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胃肠道疾患发生与饮用水水质、卫生习惯关系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市部分农村地区胃肠道疾患与生活饮用水水质、居民卫生习惯、一般人口特征等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为改善饮用水水质,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3个区县,在3个区县内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75个农村供水单位,进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选取供水单位居住3年以上的常住居民3864人,调查其一般人口特征、卫生习惯及相关胃肠道疾患情况。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了解生活饮用水水质;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北京农村地区胃肠道疾患与生活饮用水水质、居民卫生习惯、一般人口特征等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北京市部分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总体合格率为56.00%,北京农村地区胃肠道疾患与生活饮用水水质、居民卫生习惯、一般人口特征等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水质微生物超标可增加胃肠道疾患发生的危险性(OR=2.528P0.001),居民卫生习惯未进入方程。结论北京市部分农村居民胃肠道疾患的发生与水质微生物指标的合格情况有关,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农村改水工作,保障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降低胃肠道疾患的发生。肠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广泛,已成为全球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根据WHO的资料,亚、非、拉地区5岁以下儿童每年因肠道传染病死亡者约500万以上,而我国5岁以下儿童每年发生肠道传染病约1.7亿人次[1]。胃肠道疾患与不安全的饮用水相关。国内报道多起急性肠道传染病由于水污染所致[2、3].肠道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居民健康习惯有密切关系[4、5]。为探讨胃肠道疾患与饮用水水质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关系,寻找北京市部分农村地区肠道传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控措施,现对北京市部分农村居民胃肠道疾患与饮用水水质状况、生活习惯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研究方法1.1资料收集方法资料来源于北京市爱国卫生委员会水质调查项目。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专为该项目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居民一般情况、日常习惯及患胃肠道疾患情况的调查,并检测供水单位水质卫生状况。于2008年4-8月选取北京市三个郊区县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三个区县部分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抽取饮用该供水单位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胃肠道疾患、一般情况、健康习惯等方面的问卷调查。1.2研究内容和方法:1.2.1北京市部分农村地区饮水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情况: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的统一要求,对水样进行采集、保存和检测,监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氨氮、氟化物、砷、铁、锰、硬度、硫化物、耗氧量、硝酸盐、亚硝酸盐、溴酸盐、甲醛、异味、异色、浊度、PH值。水样的评价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50—2006)。水样的整体评价,一件水样中单项指标有一项不符合标准就认为该水样整体不合格。1.2.2居民一般情况、卫生习惯、患胃肠道疾患情况于2008年4月到8月对饮用调查供水单位的居民进行一般情况、卫生习惯、患胃肠道疾患情况的问卷调查,其中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卫生习惯包括是否饮用生水、是否饭前洗手、是否便后后洗手、是否及时洗刷餐具和洗刷餐具时是否使用洗涤剂;胃肠道疾患调查为近两周内是否有胃肠道疾患的发生。1.3统计分析方法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描述性分析,了解北京市部分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情况;以及饮用被调查供水单位人群的一般情况、卫生习惯和健康状况。通过Logistic回归(α=0.05)的方法,了解肠道传染病与饮用水水质、卫生习惯及一般人口特征的关系。2结果2.1饮水居民的供水单位数及水质合格情况:调查的3864名居民,饮用75家供水单位的生活饮用水。75家供水单位中水质全部合格的为42家,总体合格率为56.00%,微生物指标合格单位数为62家,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82.67%。2.2居民胃肠道疾患情况:居民两周患胃肠道疾患情况:2.4胃肠道疾患相关的卫生习惯:共调查饮水人口3864人,调查包括是否有饮用生水的习惯、是否饭前洗手、是否便后洗手、是否及时洗刷餐具、洗刷餐具时是否使用洗涤剂的习惯。通过对北京市部分农村卫生习惯的调查发现,有大于90%的居民养成了饭前便后洗,不饮用生水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说明调查居民卫生习惯较好,见表3。