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相关名词解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不匀率(CVvalue):农药全田沉积的不均匀程度称为“不匀率”,也称为农药沉积率的“变异系数”,用CV值表示。(除草剂喷洒不均匀)被动接触:农药喷洒过程中药剂直接与有害生物体发生的接触现象(passiveexposure)。靶标或靶位:农药在生物体内的最终作用部位或位点(target一词有时被用于泛指农药的各种作用部位或作物本身)层流层喷洒法:采用窄幅实心细雾作水平扫描式喷洒,使雾流在植物株冠层的一定高度内形成层流层状态的药雾运动以缩小毒力空间的施药方法(laminar-flow-layerspraysystem,是对靶喷洒法的一种。靶区或有效靶区:在农药喷洒过程中药剂在作物上的有效沉积区。超低容量喷雾法:施药液量在每公顷5L(大田作物)以下的喷雾方法。持留量:植物叶片表面对农药沉积物的持留能力,用µg/cm2或µL/cm2表示。沉积量:农药沉积在生物体表面上的量,可用有效成分量表达,也可用制剂量表达,后者称为沉积率(depositionrate,单位为µg/cm2)。传统农药使用(TPA):采用全田大水量粗雾喷洒过量药液来保证作物接受足够的农药量,但农药损失量大,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导致环境污染的风险大。串级式雾滴捕获仪:用于分级捕获细雾滴的一种串级式雾滴撞击仪。大容量喷雾法:泛指每公顷施药液量在600L以上的喷雾方法,也称高容量喷雾法。低容量喷雾法(LV):施药液量在每公顷50-200L(大田作物)的喷洒方法。堆积度:药液稳定沉积到作物表面后,在单位面积内的药液沉积量,单位为µL/cm2。毒力空间:使用农药时药剂扩散分布所能达到的农田空间(toxicspace)。对靶喷洒法:把农药定向喷洒到有效靶区的喷洒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配合,用来采集空间信息并加以识别、分类,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实现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进行综合集成,根据数据绘制电子地图,可用于指引农药的精确使用等方面。定点杂草管理:也称综合杂草管理(integratedweedmanagement,IWM),是基于IPM的新的杂草控制系统。定点杂草管理需要开发用于检测和估计田间杂草分布的自动化系统。可应用基于GIS杂草图的杂草特征来控制可变速率除草剂使用,或应用基于实时传感器的可变量或间歇式的除草剂使用系统。二次分散:农药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加水稀释配制时原始分散体系解体而产生新的分散系的过程,以及喷撒农药时药剂粉粒或细雾滴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以空气为分散介质的新分散体系的过程。粉尘法:用一种超细粉剂进行的喷粉法,这种粉剂可以在封闭空间内扩散漂悬比较长的时间,形成相对稳定的浮尘。分散度:物体的总表面积与总体积之比值,也称为比表面积或简称比面。很低容量喷雾法(VLV):每公顷施药液量为15-30L的喷雾方法。化学灌溉法:对灌溉(喷灌、滴灌、微灌等)系统进行改装,增加化学药剂流量控制阀和储液箱,把农药定量注人灌溉水施人土壤或喷洒在农作物上的施药方法称为化学灌溉法。剂量转移:农药有效成分从沉积表面向有害生物体转移的过程。剂型毒理学:研究农药剂型对毒理学的影响的农药毒理科学(formulationtoxicology)。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性人机系统。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且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和优选,为正确决策提供支持。可控雾滴喷雾法(CDA):采用压力、气力、机械等方法,可以控制雾滴直径的一种低量喷洒方法,通过控制转碟的转速和药液滴加速度控制雾滴直径的喷洒方法则称为离心控滴喷雾法。可变型分布:有害生物的种群分布随着作物的生长或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变化而改变者。