、反映人们某种要求、期望、未实现的梦想以及未满足需求的流言是(A)A.愿望流言B.恐怖流言C.攻击流言D.消极流言9、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D)A.个体公众B.组织公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10、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人的时候,往往把认识对象的某些突出的特征或品质推广为对象的整体印象和看法,从而掩盖了对象的其他特征或品质,形成某种幻化的知觉,这一心理现象是(C)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1、论题处理又被称为(D)A.危机处理B.游说C.交际D.问题管理12、电视和广播媒介的共同弱点是(D)A.感染力较差B.功能单一C.传播效果较弱D.传播效果稍纵即逝13、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D)A.资料分析法B.公众代表座谈会法C.群体讨论法D.民意测验法814、公关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交流意识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D)A.协调意识B.调查意识C.环境意识D.信息意识15、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摩擦的时候,为了摆脱被动局面,采取的公关活动方式是(C)A.矫正型公关B.防御型公关C.进攻型公关D.维系型公关16、使公众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接受信息的状态有较高的自由度的是(D)A.广播和电视的优势B.电视和电影的优势C.电影和幻灯的优势D.报纸和杂志的优势17、传播学研究中的“五W”模式的提出者是(D)A.麦库姆斯B.库尔特·卢因C.保尔·拉扎斯菲尔德D.哈罗德·拉斯韦尔18、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在舆论对象中属于(B)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冲突D.社会运动19、当某组织发现自身利益与公众目标要求相一致时,应该重点(C)A.进行形象转换B.进行形象修补C.强化正面形象D.减弱正面形象20、以下哪些不是公共关系公司的特点(A)A.技术全面,专业性强B.较为客观公正C.运作成本较高D.了解内情,便于协调21、公共关系广告旨在推销(D)A.商品品牌B.服务理念C.商品服务D.组织形象922、“一窝蜂”现象指的是(A)A.流行B.流言C.时髦D.时狂2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B)A.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C.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24、公共关系研究人和人的关系的角度是(C)A、信息传播沟通角度B、社会心理学角度C、市场营销学角度D、交际学角度25、在部门隶属模式中,容易将公关限于迎来送往、交际应酬,过分偏重于人际关系功能,这主要体现为把公关机构归属于(C)A、办公室B、联络接待部门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