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摘要】我国“十二五”规划,做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配套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使得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脱节,成为阻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融资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投融资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前言基础设施是直接生产部门建立的基础和前提,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我国现阶段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却十分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推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快速健康发展,是改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1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融资现状1.1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十二五”做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1.1.1农田水利建设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较低,再加上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对水利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下图是根据2014年《中国统计摘要》绘制的我国1978—2013部分年份的有效灌溉面积和受灾情况图。由图可以看出我国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增长,由1978年的4496.5万公顷增长到2013年的6335.1万公顷;受灾面积由5081万公顷减少到3135万公顷;成灾面积由1978年的2446万公顷减少到2013年的1430万公顷,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变化不大,维持在50%左右。我国的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对水利的资金投入还不够,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过大。有必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并加强对已建成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提高我国农业的抗灾能力,降低农民的损失。1.1.2农村路网建设“要致富,先修路”对于城市如此、对于农村也是如此。农村公路的建设,无疑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善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可以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交通部发布的《2003-2013农村公路统计手册》显示,十年来,国家累计投入车购税资金超过32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1961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10万公里。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37709个乡镇中,仅有1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9781980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有效灌溉面积(万公顷)受灾面积(万公顷)成灾面积(万公顷)成灾占受灾比重个未通公路,638155个建制村中,仅有1892个未通公路。下图为2003年与2013年我国农村公路情况对比图,十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乡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路网有待进一步完善。1.1.3农村电网建设农村电力能源设施建设,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对加快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推进农村地区的工业化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为缓解农村电力供应不足的局面,国家大力支持农村电网建设、农村小水电建设和无电地区电力能源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用电和农村小水电装机容量分年份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农村用电量和小水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用电增长率步入21世纪后增长平稳。尽管装机容量不断增加,但还是跟不上农村的用电需求,农村的电力供应还是稍显紧张。有必要继续加强对农村的电网投资,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1.2农村基础设施的融资现状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已经不再是技术,更多的是资金问题。要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的配套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1.2.1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融资来源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属性,农村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存在外部经济,另外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往往投资巨大、见效慢、资本回收期长。所以长期以来都依赖公共财政投入,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一些民间资本也开始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总的来说农村基础设施的融资来源包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和民间资本。下图为近十年来,我国的农业支出和财政支出状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9781985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用电量(亿千瓦时)装机容量(万千瓦)用电增长率的农业支出总额基本成直线增长,由2003年的1754.5亿元到2013年的13349.55亿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占财政的比重仅从2003年的7.12%上升到2013年的9.52%。根据数据显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农业支出中的占比也是很低的,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曾使该比重有一定的上升,但与城市相比仍是很低,这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基础性作用是不相符的。可见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严重不足。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涉农投入,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的特点,使得农村对商业银行的吸引力依然很低,通过商业银行进行融资困难重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有政策性银行,由于资金来源不足,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显得杯水车薪。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农村信用社成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但由于其先天不足注定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乏力。集体资本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资金投入都较为稳定,没有大的波动,但由于村庄的具体经济实力差异使得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参差不齐。另外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不清晰、缺乏相关法律保障,民间资本不愿进入,少量的民间资本主要来源于村民的集资。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赖政府投资,投资主体过于单一,个人投资和民间资本都较少,并且投资渠道和方式也很窄,财政投入力度不大。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十分困难。7.12%8.21%7.22%7.75%8.50%9.51%9.51%9.55%9.53%9.75%9.52%0.00%2.00%4.00%6.00%8.00%10.00%12.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财政支出(亿元)农业支出(亿元)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线性(农业支出(亿元))1.2.2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困难的原因投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主要依赖于政府投资,而政府又存在“政府缺位”和“政府失灵”现象,使得投资力度不大、结构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产权不清、缺少必要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民间资本对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门槛过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融资渠道的拓宽。农村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管理。农村的基础设施普遍存在建而不管的现象,政府投资建成后,缺乏有效的后续投入和维护管理,使得这些基础设施的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报废率高。这种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粗放的资金投入,大大降低了国内的金融机构和私人资本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兴趣。农村基础设施融资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融资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投融资主体的合法权益,使得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也较高。2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2.1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融资主体的多元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虽然具有公共品的基本属性,但有很多并不是纯公共品,在国家财政投入不足的现状下,民间资本可以有效的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另外我国正在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归属,可以有效保障民间资本的权益。可以采用公私合作的PPP模式,以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政府从基础设施建设者转变为与私人合作中的监督、指导、合作者的角色。一方面政府可以立即获得一笔资金进行其他项目的投资,另一方面私人也可从基础设施中获得收益。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担保机构,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此项基金的资金来源可以由国家或地方财政出资,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投入,也可以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担保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可以有效整合社会的闲散资金,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运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优化投入资金的使用结构,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淘汰落后的经营管理体制,改变粗放式的投资方式,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后续投入,对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维护,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更好的彰显农村基础设施的效益。以先进的管理方式和高效的投资方式,吸引国内外更多的投资者。2.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的法制建设,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还没有法制化的管理方式,使得一些投资显得十分随意。根据我国农村投资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使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有法制化的保障,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改革。产权不清是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产权明晰有助于明确权益和责任,长期以为由于产权不明晰,农村的基础设施往往建而不管,产权明晰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另外产权明晰是市场化的重要基础,有了明晰的产权,才能更好明确投资者的权益和责任。根据“谁投资,谁收益,谁负责”的原则,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产权关系。参考文献[1]陈瑜.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研究.2011[2]刘放.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4):5—30.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