可变量施药曲线:根据病虫草危害分布曲线,采用可变量喷雾控制技术,根据可变量施药曲线,调整农药的使用策略,在高危害分布区域加大施药量,而在低危害分布区域减小施药量。扩展系数流失点:农药常规喷雾时作物叶面所能承载的最大药液量,超过此药液量就会发生药液自动流失现象,此药液量极限承载点称为流失点。雾滴在沉积表面上展开后的液斑直径与雾滴沉积前的原始直径之比值,用r2/r1表示。离心式雾化法:利用特制的高速旋转的转碟(spinningdisc),转笼或旋转刷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把药液抛洒出去,使药液分散成为直径均匀的雾滴,并依靠风力而扩散分布到植物上的雾化方法。冷雾机:在常温条件下利用电动机和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高速气流通过特制的气力式喷头把水质药液分散雾化成为VMD约为20µm的细雾滴的电动力机具,所形成的药雾能在室内空间漂悬较长时间,雾滴是水质农药溶液。冷雾剂:利用压缩气体使制剂分散成为细雾的水性制剂,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在冷雾器械上使用的液体制剂。密集型分布:有害生物种群相对集中在作物的特定部位为害,称为密集型分布。农药使用技术:使用农药时所采用的各种技术过程。农药应用工艺学:使用农药时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工艺体系。农药宏观毒理学:农药有效成分在目标生物体外部所发生的毒理学过程。农药微观毒理学:农药有效成分进人生物体内后通过影响生理生化机制发生的毒理学过程。农药环境毒理学:研究农药在环境中对环境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毒理学,主要研究环境中的农药残留物对人类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农药有效利用率:农药喷洒后,沉积在生物靶体上的农药有效成分之量与喷出的农药有效成分总量之比。农药剂型:农药原药在分散介质中经过助剂和表面活性剂的赋型作用,被分散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分散体系。农药制剂:一定的农药剂型经加工配制后成为具有不同规格的可以使用的商品农药。农药使用技术整体决策系统:商品化农药制剂经过农药喷洒(撒)输送到生物靶体,以及农药生物靶体上的行为之全过程中,以影响农药使用效果的各相关因素作为技术参数而做出的农药使用技术的整体决策系统。农药精确使用(PPA):以最少的农药剂量合理地精确喷洒农药,减少农药的流失与飘移,可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黏附性:药剂在作物表面上的黏附能力和黏附牢固度。逆温现象: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内,气温随离地高度而增加,达到一定高度后气温又随高度的继续增高而逐渐降低,直至与周围大气温度相等。这种气温逆转现象称为气温逆增,也简称逆温现象。有逆温现象出现时,大气相对比较稳定,不会发生农药药雾向大气上层扩散的现象。飘移:农药喷洒(撒)时药雾或粉粒进入空气中,在气流的影响下随风向下风方向扩散运动的现象。气雾剂:密封盛装在有阀门的容器内的药液,在抛射剂作用下一次或多次喷出微小液珠或雾滴,可直接使用的罐装制剂。全球定位系统(GPS):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应用全球定位系统的载波相位测量技术,精确测定两点的相对位置,获得高精度的空间定位数据。实现对采集的农林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实时、快速地提供包括各类传感器和运载平台(如农药使用装备等作业车辆、飞机等)目标的空间位置,辅助作业机械实施定点作业。气溶胶:以固体或液体为分散相,以气体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一种高分散体系,分散相的微粒粒度小于0.1µm。在农药施药技术中,常把粒度小于10µm的分散体系统称为气溶胶。气力式雾化法:利用高速气流通过特制的雾化部件把药液分散雾化的方法,或称为双流体雾化法(twinfluidatomization)热致迁移现象:由于热体表面的温度与周围相对的冷空气的温差,导致气溶胶微粒不能在热体表面上沉积而发生微粒迁移而离开热体表面的现象。