2.5居民胃肠道疾患与生活饮用水水质、居民卫生习惯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居民是否患有肠道传染病作为因变量,以居民一般人口特征、卫生习惯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情况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2.5.1一般人口情况:共调查饮用相关水源3864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情况见表2。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居民胃肠道疾患的发生主要由于微生物指标污染引起,因此本次回归分析,分别以水质微生物指标、居民卫生习惯、一般人口特征的具体指标作为自变量,居民胃肠道疾患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水质微生物指标、居民卫生习惯、一般人口特征与胃肠道疾患发生情况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研究结果显示,水质微生物超标是胃肠道疾患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饮用水质微生物指标超标人群对饮用微生物指标合格人群的胃肠道疾患发病的比数比为2.661。居民卫生习惯、一般人口特征指标对居民胃肠道疾患发生无影响。2.5.3水质微生物指标、居民卫生习惯、一般人口特征与胃肠道疾患发生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仅有水质微生物超标进入模型,而居民卫生习惯等因素均未进入模型。说明水质微生物超标可增加胃肠道疾患发生的危险性(OR=2.528P0.001)。3讨论3.1北京市部分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总体情况分析本次调查的3864名居民,饮用的75家供水单位中水质全部合格的为42家,总体合格率为56.00%,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82.67%。比较其他地区农村水质合格情况,徐业林等[6]调查安徽省部分农村饮用水合格率为47.53%,李军[7]等调查山西农村水质合格率为62.73%,钟格梅等[8]调查广西农村饮用水合格率为21.58%。北京水质合格情况与国内其他农村地区基本一致,总体合格率不高。3.2居民卫生习惯现状:本次调查的卫生习惯有是否饮用生水、是否饭前洗手、是否便后洗手、是否及时刷餐具和洗刷餐具时是否使用洗涤剂,五项内容。其中居民不饮用生水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94.93%,饭前洗手率为97.85%,便后洗手率为97.54%,及时洗刷餐具占93.35%,洗刷餐具时使用洗涤剂占93.97%。通过调查发现北京市部分农村的居民卫生习惯较好,有大于百分之九十的人群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3居民胃肠道疾患发生与生活饮用水水质、居民生活习惯的关系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以居民两周内是否患有胃肠道疾患作为因变量,以居民卫生习惯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情况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找出北京农村地区影响居民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结果显示,水质微生物超标是胃肠道疾患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饮用水质微生物指标超标人群对饮用微生物指标合格人群的胃肠道疾患发病的比数比为2.661。居民卫生习惯、一般人口特征指标对居民胃肠道疾患发生无影响。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仅有水质微生物指标进入模型,OR值等于2.661,说明在北京市部分农村水质微生物指标超标可以增加居民患胃肠道疾患的可能。与崔顺岭[9]研究结果一致,农村饮用水水质是影响腹泻病发病率的重要因素。在研究中同时发现,饮用生水,饭前洗手等卫生习惯未进入方程,即尚不都能认为该地区卫生习惯对胃肠道疾患发生有影响,而许多文献报道洗手等卫生习惯是该地区肠道传染病的危险因素[4][10]。其原因可能与北京市部分农村地区卫生习惯较好有关,另外本次调查仅反映部分地区某个时段的卫生习惯情况,在将来的工作中同样不应忽视对居民健康习惯的健康教育。肖贵轩等[11]的研究表明,持久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增长人们的卫生保健科学知识,改变人们的一些不良卫生习惯,从而达到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目的。因此,综合文献和结果,不应放松对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使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胃肠道疾患的发生。本次研究发现对于北京市部分农村胃肠道疾患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情况,即水质卫生状况。结合供水单位设施卫生状况调查,发现农村供水单位还存在设施不健全,管理制度缺乏等情况,我们提出:(1)加强北京市部分农村地区农村改水的设施建设进程。卫生改水是控制腹泻病的一个关键性措施。根据对辽宁省292座改水水厂的111万供水人口的调查,结果显示,改水后痢疾发病率下降了80.4%,甲型肝炎发病率下降了78.1%[12]。顾晓明等[13]报道,改水人群介水传播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低于未改水人群(P0.05),腹泻、痢疾、肝炎和伤寒等4种传染病分别下降了46.65%,40.22%,41.66%和59.46%,有效降低了肠道传染病发病率。(2)同时在农村不断进行的改水改厕时,应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进行科学规划,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改水改厕的效益。提供持久安全的饮用水水质,从而降低胃肠道疾患发生,促进居民健康。本次研究仅对北京市部分农村饮用水水质、设施卫生状况及胃肠道疾患情况进行了调查,不能代表北京地区全部农村的情况,想了解北京市农村的整体情况,可以进行全面的调查。本次研究农村地区居民饮水相关卫生习惯较好,因此研究结果中居民胃肠道疾患仅与生活饮用水微生物合格情况有关,与卫生习惯无关的结果,研究结果仅说明调查地区的情况,不能说明胃肠道疾患与居民卫生习惯无关。本次调查为横断面调查,进一步研究也可以进行改水前后设施、水质状况的比较研究,从而探讨提高饮用水水质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