热雾剂:用热能使制剂分散成为细雾的油制剂。可直接或用高沸点的溶剂或油稀释后在热雾器械上使用的液体制剂。热雾机:利用一种特制的喷气式内燃发动机所产生的高温高速气流把高沸点油质农药药液分散雾化成为雾滴直径在5µm以下的超细雾滴的热动力机具。雾滴是油质农药溶液。施药液量:每单位农田面积上所喷施的药液量,单位为L/hm2。施药量:每单位农田面积上所需喷施的农药有效成分之质量,单位为g(ai)/hm2。渗透性或通透性:农药通过生物体表面进人生物体内的性能,是一种化学或生物化学过程。生物目标物:农药喷撒时所处理的生物目标。水敏纸:一种硬质光面纸,徐有遇水会立即显现蓝色水斑的物质和护膜。药液雾滴落到纸面上瞬即显示为蓝色液斑,用于检测药液雾滴的沉积密度,也可用于评估雾滴的细度分布状况。3S集成技术:RS,GIS和GPS三项技术的总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3S集成技术在农药精确使用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三E问题effectiveness-efficiency-environment:对农药使用效果进行整体评价的三方面评估标准。生物稀释效应:农药沉积到作物上以后,由于作物生长过程中所发生的面积扩大效应导致单位面积上农药有效成分实际沉积量[µg(ai)/cm2]或沉积密度(雾滴数或粉粒数/cm2)逐渐降低的现象。生物最佳粒径(BODS):最适于被特定的生物靶体或靶体的特定部位捕获的雾滴直径。数量中值直径(NMD):简称数量中径,其定义为在一次喷雾中,将全部雾滴的体积从小到大顺序累加,当累加的雾滴数目为总数的50%时,所对应的雾滴的直径。沙脱平均直径:简称沙脱直径,其定义为若某一直径雾滴的体积与表面积之比等于全部取样雾滴的体积之和与表面积之和的比,则此雾滴的直径即为雾滴群的沙脱平均直径。湿润:液体与固体接触时,气/固界面被液/固界面所取代的过程。通过性:大型植保机械在作物田的行间顺利通行的能力。体积中值直径(VMD):简称体积中径。在一次喷雾中.按体积大小从小到大将雾滴顺序累加,当累加值等于全部雾滴总体积的50%时,所对应的雾滴的直径。田外飘移:农药向施药田块外非靶区扩散分布的现象,对环境、居民生活区和非靶作物可能发生危害。田内飘移:农药在施药田块内发生的农药飘移现象,对农药在施药田块内的均匀分布有利,对施药田块外的非靶作物无害。雾滴弹跳现象:农药雾滴在向作物表面沉降过程中由于雾滴的表面张力瞬时提高效应而从作物表面弹回的现象。雾滴捕获率:生物体表面对雾滴的捕获能力,决定于雾滴形状以及输送雾滴的气流状况。雾滴覆盖密度:单位面积内沉积的农药雾滴数称为雾滴覆盖密度,常以作物表面上每平方厘米面积内沉积的雾滴数来表示。雾滴末速度:雾滴下落过程中,空气的密度、黏度、雾滴形状和大小、液体的表面张力和黏度等因素都会形成空气对雾滴运动的阻力,当雾滴的重力与空气的阻力达到平衡时的雾滴下落速度称为末速度。雾滴覆盖密度:单位面积内沉积的农药雾滴数称为雾滴覆盖密度,常以作物表面上每平方厘米沉积多少个雾滴来表示。雾滴衰减现象:药雾通过作物株冠层时,雾滴在作物株冠下层的沉积密度低于株冠上层,沉积密度由上而下逐渐降低的现象。雾滴衰减的程度称为雾滴衰减系数(attenuationcoefficientofdroplets,β)。氧化镁雾滴测试板:收集检测农药雾滴的一种采样板,在通风橱内点燃镁条使形成的氧化镁烟均匀沉积在薄玻璃板上,即成为氧化镁板。氧化镁板测试法是雾滴直径测定的标准方法。药雾:喷雾过程中药液雾化后雾滴在空气中所形成的浓密的雾滴群,基于雾滴的细度,药雾可能在空气中保持较长的时间,也可能很快落地。原始分散:农药原药加工制备时的分散过程中所形成的可商品化的制剂的分散体系(primarydispersion)。叶尖优势现象:喷洒细雾状农药药液时,在狭长叶片上越趋近于叶尖则雾滴的沉积密度越大的一种规律性现象。遥感技术(RS):是一种多平台、多波段、高分辨率和全天候的对地观测技术,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包括植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差异的大量时空变化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及时更新GIS数据,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病虫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